开始使用Kotlin协程

234 阅读8分钟

转自:www.jianshu.com/p/9f720b9cc…

初识协程:

Launch(CommonPool)

首先我们来瞄一眼协程是长啥样的, 以下引用(copy)了官网的一个例子: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launch(CommonPool) {
        delay(1000L) 
        println("World!") 
    }
    println("Hello,")
    Thread.sleep(2000L)
}

/* 
运行结果: ("Hello,"会立即被打印, 1000毫秒之后, "World!"会被打印)
Hello, 
World!
*/

姑且不管里面具体的细节, 上面代码大体的运行流程是这样的:

A. 主流程:

  1. 调用系统的launch方法启动了一个协程, 跟随的大括号可以看做是协程体.
    (其中的CommonPool暂且理解成线程池, 指定了协程在哪里运行)
  2. 打印出"Hello,"
  3. 主线程sleep两秒
    (这里的sleep只是保持进程存活, 目的是为了等待协程执行完)

B. 协程流程:

  1. 协程延时1秒
  2. 打印出"World!"

解释一下delay方法:
在协程里delay方法作用等同于线程里的sleep, 都是休息一段时间, 但不同的是delay不会阻塞当前线程, 而像是设置了一个闹钟, 在闹钟未响之前, 运行该协程的线程可以被安排做了别的事情, 当闹钟响起时, 协程就会恢复运行.

协程启动后还可以取消
launch方法有一个返回值, 类型是Job, Job有一个cancel方法, 调用cancel方法可以取消协程, 看一个数羊的例子: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val job = launch(CommonPool) {
        var i = 1
        while(true) {
            println("$i little sheep")
            ++i
            delay(500L)  // 每半秒数一只, 一秒可以输两只
        }
    }

    Thread.sleep(1000L)  // 在主线程睡眠期间, 协程里已经数了两只羊
    job.cancel()  // 协程才数了两只羊, 就被取消了
    Thread.sleep(1000L)
    println("main process finished.")
}

运行结果是:

1 little sheep
2 little sheep
main process finished.

如果不调用cancel, 可以数到4只羊.

协程的核心是suspend方法, 下面先讲解一下suspend方法, 之后再继续别的话题.

理解suspend方法:

suspend方法是协程的核心, 理解suspend方法是使用和理解协程的关键.
(suspend lambda和suspend方法差不多, 只是没有名字, 不再单独介绍了)

suspend方法的语法很简单, 只是比普通方法只是多了个suspend关键字:

suspend fun foo(): ReturnType {
    // ...
}

suspend方法只能在协程里面调用, 不能在协程外面调用.
suspend方法本质上, 与普通方法有较大的区别, suspend方法的本质是异步返回(注意: 不是异步回调). 后面我们会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现在, 我们先来看一个异步回调的例子:

fun main(...) {
  requestDataAsync {
    println("data is $it")
  }
  Thead.sleep(10000L)  // 这个sleep只是为了保活进程
}

fun requestDataAsync(callback: (String)->Unit) {
    Thread() {
        // do something need lots of times.
        // ...
        callback(data)
    }.start()
}

逻辑很简单, 就是通过异步的方法拉一个数据, 然后使用这个数据, 按照以往的编程方式, 若要接受异步回来的数据, 唯有使用callback.
但是假如使用协程, 可以不使用callback, 而是直接把这个数据"return"回来, 调用者不使用callback接受数据, 而是像调用同步方法一样接受返回值. 如果上述功能改用协程, 将会是:

fun main(...) {
    launch(Unconfined) {  // 请重点关注协程里是如何获取异步数据的
        val data = requestDataAsync()  // 异步回来的数据, 像同步一样return了
        println("data is $it")
    }

    Thead.sleep(10000L) // 请不要关注这个sleep
}

suspend fun requestDataAsync() { // 请注意方法前多了一个suspend关键字
    return async(CommonPool) { // 先不要管这个async方法, 后面解释
        // do something need lots of times.
        // ...
        data  // return data, lambda里的return要省略
    }.await()
}

这里, 我们首先将requestDataAsync转成了一个suspend方法, 其原型的变化是:

  1. 在前加了个suspend关键字.
  2. 去除了原来的callback参数.

这里先不去深究这个方法的新实现, 后面会专门解释.
这里需要关注的点是: 在协程里面, 调用suspend方法, 异步的数据像同步一样般return了.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当程序执行到requestDataAsync内部时, 通过async启动了另外一个新的子协程去拉取数据, 启动这个新的子协程后, 当前的父协程就挂起了, 此时requestDataAsync还没有返回.
子协程一直在后台跑, 过了一段时间, 子协程把数据拉回来之后, 会恢复它的父协程, 父协程继续执行, requestDataAsync就把数据返回了.

为了加深理解, 我们来对比一下另一个例子: 不使用协程, 将异步方法也可以转成同步的方法(在单元测试里, 我们经常这么做):

fun main(...) {
    val data = async2Sync()  // 数据是同步返回了, 但是线程也阻塞了
    println("data is $it")
    // Thead.sleep(10000L)  // 这一句在这里毫无意义了, 注释掉
}

private var data = ""
private fun async2Sync(): String {
    val obj = Object() // 随便创建一个对象当成锁使用
    requestDataAsync { data ->
        this.data = data  // 暂存data
        synchronized(locker) {
            obj.notifyAll() // 通知所有的等待者
        }
    }
    obj.wait() // 阻塞等待
    return this.data
}

fun requestDataAsync(callback: (String)->Unit) {
    // ...普通的异步方法
}

注意对比上一个协程的例子, 这样做表面上跟它是一样的, 但是这里

main方法

会阻塞的等待

async2Sync()

方法完成. 同样是等待, 协程就不会阻塞当前线程, 而是自己主动放弃执行权, 相当于遣散当前线程, 让它去干别的事情去.

launch(Unconfined)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遣散"**的含义,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 1. 程序开始
    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name}: 1");  

    // 2. 启动一个协程, 并立即启动
    launch(Unconfined) { // Unconfined意思是在当前线程(主线程)运行协程
        // 3. 本协程在主线程上直接开始执行了第一步
        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name}: 2");  

        /* 4. 本协程的第二步调用了一个suspend方法, 调用之后, 
         * 本协程就放弃执行权, 遣散运行我的线程(主线程)请干别的去.
         * 
         * delay被调用的时候, 在内部创建了一个计时器, 并设了个callback.
         * 1秒后计时器到期, 就会调用刚设置的callback.
         * 在callback里面, 会调用系统的接口来恢复协程. 
         * 协程在计时器线程上恢复执行了. (不是主线程, 跟Unconfined有关)
         */
        delay(1000L)  // 过1秒后, 计时器线程会resume协程

        // 7. 计时器线程恢复了协程, 
        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name}: 4")
    }

    // 5. 刚那个的协程不要我(主线程)干活了, 所以我继续之前的执行
    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name}: 3");

    // 6. 我(主线程)睡2秒钟
    Thread.sleep(2000L)

    // 8. 我(主线程)睡完后继续执行
    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name}: 5");
}

运行结果:

main: 1
main: 2
main: 3
kotlinx.coroutines.ScheduledExecutor: 4
main: 5

上述代码的注释详细的列出了程序运行流程, 看完之后, 应该就能明白 "遣散" 和 "放弃执行权" 的含义了.

Unconfined的含义是不给协程指定运行的线程, 逮到谁就使用谁, 启动它的线程直接执行它, 但被挂起后, 会由恢复它的线程继续执行, 如果一个协程会被挂起多次, 那么每次被恢复后, 都可能被不同线程继续执行.

现在再来回顾刚刚那句: suspend方法的本质就是异步返回.
含义就是将其拆成 "异步" + "返回":

  • 首先, 数据不是同步回来的(同步指的是立即返回), 而是异步回来的.
  • 其次, 接受数据不需要通过callback, 而是直接接收返回值.

调用suspend方法的详细流程是:
在协程里, 如果调用了一个suspend方法, 协程就会挂起, 释放自己的执行权, 但在协程挂起之前, suspend方法内部一般会启动了另一个线程或协程, 我们暂且称之为"分支执行流"吧, 它的目的是运算得到一个数据.
当suspend方法里的*分支执行流"完成后, 就会调用系统API重新恢复协程的执行, 同时会数据返回给协程(如果有的话).

__为什么不能再协程外面调用suspend方法? __
suspend方法只能在协程里面调用, 原因是只有在协程里, 才能遣散当前线程, 在协程外面, 不允许遣散, 反过来思考, 假如在协程外面也能遣散线程, 会怎么样, 写一个反例: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requestDataSuspend(); 
    doSomethingNormal();
}
suspend fun requestDataSuspend() { 
    // ... 
}
fun doSomethingNormal() {
    // ...
}

requestDataSuspend是suspend方法, doSomethingNormal是正常方法, doSomethingNormal必须等到requestDataSuspend执行完才会开始, 后果main方法失去了并行的能力, 所有地方都失去了并行的能力, 这肯定不是我们要的, 所以需要约定只能在协程里才可以遣散线程, 放弃执行权, 于是suspend方法只能在协程里面调用.

概念解释: Continuation 与 suspension point

----

个人建议专有名词别翻译成中文, 否则很容易因为断句错误而产生误解

协程的执行其实是断断续续的: 执行一段, 挂起来, 再执行一段, 再挂起来, ...
每个挂起的地方是一个suspension point, 每一小段执行是一个Continuation.
协程的执行流被它的 "suspension point" 分割成了很多个 "Continuation" .
我们可以用一条画了很多点的线段来表示:

协程的执行流分段

其中的Continuation 0比较特殊, 是从起点开始, 到第一个suspension point结束, 由于它的特殊性, 又被称为Initial Continuation.

协程创建后, 并不总是立即执行, 要分是怎么创建的协程, 通过launch方法的第二个参数是一个枚举类型CoroutineStart, 如果不填, 默认值是DEFAULT, 那么久协程创建后立即启动, 如果传入LAZY, 创建后就不会立即启动, 直到调用Job的start方法才会启动.

suspension point只是一个概念, 而Continuation在Kotlin里有一个对应interface, 关于这个interface后面再介绍.

封装异步回调方法

在没有协程的世界里, 通常异步的方法都需要接受一个callback用于发布运算结果.
在协程里, 所有接受callback的方法, 都可以转成不需要callback的suspend方法.

上面的

requestDataSuspend

方法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眼:

suspend fun requestDataSuspend() {
    return async(CommonPool) {
        // do something need lots of times.
        // ...
        data  // return data
    }.await()
}

其内部通过调用了async和await方法来实现(关于async和await我们后面再介绍), 这样虽然实现功能没问题, 但并不最合适的方式, 上面那样做只是为了追求最简短的实现, 合理的实现应该是调用suspendCoroutine方法, 大概是这样:

suspendCoroutine 

suspend fun requestDataSuspend() {
    suspendCoroutine { cont ->
        // ... 细节暂时省略
    }
}
// 可简写成:
suspend fun requestDataSuspend() = suspendCoroutine { cont ->
    // ...
}

在完整实现之前, 需要先理解suspendCoroutine方法, 它是Kotlin标准库里的一个方法, 原型如下:

suspend fun <T> suspendCoroutine(block: (Continuation<T>) -> Unit): T

后面我们讨论Kotlin协程官方API的时候就会知道, 这是Kotlin标准库里用于支持协程的底层API非常少(大多数API不在标准库, 而是在应用层的扩展库, 如上面的launch方法), 这是其中一个.
suspendCoroutine的作用就是将当前执行流挂起, 在适合的时机再将协程恢复执行, 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参数是一个lambda, lambda的参数是一个Continuation, 我们刚刚其实已经提到过Continuation了, 它表示一段执行流, 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这个方法里的Continuation实例代表的执行流是从当前的suspension point开始, 到下一个suspension point结束, 当前的suspension point就是调用suspendCoroutine这一刻.
调用suspendCoroutine之后, 当前的执行流会挂起(调用suspendCoroutine的线程会遣散, 但不是整个进程都挂起, 不然谁做事呢), 然后开另一个执行流去做异步的事情, 等到异步的事情做完, 当前的执行流又会恢复, 下面看一下是如何恢复的.
suspendCoroutine的会自动捕获当前的执行环境(如临时变量, 参数等), 然后存放到一个Continuation中, 并且作为参数传给它的lambda.
之前已经提到Continuation是标准库里的一个interface, 它的原型是:

interface Continuation<in T> {
   val context: CoroutineContext // 暂时不管这个
   fun resume(value: T)
   fun resumeWithException(exception: Throwable)
}

它有两个方法resumeresumeWithException:

  • 若调用resume就是正常恢复
  • 调用resumeWithException就是异常恢复

现在来完善一下刚刚的例子:

suspend fun requestDataSuspend() = suspendCoroutine { cont ->
    requestDataFromServer { data -> // 普通方法还是通过callback接受数据
        if (data != null) {
            cont.resume(data)
        } else {
            cont.resumeWithException(MyException())
        }
    }
}

/** 普通的异步回调方法 */
fun requestDataFromServer(callback: (String)->Unit) {
    // ... get data from server, it will call back when finished.
}

逻辑很简单, 如果data有效就正常恢复, 否则异常恢复.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传给resume的参数会变成suspendCoroutine的返回值, 进而成为了requestDataSuspend方法的返回值.
这个地方太神奇了, Kotlin是如何做到的呢?, 估计短时间也难以理解, 先记住吧.
suspendCoroutine有个特点:

suspendCoroutine { cont ->
    // 如果本lambda里返回前, cont的resume和resumeWithException都没有调用
    // 那么当前执行流就会挂起, 并且挂起的时机是在suspendCoroutine之前
    // 就是在suspendCoroutine内部return之前就挂起了
    
    // 如果本lambda里返回前, 调用了cont的resume或resumeWithException
    // 那么当前执行流不会挂起, suspendCoroutine直接返回了, 
    // 若调用的是resume, suspendCoroutine就会像普通方法一样返回一个值
    // 若调用的是resumeWithException, suspendCoroutine会抛出一个异常
    // 外面可以通过try-catch来捕获这个异常
}

回过头来看一下, 刚刚的实现有调用resume方法吗, 我们把它折叠一下:

suspend fun requestDataSuspend() = suspendCoroutine { cont ->
    requestDataFromServer { ... }
}

清晰了吧, 没有调用, 所以suspendCoroutine还没有返回之前就挂起了, 但是挂起之前lambda执行完了, lambda里调用了requestDataFromServer, requestDataFromServer里启动了真正做事的流程(异步执行的), 而suspendCoroutine则在挂起等待.
等到requestDataFromServer完成工作, 就会调用传入的callback, 而这个callback里调用了cont.resume(data), 外层的协程就恢复了, 随后suspendCoroutine就会返回, 返回值就是data.

大家一定很好奇Kotlin内部是如何实现的, 要像彻底了解其中的奥妙, 还是要看官方文档和代码, 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大致原理, 太细的我也不懂, 大家凑合着看一下, 看不懂也没关系.
在Kotlin内部, 协程被实现成了一个状态机, 状态的个数就是suspension point的个数+1(初始状态), 当前的状态就是当前的suspension point, 当调用resume时, 就会执行下一个Continuation.

估计大家这个时候应该是似懂非懂, 其实作为使用者, 这已经够了, 但是要深入研究, 还是靠自己研究代码.

async/await模式:

我们前面多次使用了launch方法, 它的作用是创建协程并立即启动, 但是有一个问题, 就是通过launch方法创建的协程都没办法携带返回值. async之前也出现过, 但一直没有详细介绍.

async方法作用和launch方法基本一样, 创建一个协程并立即启动, 但是async创建的协程可以携带返回值.
launch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是

Job

, async方法的返回值类型是

Deferred

, 是

Job

的子类,

Deferred

里有个await方法, 调用它可得到协程的返回值.

async/await是一种常用的模式, async的含义是启动一个异步操作, await的含义是等待这个异步操作结果.
是谁要等它啊, 在传统的不使用协程的代码里, 是线程在等(线程不干别的事, 就在那里傻等). 在协程里不是线程在等, 而且是执行流在等, 当前的流程挂起(底下的线程会被遣散去干别的事), 等到有了运算结果, 流程才继续运行.
所以我们又可以顺便得出一个结论: 在协程里执行流是线性的, 其中的步骤无论是同步的还是异步的, 后面的步骤都会等前面的步骤完成.
我们可以通过async起多个任务, 他们会同时运行, 我们之前使用的async姿势不是很正常, 下面看一下使用async正常的姿势:

fun main(...) {
    launch(Unconfined) {
        // 任务1会立即启动, 并且会在别的线程上并行执行
        val deferred1 = async { requestDataAsync1() }
        
        // 上一个步骤只是启动了任务1, 并不会挂起当前协程
        // 所以任务2也会立即启动, 也会在别的线程上并行执行
        val deferred2 = async { requestDataAsync2() }

        // 先等待任务1结束(等了约1000ms), 
        // 然后等待任务2, 由于它和任务1几乎同时启动的, 所以也很快完成了
        println("data1=$deferred2.await(), data2=$deferred2.await()")
    }

    Thead.sleep(10000L) // 继续无视这个sleep
}

suspend fun requestDataAsync1(): String {
    delay(1000L)
    return "data1"    
}
suspend fun requestDataAsync2(): String {
    delay(1000L)
    return "data2"    
}

运行结果很简单, 不用说了, 但是协程总耗时是多少呢, 约1000ms, 不是2000ms, 因为两个任务是并行运行的.
有一个问题: 假如任务2先于任务1完成, 结果是怎样的呢?
答案是: 任务2的结果会先保存在deferred2里, 当调用deferred2.await()时, 会立即返回, 不会引起协程挂起, 因为deferred2已经准备好了.
所以, suspend方法并不总是引起协程挂起, 只有其内部的数据未准备好时才会.

需要注意的是: await是suspend方法, 但async不是, 所以它才可以在协程外面调用, async只是启动了协程, async本身不会引起协程挂起, 传给async的lambda(也就是协程体)才可能引起协程挂起.

async/await模式在别的语言里, 被实现成了两个关键字, 但在Kotlin里只是两个很平常的方法.

Generators介绍:

学习Python的协程的时候, 最先学习的就是Generators, 它的作用就是通过计算产生序列, 而不用通过列表之类存储机制. 以下通过Generators产生斐波那契序列:

// inferred type is Sequence<Int>
val fibonacci = buildSequence {
    yield(1) // first Fibonacci number
    var cur = 1
    var next = 1
    while (true) {
        yield(next) // next Fibonacci number
        val tmp = cur + next
        cur = next
        next = tmp
    }
}

fun main(...) {
    launch(Unconfined) {  // 请重点关注协程里是如何获取异步数据的
        fibonacci.take(10).forEach { print("$it, ") }
    }

    Thead.sleep(10000L) // 请不要关注这个sleep
}

// will print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我觉得这个没什么好解释的, yield是一个suspend方法, 放弃执行权, 并将数据返回.
根据前面的知识, 我们可以推断出, yield内部肯定最终会调用到Continuation的resume方法.

yield在别的语言, 一般是一个关键字, Kotlin中也是一个方法.

yield是标准库里的API, 大多数情况我们不需要直接调用这个方法, 使用kotlinx.coroutines里面的Channelproduce方法更加方法. 具体可以参考这里:
github.com/Kotlin/kotl…
序列的产生跟RX其实有点像, 但也是区别的, 具体可以参考这里:
github.com/Kotlin/kotl…

目前没有发现特别需要使用Generators的场景, 所以这里不做太多讨论.

协程API说明:

Kotlin的开发者对协程的实现比较独特, 语言机制本身只增加了极少的关键字, 标准库也只有极少的API, 但这并不代表功能少, 根据Kotlin的设计, 很多功能型API都放到了更上层的应用库里去实现.
只将少量核心的机制才放到语言本身和标准库上. 这样做不仅使得语言更简单, 而且灵活性更强.

Kotlin官方对协程提供的三种级别的能力支持, 分别是: 最底层的语言层, 中间层标准库(kotlin-stdlib), 以及最上层应用层(kotlinx.coroutines).

应用层:
这一层是我们的程序直接调用的层, 提供一些常用的实现方法, 如launch方法, async方法等, 它的实现在kotlinx.coroutines里面.

标准库:
标准库仅仅提供了少量创建协程的方法, 位于:
kotlin.coroutines.experimental:
-- createCoroutine()
-- startCoroutine()
-- suspendCoroutine()

到目前为止, 我们直接使用到的只有suspendCoroutine方法.
launch和async方法的实现里最终调用了startCoroutine方法.
Generators里的buildSequence方法, 最终会调用createCoroutine来实现.

语言层:
语言本身主要提供了对suspend关键字的支持, Kotlin编译器会对suspend修饰的方法或lambda特殊处理, 生成一些中间类和逻辑代码.

我们平常用到的基本都是应用层的接口, 应用层提供了很多非常核心功能, 这些功能在其他语言里大多是通过关键字来实现的, 而在Kotlin里, 这些都是实现成了方法.

总结

协程是什么:

看了这么多例子, 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协程是什么, 协程到底是什么, 很难给出具体的定义, 就算能给出具体定义, 也会非常抽象难以理解的.
另一方面, 协程可以说是编译器的能力, 因为协程并不需要操作系统和硬件的支持(线程需要), 是编译器为了让开发者写代码更简单方便, 提供了一些关键字, 并在内部自动生成了一些支持型代码(可能是字节码).

以下我个人的总结:

  • 首先, 协程是一片包含特定逻辑的代码块, 这个代码块可以调度到不同的线程上执行;
  • 其次, 协程一种环境, 在这种环境里, 方法可以被等待执行, 有了运算结果之后才返回, 在等待期间, 承载协程的线程资源可以被别的地方使用.
  • 第三, 协程是一个独立于运行流程的逻辑流程, 协程里面的步骤, 无论是同步的还是异步的, 都是线性(从前到后依次完成的).

协程和线程区别与关系:

线程和协程的目的本质上存在差异:

  • 线程的目的是提高CPU资源使用率, 使多个任务得以并行的运行, 所以线程是为了服务于机器的.
  • 协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多个任务之间更好的协作, 主要体现在代码逻辑上, 所以协程是为了服务于人的, 写代码的人. (也有可能结果会能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但并不是原始目的)

在调度上, 协程跟线程也不同:

  • 线程的调度是系统完成的, 一般是抢占式的, 根据优先级来分配, 是空分复用.
  • 协程的调度是开发者根据程序逻辑指定好的, 在不同的时期把资源合理的分配给不同的任务, 是时分复用的.

作用上的不同:

  • 协程确保了代码逻辑是顺序的, 不管同步操作要是异步操作, 前一个完成, 后一个才会开始.
  • 线程可以被调度到CPU上执行, 这样代码才能真正运行起来.

协程与线程的关系:
协程并不是取代线程, 而且抽象于线程之上, 线程是被分割的CPU资源, 协程是组织好的代码流程, 协程需要线程来承载运行, 线程是协程的资源, 但协程不会直接使用线程, 协程直接利用的是执行器(Interceptor), 执行器可以关联任意线程或线程池, 可以使当前线程, UI线程, 或新建新程. 可总结如下:

  1. 线程是协程的资源.
  2. 协程通过Interceptor来间接使用线程这个资源.

结语:

如果需要经常使用协程, 建议抽时间看一下官方文档.
最后, 感谢大家的阅读,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 !

官方英文文档连接:

  1. 官方的协程简介
  2. 完整版的使用指南
  3. 当前的实现方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