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我的202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以前好像特别喜欢用这两句话开头,然后进行一场漫长的回忆。

2021年已成过去式。

对于地球来说,可能只是普普通通几十亿年岁月的弹指一挥间,对于我个人而言,却是一段充满了浪漫想像和美好追忆的美好年华。

2021年是牛年,虽然步入35岁的年华,但是这一年让我人生二十多年学习工作的积累,有了一次比较完整的发挥,可以算是个人厚积薄发的一年吧!

2022年是虎年,是我的本命年,过了三轮本命。人生又将迎来新的考验。

都说本命年是道坎。以前高中的时候,看到一个生物学的理论,人的全身细胞会在16-18年进行一次大的轮回替换,所以在这个轮回中要注意身体健康,如果过了这道轮回,新的细胞又将人的健康延续16-18年。而12年循环呢!也将会有身体细胞的更新换代,所以在每次本命年的更新换代中,也要注意身体。

三十六岁呢!将是12和18共同的一道坎,过了这道坎,下一次大坎就等到72岁了!

锻炼身体,从我做起!

总的来说,做了哪些事呢?

一家人终于团聚了,这是最值得欣喜的一件事。

在老婆、小孩和我三地分居的日日夜夜里,终于在2021年迎来了大团圆的开始,不是故事的结局,这恰恰是故事的开始。

我们两口子自己带娃,没有长辈帮忙。两个萌新爸妈,加上小朋友异常调皮,而我这个猪队友又忙于工作,所以,日常带娃成为老婆的专业事项。

日常家务,娃长娃短,老婆格外辛苦,无数次处于崩溃的边缘。

我大部分时间都扑在工作上,晚上经常加班,下班也晚,十二点后转钟下班是日常,几乎大部分周一到周五时间,晚上到家小孩已经睡觉,所以平时基本没怎么带娃。

老婆一人辛苦带娃,各种劳累,这也是今年我们夫妻无数次吵架的根本原因。

这种情况短时间也难以转变,希望在2022年能有所改善吧!

家庭算是有个美好的开始,对我来说,到了南昌,工作也有一个良好的承接。

老婆2014年到南昌大学工作,而我觉得南昌的IT产业不是很发达,不止北上广深,甚至于武汉也比不上。由于个人的偏见,一直在所谓的大城市厮混,跟老婆相隔两地。

命运的转择点来到了2020年,那场扰动全球的疫情爆发了。我当时在深圳,也受到波及,复星砍掉了云尚星供应链这条事业线。由于是上市公司,他给出了“N+1”的赔偿,也算是仁至义尽,大家都高高兴兴地拿着赔偿离职了。

老婆想我在深圳继续找工作,我有点厌倦这样两地分居的生活,想两口子待在一起生活。

于是,我磨洋工似的在深圳待了一个月,也没找工作。在莲花山每天跑步,一个月减了20斤。然后研究了一个月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天天研究各种模型。由于我的两台笔记本都是CPU,不带GPU的,传统的一些机器学习算法还扛得住,到大型的预训练场景就扛不住了,像GPT-2,BERT,YOLO这种,一轮都得个把小时。

为了训练GPT-2模型,到阿里云上租TITAN服务器,一个月花了差不多一千多,训练了几个小说模型。

老婆见我磨洋工,又不找工作,没得办法只得把我召唤回城。

到了9月南昌大学开学,我俩就一起去了南昌。刚开始几天,我继续研究我的人工智能,老婆见我天天在她办公室看书看视频,丝毫没有半分要工作的样子,于是在一天上午质问我,你这是不准备上班了的吗?

然后我屁颠屁颠地马上开始准备简历,在BOSS直聘上随便投了几家,中午收到回音,下午就开始面试了。

老婆震惊地说,这么快的吗?

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这个水准,投简历找工作很快的,高效得很!你应该让我再等等,准备准备,不然到时候就是怕好的进不去,差的随便进,搞得人不上不下。

初到南昌职场,也不知道水多深,行情怎么样。

上市公司也有,12k找技术总监的也有。

投简历第三天是到正邦,一家做养殖的上市公司。面试得比较专业。三轮。

第一天技术面,没准备还是比较吃亏,神侃了一个多小时,很多细节点都没回答上来。技术面完我心还有点虚,第二天总监面,其实主要是等,因为他开了一上午的会。然后等到下午,总监到来,就问了一句,Linux源码精不精?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我一点都不精,可以说完全没有看过,我一个连《鸟叔的Linux私房菜》都没看完的人,怎么可能精通Linux源码?

我以为我挂了,然后他第二句就把我震惊了,只要搞清楚了Linux底层源码,其他技术上的事情都是小事。这样吧!不多说了,给你个技术经理吧!下周一来上班吧!

于是,我就这样拿到正邦的Offer。

正邦上市公司,民营五百强,在南昌名头很响。只是我住在红谷滩前湖,过来实在太远,他八点半上班,我六点半就得起床。

HR说是体检后就可以办理入职。然后体检周三出结果,结果周一HR通知我去开会,说是提前沟通工作。我问办理入职手续吗?他说那不行,得等到有体检结果才能办理入职。

好嘛!还没入职,就开始工作了么!毕竟是未来的东家,我还是老老实实去开了个会,讨论了一些问题。

第二天HR继续要求我去开会,我直接说有事拒绝了!

第三天HR还要我去开会,我直接说不行,我得去拿体检报告,明天入职再说吧!这免费劳力也不带这么薅呀!

终于等到周四入职。入职已经是9月24号了,马上就国庆了!一直扛到国庆假期后,又上了两天班!

这一周多班,解决了几个问题,还认识了一些朋友。

有一天早上跟技术总监一起讨论一个问题,结果我俩一起撸起袖子,这个动作有一种遇到同路人的感觉。

虽然没有深入合作,但是从只言片语的性格各方面,我个人能感受出来,跟我一样是那种风风火火的性格,爽朗的行事风格。

不过我就是有两点不是很适应正邦的环境,一个是太远了!通勤快达到恐怖的两小时!这可是南昌呀!不是北上广深呀!一个是维护的BPM项目,属于炎黄项目框架里面的二开,局限较多,感觉对技术提升不大,成天处于跟各部门的扯皮之中。一天到晚写不了几行代码,光跟各部门、外包单位交互沟通占据大部分时间。

说起沟通,还有个小插曲。有一次我跟文件服务器的外包厂商电话沟通,由于言语比较搞笑,技术而又不失幽默,被同办公室的同事们听到耳里,一个话没说过几句的同事,居然在我离职后成了好朋友。

总之虽然是上市公司,但是不是太适应这种氛围吧!在收到合思的OFFER后,我就离职了!

正邦最让我受不了的一点就是,我在这里上了一个多星期班,加上提前就开会搞,差不多上班半个月了,考勤也横跨了两个月。离职后居然没有发一分钱工资,而且我在他们食堂冲了两百块钱的饭卡,还剩八十多也没法退!

也就是说,上了半个月班,天天起早摸黑的,一分未得,还给他们贡献八十多!

这也是上市公司???真是刷新了我对上市公司的三观!我对上市公司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然后再就是钢银。钢银是我面试的过程比较轻松,结局比较惨淡的一家。因为钢银在紫峰大厦,直接在地铁站出口,而且听说是9点上班,这样相对来说通勤压力要小一点。

钢银技术面我个人感觉面得相对比较浅,东西问得比较全,我个人感觉良好,都回答上来了,连大数据Storm和Spark,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点都说上来了,可能运气好,问得都恰好是我会的。

走的时候特地跟面试官确认了一下,面试通过了吗?

面试官还点点头,说,通过了!

后来遇到钢银的内部人,他说,当时面试官觉得我就是个水货!

其实面试根本没通过!

好吧!成年人的虚伪和伪装~

然后,就到了我的主角合思易快报。

开始看到易快报,还以为是家媒体公司,办报纸的。我还想我以前也做过新闻类APP,这也算对口了!

技术面是被跟我同名的建伟大佬盘问了一个小时,他各个点都问的很细,我知道的知无不言,不知道的胡编乱造。然后是何姐,又是一个半小时的盘问。从10点开始面试直接面到12点半!

完了说要等技术总监最后面一下,但是技术总监去北京了!等下周再来复试吧!

当时万万没想到,这个技术总监就是老板呀!

等到通知复试的时候,都已经是下下周了,我已经入职了正邦,正在正邦的水生火热之中。

我抽了一个下午去江铃财务大楼复试。老板就是老板!我一点半就到了,开始还看到中间那一窝开发那屋在聊天,嘻嘻哈哈!我还想这氛围不错,挺适合我的!敲何姐那屋的门,结果在午睡!一直敲不开门。然后,中间那屋关灯,大家都不说话,午觉了!

整个办公室都黑了下来,然后也没人说话,都在睡觉,就我一个坐在行政那屋前面的沙发上。我当时心里想,这公司干啥的呀!怎么全部睡觉了?

后来才知道公司是2点上班,1点半跑过来太早了!

然后到了2点,见到何姐!

继续等!

一直等到4点多,技术总监姗姗来迟!好了,我2021年工作的主角登场了!

刚开始进到他的办公室,坐到沙发上,看他笑眯眯的,看上去挺和蔼,感觉有点像15年在深圳的一个同事。

然后他问了我一些家庭情况,各种琐事,杂七杂八,然后突然话锋一转,问了个AOP和切面的原理,以及出现的背景。

我一下子还没转过神来,虽然知道会问到技术问题,但是突然从家庭琐事转折到一个Spring的底层问题,跨度有点大。我赔笑说,这个问题转折有点大,我总结以下几点来说吧!然后大脑飞速旋转,编排词汇想方设法胡说八道各种神侃!

我这点小伎俩怎么忽悠得过老板,他各种底层为什么,问得我口干舌燥,心旷神怡,只得赔笑说,这个不是很清楚,那个不是很清楚。好像在他面前,只有两个地方不清楚,就是这个地方和那个地方。

总之就是很打击,我心想,完犊子了!这面试得太糟糕了!

最后结束了之后,技术总监恭恭敬敬送出门口,送到电梯口,还帮着按了电梯,然后一直双手合十,拜送离场,说感谢感谢!

我心里一阵悬乎,心想,完了完了!就这样结束了!被礼送出境了!

结果过了两天,一个晚上,何姐一个电话过来谈工资,我才知道已经是面试通过了!

经过友好的沟通,愉快地被何姐砍掉几轮工资之后,决定国庆之后入职!

2020年10月12日,一个晴朗的周一,农历八月二十六,宜入职工作,忌动土游玩,就这样开启了合思易快报的工作生涯。

新工作,新技术,新框架。

公司总部在北京,名字叫北京合思,三个创始人,小马哥,俞哥和雪姐。面试我的CTO俞哥,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企查查的个人履历上写着,“黑客级架构师”,惊为天人!

公司主打产品名称叫易快报,属于国内领先的费控报销产品,深耕财务电子化报销领域多年,已经经历多轮融资,正在往IPO的路上前行。

然后技术上,后端居然不是完全用Java,而采用简洁的Kotlin。好吧!除了安卓,后端开发我确实没有使用过Kotlin。反正都是编译成class基于Jvm,区别不大。

后端框架是一套自研的exile框架,使用kotlin语言开发的,可以想象成一套kotlin语言的Springboot,是一个叫牛哥的人写的,特牛,听名字都能听出来!

总之,对我而言,是一个我工作十余年开启的一个全新领域,各个方面!!!

第一天搞定了新框架的增删改查之后,开始了愉快地工作之旅。

结果是美好的,过程是痛苦的!

每天早上来,业务代码编译一次需要足足18分钟,这已经是很美好的回忆了!前几天罗哥新下的项目,编译了一次,足足跑了1个小时!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公司要给大家配备带GPU的电脑!

项目跑起,带上Idea内存占用至少10G起,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公司要给大家配备32G的大内存电脑!

配置的电脑是我从业这么多年,最豪华的电脑配置,酷睿I7-10代,32G内存,GTX1650的显卡,不算是顶配,但是居然带了显卡!

我从来没有见过给开发配显卡的公司,一般给配的台式机,处理器会比较好一点,内存相对大一点,显卡一般不会配置,因为对于后端来说,相对意义不是很大。

但是,对我来说,看到GTX,感觉看到了尊重和追求!虽然只有4G的显存,意味着他可以训练机器学习的模型,可以做AI算法,可以搞一些高级的事情。

就冲着这个GTX1650的显卡,我就觉得来到易快报挺值!

然后日常工作之旅,办公室氛围真的是超级棒!

我又刚好是那种喜欢轻松的人,边敲代码边聊天对我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

整个屋子里面都是年轻人,当然我是一个快35岁的人,也算是年轻人!现在不到50岁,我觉得都可以算年轻人。

年轻人嘛!就应该有朝气,有冲劲,有干劲,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有着属于自己的轻松和热血。

俞哥就在我们对面办公室坐着,从技术总监到CTO到老板,再到我们的老俞、俞哥,多重身份,就是这么一个和气的人。

俞哥也是一个生活不计较,工作很认真的人。

其实这都是老板的风格,然后大家上行下效。

办公室常年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看上去都没有什么心机,开玩笑不针对任何人,争吵也只是针对工作本身。

羊羊那时候跟东哥挨着坐,日常怼东哥,从长相到头发,从穿着到性格,每天不把东哥说两句就心痒痒。

我跟蔡姐经常就需求问题争执,最后争执不下,让俞哥来评判。

那时候东哥、冰冰、龚恒还有我四个人经常去旁边的小巷子一起去吃饭,一路开玩笑,东哥居然恬不知耻地说,这像不像是F4!

我一个80后跟三个90后在一起做F4,真是长了我的老脸。

那时候虽然每天都会加班到很晚,但是觉得日子很开心,只是单纯地工作本身,尽力解决问题,有什么问题大家会一起主动上,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狗狗!

大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这块是你的,那块是我的,你的我不管,我的你不顾。来了问题,哪怕手头还有事情在搞,大家也会争着说,这个问题我一起看。

大家的心态都是一起齐心协力,把问题解决掉,共同把问题解决掉,就可以共同下班回家。

每个人经常同时看几个问题,多线程操作,最后几个问题一起卡点搞定,那感觉真的是太好了!

那时候江铃财务大楼那个保安对我们公司的几个人真是深恶痛绝!天天半夜12点都睡了,就敲他的保卫室,要他起来开门放我们出大楼。有一次那个保安用南昌话说了我一句,我也听不懂,但是看眼神语气神情应该是骂人,旁边还有个人把他拦住了。

我陪着笑说,不好意思!这没办法呀!都是底层人民,互相何必相互为难呢!

我座位旁边开始是帮华,帮华是拆二代,深圳南昌一共有4套房,妥妥人生赢家,过来体验生活,体验一段时间就撤退了。

帮华撤退之后,然后我旁边换成冲哥。冲哥是我们研发经理,是我们领导,那时候跟冲哥聊得比较多,冲哥没啥领导架子,很和气,做事很有冲劲,也是个开玩笑开的飞起的人(几乎整个研发都是一帮这种人,干活的时候干到飞起,开玩笑的时候开到飞起,有那种“大碗喝酒,大口吃菜,遇到事情冲就完了”的感觉!)。冲哥有两个儿子,在江西这块地方,有两个儿子意味着什么,至少多少彩礼大家自己算。

于是,他一边在外边开个餐厅,然后一边到我们公司来打工,一个人,为了两个儿子,要打两份工,不容易呀!

冲哥来了一段时间,因为EAI那边事情多,年底很忙,跑到EAI那个屋去了!

于是我旁边又换成了老钱。老钱也是为了老婆小孩团聚,从深圳回来到南昌来工作。

11月公司组织去宜春玩,去爬明月山,去宜春泡温泉,真的是太爽了!

12月去艾溪湖徒步,真是一场惨烈的徒步之旅。

开始走路,俞哥神神秘秘地说有个重大任务要交给我和东哥。因为我和东哥都跟冲哥表达过,我们南昌这边可以做点自己的事情。俞哥这话算是埋下个引子。

然后在艾溪湖玩狼人杀,开始大家都扭扭捏捏,我以为大部分人都不会玩。于是大家就说试玩一下,然后我发现原来不会玩的只有一个人,就是我,好尴尬!原来我才是那个小丑!

最后洪哥以一把狼人自杀点掉了女巫的复活药水,尽显高端玩家本色。

玩到下午3点多钟,散场,饭都没吃一顿,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我又从艾溪湖坐地铁回前湖,饥肠辘辘回家吃了顿饺子,太惨了!

那时候搞三湘搞金龙,等到来年2021年开始,从凯哥他们手头接下了电子会计档案平台。

这也是俞哥说的神秘项目。

轰轰烈烈的2021,新的工作任务正式起航。

刚开始是我和东哥前后端两个做了几个需求,蔡姐一个人测试。

跟东哥搭配是比较开心的。因为很多需求前后端并不是分的那么清,前端可做,后端也可实现。我经常说要不这个东西后端来做吧,东哥又说要不这个东西前端来搞算了,谦让来谦让去。双方沟通得比较畅快,搭档得比较好!

上次最佳CP提名,东哥想提一下我俩,我说你看你有女朋友,我也有老婆了,搞CP也不好吧!看人家琦琦和罗哥,至少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别争了!

后来需求多了,又加入了一个新的后端同事,没想到没几天他离职了。后来搬到泰豪科技广场之后,老钱又加入了电档战队。

到了泰豪科技广场新办公室之后,人家明显增多,我一周要面试好多人,水货,牛逼人士,挺多的。

南昌卧虎藏龙呀!

印象很深有个武汉大学的,面的挺不错,就是最后没来,应该是没谈拢!

然后再就是强哥,哗啦啦聊了一个小时,又是个研究生,听上去挺不错。最后我说给你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吧!

结果他来了一句,不用了,我对你们公司已经了解过了,我和丁贤认识!

我说,那你不早说,面了这么半天,早说你是丁贤同学,那就直接通过呀!

后来才知道,他俩以前是同学。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俞哥说强哥和丁贤以前是同学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故事?

我说,强哥应该有故事,丁贤应该也有故事,但是,他俩应该没故事!

然后,大家一起哄堂大笑。

个人感觉2021年的上半年过得比较紧张,整个研发团队都处于一种混沌,等待有序的过程。大家都鼓足勇气,一股劲往前冲,却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一通王八拳,先打一阵再说!

因为行客的新成立,角色的转变,人员的增多,项目的各种状况,大家都等翘首以盼“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时刻,如果没有人来拨开云雾,那么只能靠时间。

南研费控承接去年的几个项目,继续维护,行客作为新部门和承接项目的定位,也不是太明确。

商城团队正在做用车2.0的升级,骨干人员汪老板回家继承家产而导致的离职缺位,商城用车整个团队在南研尴尬的定位。

电档初始产品,暂时没有太大的特色和商业竞争力凸显出来,卖也卖不出去,整个决策层可能对这款产品未来的投入和走向也是一种暧昧的态度。

因为电档需求不饱和,我又回费控去做了好几个需求,没有重心的这样来回折腾!

无论是费控、商城还是电档,都是处于这么一种混沌的状态,如果用英文来说的话,那就是“chaos”!

chaos是一种很暧昧的状态,好好坏坏说不清楚,未来还得看自己吧!

整个南昌研发2021年上半年,都是一种大战在即,随时爆发的状态!

4月份搬到泰豪科技广场,我去年年底从正邦离开,就是因为远,没想到现在又回到了艾溪湖东地铁站。

丹丹在紫峰大厦上了四年班,以为自己离开了,没想到现在又回来了,真是岁月弄人!

在江铃财务大楼的时候,跟丹丹搭档过好几个需求,没想到到了泰豪科技广场,再也没有搭档过了。

新办公室比较远,我差不多要一个半小时才能过来,好在公司是弹性上班,意味着可以早上9点后到公司。

在搬到新办公室之前,我在江铃财务大楼月月全勤,还有200块钱全勤奖拿。转正答辩会的时候,我还对俞哥信誓旦旦地说,我每月都拿全勤奖,工作态度极其严谨!

好了,搬到新地方之后,工作态度就不严谨了!每天都迟到,再也没有拿过全勤奖!

200块钱就这样与我擦肩而过!

弹性上班的好处是,早上可以不用那么早,坏处是晚上可以随意晚!

公司7点有餐补,9点打车免费。套路么!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早上来得晚,晚上6点下班就跑,那指定不好意思,怎么也得混一会吧!刚好7点有餐补,不如混个餐补。混到7-8点,9点就可以免费打车了,不如就再等等,9点打个车!真到了9点,也不会马上就走呀!到时候填单子,你的单子全部都是9点,9点零1分,9点零2分,这样掐点的报销,你好意思不?那必须再等一会呀!这一等就到10点了!有时候都到了10点了,手头的事情搞得兴高采烈,正在兴头上,你说现在让我下班,我明天来又得重新收拾思绪,还不如一把把问题解决完,这一搞差不多搞到11点,有时候几个人,就是外号各种卷王、卷神的,比如冰冰、龚恒这种,都搞得比较晚了,互相等一等一起成群结队下班,就到12点了!

自从我到了泰豪,大部分下班时间都是蹭免费打车,转钟12点之后下班家常便饭,已成习惯!

有一次还是我们F4一起去吃饭,东哥说,我们这合思四杰怎么怎么......好了,又多了一个给自己贴金的称号!

然后我说,还四杰,四卷还差不多!

就这样"合思四卷"的称号诞生了!

下班晚也没啥意思,要牛逼还得看通宵。卷,就卷到极致!

我在合思第一次通宵是搞中文传媒的数据传输,单据、发票,真是各种问题!传一阵,就发现一个坑,发现新问题,改了再传!他们家企业也多,当时解决得都有点麻木了,只想快点把数据传完,一个通宵就这样过去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二次又是他,也是传数据!搞了好几轮!

年中电档产品迭代进行一次大升级,我的通宵也多了,没事就通个宵解决问题,几乎是月均两通宵。而且通宵之后,第二天也继续上班,也不回去休息,做事情特别有激情那种感觉。也就是通宵第二天晚上下班早一点,蹭个7点餐补就撤退。就这样我混到了“合思卷王”的称号。

由于我通宵太多,搞成了常态。有几次丁贤早上9点上班来看到我,就问我,你昨晚又没有回去?

因为如果我是早上正常上班,那得10点多才能来。凡是看到我要是早上9点在公司座位上坐着,那指定就是前天晚上没有回去。天呀!

在接近年中的时候,大家商量着要不要去艾溪湖跑步,毕竟就在公司旁边,过去很方便。

东哥之前是徒步爱好者,自然就同意,冰冰和冲哥也是响应了,老钱后来也加入了几次,后面到冬天,饶哥还和我们一起跑过一次。

第一次,冰冰加入我们跑步,跑着跑着他就跑不动了,然后开始骑共享单车,等到我们都到终点等着,他才骑车姗姗来迟。骑车都骑不动,这个身体!

冰冰是96年的,比我小了足足十岁,但是这么个90后,不到5年的工作时间,却几乎拥有10年的工作经验,为什么?加班加的!结婚的时候在婚车上还在改bug(当然,大家可以想象代码质量有多差,工作经验速成还是不行呀!)。

有天,我和东哥去艾溪湖跑步,跑了6公里回来,继续解决问题。我一直干到早上9点继续上班,一直到下午7点下班撤退,差不多30多个小时没合眼。精神头特别好,那时候坐在商城那一窝那里,对面是吴琦和洪哥两位美女,不知道身上跑步遗留的衣服汗臭和一晚上没洗澡的臭味有没有熏到人家。

2021年下半年来临,男哥团队过来,彩霞、永康来加入电档团队,艾老师产品加入,可算是业务产品研发测试齐活了!

军哥团队也来了高志斌和梅卫两位大佬来给我们帮了一阵忙,然后冰哥、龚大佬,也给我们帮了一阵忙。

冰冰给我们电档的档案详情开发了一个功能,以一种新的数据结构——"甘友冰树"命名,是我们电档目前最稳定的功能没有之一,自从上线从未出过bug,没人敢动这一块,代码极其复杂,而逻辑极其严谨,但是又没有注释,没人敢动!

对于“甘友冰树”如此复杂的数据结构,给东哥可下了难题。东哥搞了一下午,前端页面没法解析出来,页面没法渲染!

俞哥问东哥卡什么地方,怎么卡了一下午。东哥说明情况之后,俞哥说,就这么点东西,一个json解析而已,怎么搞一下午?算了算了,你走开,让我来!

于是,当天晚上我们电档所有人一起加班到凌晨两点,直到俞哥解析搞定!

等到俞哥搞定的那一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要不然,俞哥下不来台,我们下不了班~

“甘友冰树”成为我们日常的玩笑来源,吃饭喝酒的开胃菜,一提“甘友冰树”,所有人的兴致都来了!

蔡姐在晋升答辩上,专门给“甘友冰树”担保,可见其稳定程度!

电子档案项目有了诸位大神的鼎力协助,蒸蒸日上。

我们年中搞雏鹰计划,南研第一波积极分子争先报名,我哗哗第一个出场,去竞争电档负责人的职务,同时立下了业务部CTO的宏愿。

最尴尬的是东哥,按照当时的组织架构,他没有合适的意愿,也立下电档负责人的Flag。

我跟东哥两个争一个位置就有点尴尬了!面试成绩他比我还要高一点。但是,最后实际团队还是我来负责。

没办法,公司专门为东哥成立了一个大前端组的资源池部门,专门让他来负责。

所以,合思这点就比较好,你要想发挥所长,想要做什么事情出来,公司都会为你争取机会。你是咸鱼,想要翻身,公司也为你铺一张锅,让你过过瘾。

而且合思竞业协议也取消了,任君自由发挥,反而是这样,自由度让大家的产能反而上升。

电档来了男哥的业务团队,跑业务上一下子牛逼轰轰了。

用DOTA里形容流浪剑客的话来讲就是,“电子档案这下牛逼了,战斗力提升了200%”!

他们来了之后,电档产品开始卖出去了,蛮整了几家大公司,好想你,云海肴等等!按照对方的要求整改,升级,最后终于通过了国家验收。

有一次老钱找袁哥问问题,袁哥问什么项目,老钱说,好想你!袁哥说,死鬼,干嘛说这样的话!

不明内情的人,经常看到电档内部男男女女互相"好想你"来来去去的,尤其看得心惊肉跳!

有了卖出的第一单,就有第二单,然后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年底,按照国标验收了十几家。

从不知道方向在何方到卖出去通过国家验收,电子档案算是走上了正轨!

那时候信心膨胀,10月份搞了个1000万的启动会,对小团队的揠苗助长,虽然有美好的期待,但是没有能够实现。

电档真正的大项目考验,来源于中交二航局,千万级数据量,当时创建关联关系,各种折腾,这一块我搞了几天也没搞好!

二航局的费控项目也是磨人,磨出了汪汪和俊哥两位大佬,因为这个项目,汪汪俊哥他们几个在武汉每天搞到4-5点,早上9点还要正常上班,天天这么弄,真是搞死人!

二航局的电子档案倒不是业务问题,主要就是数据查询问题,因为我们系统特殊的数据结构,条件查询很慢,关联关系处理也很慢。

有一天,可能俞哥实在受不了二航局的数据进度,他把我叫到办公室问卡点。我说了情况之后,俞哥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我,就这...

然后他说,你信不信我半个小时可以帮你把数据刷好?

我心里想着,我搞了几天,你再厉害半个小时就搞好了,我肯定不信了!虽然心里这样想,但是嘴上肯定说,俞哥技术好,肯定没问题!

俞哥看着我这副表情,估计也是想到了我内心的想法,开始操作,一顿SQL猛如虎,15分钟解决战斗。

他巧妙地引入hash中间值来解决问题,直接把困扰我几天的问题,十几分钟内搞定。

当时,我内心极其震惊,简直是太厉害了!不愧是“黑客级”架构师!当时,真的是对俞哥的技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平时在办公室是有点傲的,在技术上有点自我清高那种感觉,经过俞哥这一顿现场教育,顿时整个人都蔫了,真的是有“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感觉!

后来,每当饭桌上说起技术上的事情,跟“甘友冰树”一样,总是拿这事来作为谈资!

我这人喜欢说话,开玩笑,也喜欢夸奖人,说人好话。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他的缺点对工作不影响,而他的优点可以促进工作,那我们何不帮他把他的优点发扬光大,避免缺点所带来的损失,这样不就发挥所长了吗?人都是一个脑袋,双手双脚,没有什么差别。

所以说同事的好话,让大家乐呵乐呵,这个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说老板的好话,大家就会认为我是在拍马屁!

不过毕竟是领导上级的,也有那么一点马屁的意思。但是,最关键的是,因为对方在技术上真正让你震惊的时候,让你一把体会过,你才能真正发自内心有那种敬佩的感觉,说拍马屁真的是俗了!

我经常当着大家的面,说俞哥是“黑客级架构师”,把他呛得说不出话来,又爱又恨的!

不过有一说一,大牛就是大牛,真的是大牛!不单单是我体验过,梅姐也体验过!

随着电档项目和需求的增多,前端东哥有了瀚哥做辅助,我和钱哥又多了毅哥、虎哥和帮哥来协助,电档项目组也算是欣欣向荣!

我感觉自己打拼的项目有了个良好的开端,那种浇水施肥开花结果的感觉真的是太棒了!

费控那边从年中开始连续接了好几个大项目,世界五百强的国家级集团企业,中银,中烟,中交二航局......一连串中字头的企业,行客的招牌越来越稳。

冲哥主要精力放在费控组,各种协调,沟通,眼看费控组人越来越多,工作思路越来越顺,工作欣欣向荣。

商城那边在另外一个建伟大佬的带领下,也完成了用车2.0的改造,无论是用户体验还是产品质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整个团队都焕然一新。

建伟大佬是一个技能比较全面的人,技术、管理、项目思路都很清晰,无论什么事情,总是能如庖丁解牛一般,分析个头头是道出来,细节对不对另说,但是总体的思路总是没有问题,天生就具备架构的潜质!然后因为我俩同名,他们经常说,他叫建伟大佬,我就叫削建伟大佬,这样我就可以削他了!

然后,整个公司层面,D轮10个亿也完成,距离IPO又近了一步。

D轮庆功宴的时候,本来我也准备去的,都准备订机票了,但是因为那时候搞二航局项目的事情,没有成行。

最关键的是那天晚上,我电动车停在卧龙山地铁站,电瓶被人偷掉了!杀千刀的贼呀!害我大半夜推了1个多小时,足足推了5公里,把电动车推回去!

在北京,同事们吃着10亿的大蛋糕,享受着功成名就的美食。

我在南昌加班到凌晨,推着没电瓶的电动车,心中还是有一些丝丝的不爽。

虽然有一些缺憾,但是总得留一些遗憾,太过圆满,事情就会跟假的一样了!

后面各种吃饭聚会场合,经常说起我那辆被偷了电瓶的电动车,我一直没有装电瓶,一直到年底才装上,不过也没怎么骑。每天上班就蹭老婆的车到公交站,然后公交转地铁去上班。

不过这样实在有点晚,经常拖到10点半才到办公室,被俞哥批评了。

有一次跟饶哥一起坐地铁遇到,然后一起上班。饶哥因为通勤远,被冲哥教育,说看看肖大佬,那么远,不也是很早!

冲哥可以说我技术好,可以说我工作负责,可以说我性格开朗,但是要说我上班到公司时间早,我不服!

好吧!我这个脸被打得啪啪的!

俞哥、冲哥的双向攻击,我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我们团队在我的偷懒之下,几乎都是10点半之后才到办公室,跟交付团队也是坐在一个大办公室里面,每次都是我们那一窝没人,座位都空着,影响实在太差。

于是,我重新启用我的电动车,不蹭老婆的车了,可以每天10点之前到公司,早的时候差不多能到9点半,虽然9点蹭全勤奖比较勉强,但是能够把团队的通勤节奏都带起来,大家都开始早一点了!

2021年整体下半年团队都处于个“冲”的状态,无论是费控、商城还是电档,都做出了自己的成绩,慢慢磨合出了团队,整体的工作思路都越来越顺。

2022年开年的时候,我们电档小组从行客独立出来,并到智能票档事业部,我继续负责后端小组,就这样,距离我的CTO又近了一步。这大概就是俞哥所说的“互相成就”吧!给了你足够的舞台,至于你能演出什么的成绩,就看你自己发挥了!

就这样,随着合思的成长,我们南研的成长,我们电档小团队的成长,我个人的成长,我的2021在激情和美好中度过。

崭新的2022已经开启,希望合思越来越好,希望我们越来越好,希望大家越来越好!

加油!

分类:
后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