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程序媛回望过去10年

1,747 阅读8分钟

2021年最后一天上班,马上就要到2022农历新年了(明天放假啦)。今天就不写代码了,奉上一份特殊的总结,回顾一下转行两年多的日子,以及与环保行业的七年之痒...

2021 风平浪静的日子

元旦假期结束的第一天,入职新公司。

这一年,参与5个项目前端迭代,独立负责1个项目前端开发、1个监控埋点SDK开发、1个node服务项目开发,技术分享2次,绘制了9张流程图。为啥绘制流程图还单独列出来?以前都是后端主导,前端只做页面就行。来到这边,一些项目中,组长倾向于前端主导,绘制流程图梳理业务逻辑,与后端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成长了很多。

这一年,工作遇到的困扰,就是同事的代码问题,纠结。我们之间是平级关系,也不好直接说啥,但是又很难受。哎!搞得整个人心态都出了问题。好在及时调节,慢慢也就平静了。

这一年,因为各种原因(借口),下班时间学习前端相关的时间比较少。有的时候真的下决心要学了,但是又觉得工作中用不到很快就会忘记。转行前觉得自己会持续学习,但今年明显是懈怠了。

这一年,有成长,也有迷茫,希望在2022能够看清前路的方向 ヾ(◍°∇°◍)ノ゙

2020 无法提升就努力跳槽

年初,由于表现较好,给我加薪了10%(主管说一般入职不满一年不给加薪的)。

经过了去年下半年的快速成长,今年已经可以独立负责公司的前端项目,也能帮助解决组里其他同事的问题,工作中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少。

年中,主管说之后再招几个前端,然后由我来带。升职加薪真的要来了吗?NO!不久后,由于新项目推广不利,老项目增长乏力,招聘的计划搁浅了,新项目随时都可能被砍掉。哎...

在这里能力无法得到提升,我开始考虑跳槽。

梳理这边工作的难点、亮点,准备简历。提高每天的学习强度,回顾前端基础,深入Vue,学习React、Node(还花6000多报了一个提高营)。准备了1个月,开始投简历、面试。面了几家,还整理了笔记,结果不太理想。继续学习,并努力结合到工作中...

11月初,面试了现在这家公司,电话面+组长面+主管面+人事面,在临发offer前,加了经理面。当然,最终还是顺利拿到了offer😝。

12月,提离职申请,交接工作。用光年假,独自去了一趟湖北。见了最可爱的室友,尝了最巴适的武汉美食,还去了恩施梭布垭石林、土司城、腾龙洞、地心谷。

2019 闭关修炼4个月成功入职

2月,拿到了2018年的年终奖,少得可怜。工作很认真,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但是最后年终奖却和组里的一个应届生一样,气死了😠。

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穿得美美哒,拿着辞职信交到领导办公室,裸辞啦...

3月,和男朋友一起搬到嘉定的青客公寓,朝北,房租1650/月。至此,正式开始闭关修炼,看书、看视频、看文章、写代码...

7月,开始投简历,准备面试题。boss、拉钩一天投十几份简历,好多都是石沉大海。我也能接受,毕竟很多工作都要求1年以上或者2年以上工作经验,而我的简历是0工作经验和3个练习项目。最后有2家公司让我去面试。第1家是教育信息相关的,人事压力面试 + 主管压力面试。我看岗位要求写了数据库,还恶补了 sql 相关的内容呢,结果并没有问到就被 pass 了。第2家是做广告营销的,组长面试 + 主管面试。组长是个略显青涩的男生,主要面html、css 和 js 的基础,没有纠结我的工作经验(他后来告诉我,他觉得基础好最重要,其他他都不在乎)。主管面主要是一些比较灵活的智力问题,刚巧我还答得特别好,愉快地通过了面试,也争取到了比之前工作好的薪资待遇。

7月下旬,正式开始前端开发工作。做项目确实和自己写demo不一样,每一天都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11月底,搬家到离公司近的一室户,33平,房租3300/月。

2017-2018 污水处理工程师之路

毕业前,大概5月份,到签订就业合同的公司实习。到上海的第一天,在广兰路地铁站换乘,手机丢了。o(╥﹏╥)o 懊恼、难过。就近的地铁站下车,找中国移动,买了一个900多的手机,不能跨省补办电话卡,就开了一张新的上海移动卡。登录上QQ,与家人联系告知手机丢了。继续坐地铁,换乘公交(我第一次坐8块钱的公交,会上高速那种),到达公司。公司有安排住宿,四室一厅,实习期不要钱(工作后是500块/月)。实习期,也就是打打杂,不是特别忙,但还算充实,新环境的新鲜感也还比较浓厚。

毕业后,来公司上班。收入少,花销当然也不大。还有几个同事也是刚毕业的,住在一起,还挺开心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天都是写设计文档、画图。忙起来也经常加班,加班就算了,钱还少o(╥﹏╥)o。看着部门的前辈,还有退休返聘的总工,感觉一眼就能望到头。下班就躺平,除了考证,完全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渐渐地,生活一团乱麻,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大哭者给闺蜜打电话,说我要辞职...

认识了一个可爱的学药学的小姐姐,因为身体原因从药剂师转行,做前端开发。就这样,我开始在网上找资料开始学习前端知识...

2011-2017 美好的校园生活

序曲

2011年06月,高考结束。凭借感觉,估计了自己的分数。十几天后,成绩出来了,比估计的分数高了1分。没有超常发挥,甚至自以为连正常发挥也不算,心情低落。

父亲一直希望我能进入银行工作,第一志愿理所当然的报了一所财经大学。有一点点相信命运的我认为第二志愿一定要和财经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第一志愿没录取上,说明老天安排我别做财经类的工作。第二志愿,一所综合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老爸天天看新闻,新闻天天说环境问题,顺利成章的让老爸和我认为环保是朝阳产业。(几年后的经历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它一直是朝阳,没有升起来发光发热,滋养我们这些环境人)

学习

早起备战四六级,低分飘过。想想初中没学会音标的我,靠写中文注释记读音,可能我这水平就这样,也就没有再继续考试刷分了。

大一大二,作为一个乖乖女,课都去上的,作业也都认真完成,一到期末,排队泡图书馆。第一学期拿到专业第二名(专业第一是差点上清华的北京姑娘),后面也一直维持着专业前10(专业一共80多人)。大三大四,偶尔翘课,但学习态度还是比较端正的。大四专业前8,获得保送研究生的资格,经过一些波折去了大东北。

读研期间,周围都是高手,自觉比较努力,成绩一直在中等上下游荡。毕业实验论文,在师兄师姐的指导和帮助下,还是比较顺利。

吃喝

和高中好友翻门去文星镇吃吃喝喝,一起长胖。最重达到130斤,我的室友都说我像吹起来的气球。我记得那会儿每周有一天,我会心情特别差,只想吃东西,有一次吃了好多好多,都把自己给吃哭了。我还清晰的记得,我在食堂吃面,电视上放着新闻,一男子因吃得过多进医院了...

研究生阶段,我很少再暴饮暴食了。遇到一群可爱的室友,天天收到夸奖,经常周末一起化妆美美的出门逛街吃饭。体重来到110-115左右。不过东北吃饭是真的便宜,我们寝室四个人吃东北菜花费不超过100元。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也超级nice,经常带我们出去吃喝(重点是喝),哈哈...

201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