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司内重构之路

117 阅读2分钟

公司项目原来项目里面是卡片构造式开发 既要装自己开发的vscode插件(已经没人维护了 难顶),又要安装通用的卡片运行库,在把自己的卡片工程加载进运行库里面,可以通过插件进行模板化生成和自动化打包运行 虽然这个方案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对于代码提交 项目管理而言还是很难受的,毕竟你自己的项目提代码都不方便。

于是乎隔壁组的大佬(原来是这边的项目组的,但是是真大佬)仿照vue-cli的方式去将运行库构造成了依赖库, 将运行库的代码拷贝一份————构建.bin可执行的npx代码————对之前的环境命令去做处理,封装成了一个完整的依赖———— 最后在用户自己的卡片开发的时候安装一下新的依赖 就可以使用npx 去执行项目运行了。 基本上保留了两个核心功能:运行与打包 实现思路其实也不难 就是把以前的webpack-dev-server默认指令 自己重新实现一遍,提取出之前congig的服务设置,使用dev-server插件重新装一个壳子去执行,然后打包也是同理(弟弟自己仿照实现的),处理了不同入参执行不同顺序,最后改变一下打包输出的位置和其他对应的依赖关系文件。只是最后打包生成的文件因为配置的原因被压缩成了js,跟以前的插件构造打包生成的zip和原文件复制的效果不一样,后续还要在重新处理

但是这段时间对webpack的了解熟悉了很多 实际上也都是js代码的实现方式,只是封装了内容而已,通过npm 命令的调用 实际上只是webpack自己再封装的一层使用方式,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

后续最后估计还要从vue-cli的构建思路转变为使用vite去搭建。。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