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r 的 2021 年终总结 | 压力与惊喜并存的一年

1,563 阅读19分钟

「时光不负,创作不停,本文正在参加2021年终总结征文大赛

今天是 2022 年 1 月 1 号,2021 年已经结束。从大一到现在的大四,每一年的年末都会写一个年终总结,2021 年也不例外。2021 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秋招,所以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对于整个秋招历程的总结。

关于秋招

我的秋招开始于 9 月 9 号,结束于 11 月 4 号,历时大概两个月。这两个月有过痛苦和焦虑,也有过欣喜和收获,我想,它永远会是我大学时期难忘的一段时光,也是一次需要用文字来承载的经历。

投递/面试情况总结

首先是对于这次秋招投递情况以及面试情况的一个总结。我一共投了 130+ 家公司 —— 基本把牛客上能看到的公司都投了一遍,可以说是真正的海投了。大致情况如下(各位大佬轻喷):

挂掉的:

  • 简历挂:虾皮、快手、阿里、拼多多、携程、OPPO、BIGO 等
  • 笔试挂:网易、美团、ZOOM、度小满、京东、360、4399、去哪儿等
  • 面试挂:字节、深信服、百度、蘑菇街等

没有回应的:

知乎、顺丰科技、有赞、腾讯、爱奇艺、滴滴、金山等

自己鸽掉的(由于各种原因):

哈啰出行、迅雷、图森未来、TT、富途、途虎、蔚来等

虽然最后拿到了 4~5 个 offer,但秋招的战况仍然是显而易见的惨烈 —— 很多大厂要么简历挂,要么笔试挂。有些进入面试流程的大厂,也基本是一轮游或者二轮游。

既然是秋招的总结,就从复习准备开始讲起吧。

秋招历程:复习准备

前端的知识体系还是比较繁杂的,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有路线图作为指导,不然学着学着就忘记自己在哪个位置了。我的习惯是将知识体系按照广度拆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再按照深度拆分为具体的知识点。最终就形成了下面这个思维导图:

秋招历程:投递简历

暑假期间,基本上每天就按着这个思维导图复习,但简历却迟迟没有投出。这段时期我非常焦虑和迷茫:真的可以开始投了吗?投了不过怎么办呢?毕竟秋招只有一次机会。晚上会到操场跑几圈,试图用疲惫忘记这一切,其实这些不过是逃避而已。

一直到开学后的 9 月 9 号,突然感觉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驱使我,告诉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我点开 4399 的官网投递了自己的简历,这也是我秋招投递的第一家公司。此后的三四天,我开始密集地投递简历,几乎是把牛客上能找到的公司都投递了一遍,私信内推人、填写简历信息、加各种秋招交流群、关注招聘公众号......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感觉自己像一台流水线的机器一样。一开始我还会想留在广东好了,所以只投广州和深圳的公司,后面就顾不上那么多了,反正先投了再说。

秋招历程:笔试

投递简历之后的几天都没有任何音讯,这令我更加焦虑。秋招本来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各种大佬乱杀,何况我的简历实在不算漂亮(无实习、无竞赛、无大项目),会不会就这样石沉大海了呢?

后来的我才知道,确实挂了不少简历,或者干脆没有后续。但很快接踵而至的是数不清的笔试,这让我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点光明 —— 这么说也不夸张。

回顾整个秋招,我做了 54 场笔试,多的时候可能一天三四场,这一场做完,无缝衔接做下一场,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完全被排满。而且当天所有笔试结束之后,还需要及时做好复盘,对不熟悉的知识点要再次复习。回到宿舍放下书包,往往已经是晚上十一点。

笔试最痛苦的地方在于会把你的行程安排得非常满,尤其对于我这种投递得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不同公司的笔试很可能会冲突,好的情况就是可以调整、顺延(但需要承担招聘流程落后于其他人的风险),坏的情况就是刚好这一场笔试是最后一批了,那么就需要做出取舍。

秋招历程:面试

再后来,慢慢地有了面试的机会。这时候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去哪里面试呢?

在学校找个能面试的地方真是比登天还难。教室基本都有人上课,宿舍环境则非常嘈杂,于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图书馆。

前期都是在图书馆的休息区面试的,每次提前把电脑充好电,到点了就去那里面试,一个时间段有多场面试的可能还要来回跑,保证电量充足。因为周围都是考研背书的同学,所以也不用担心会吵到别人。

到后来,这里的人越来越多,经常没有可以面试的位置,所以中间大部分的面试都跑去了图书馆一楼。一楼的光线比较昏暗,但好处就是不用担心有人来打扰,因为这个角落实在是太偏僻。再到后面,随着面试次数的增多,我感觉自己越来越放得开了,于是没有再固定挑面试的地点,有时候甚至直接就在楼梯或者食堂面试了。

人生的第一次面试以为会是小公司,但没想到一上来就是深信服。深信服本身面试就喜欢考算法,加上当时第一次面试,于是非常非常紧张,说话的时候几乎不敢看镜头,回答问题也支支吾吾。这场面试最终的体验非常糟糕。

但神奇的是,当天晚上还是收到了一面通过的邮件。尽管事后明白这是非常明显的 kpi 行为,但仍然给当时的自己增加了不少信心。所以,我其实很感谢这一场面试。

后面的日子里,几乎是每天交叉着进行笔试和面试。很多事情都是一回生二回熟,面试得多了,慢慢就不会那么紧张。每次面试我会进行录音,回放录音相当于是重新回顾了一次面试,听听自己的思路是怎么样的、自己是如何去组织语言并回答问题的,最后再把问题和回答用文字记录下来 —— 这种复盘方式对我的后续面试有很大的帮助。再后来,面试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交流,写博客的时候使用的是文字,面试的时候则要思考如何将文字转化为口语表述出来,如何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做到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九月份到十月份,这两个月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各种笔试和面试,一场面试短的有几分钟,长的有两三个小时。幸运的是,几乎没有遇到特别奇葩的面试官,大部分的面试官态度都非常友善,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字节和蘑菇街。字节的面试官非常耐心,问题没有思路的时候会慢慢地引导你;蘑菇街的面试官则比较看重项目,会仔细听你讲解项目中的难点,和你一起分析,甚至是反驳你思考不到位的地方。

秋招历程:offer

第一家 oc 的公司是海康威视。面完之后大概泡了十几天池子,每天刷新着官网的状态码,却迟迟没有看到更新。在以为挂了的时候终于收到了签约答疑的邮件,虽然不是正式的意向书,但基本也稳了。当时还是挺激动的,秋招面了这么多场,终于拿到了第一个 oc。

签约答疑会结束之后,海康给了三天的时间考虑是否签两方。该不该签海康呢?那三天可能是我有史以来最纠结的三天。我陷入了反复纠结和犹豫,到了最后一天的时候,还是决定先签了再说,反正两方还是有退路的。签完之后也不敢闲着,继续笔试和面试......

这之后大概又过了半个月。终于在 10 月 26 号的早上,拿完快递回来收到了小米 oc 的电话,hr 的语速很快,电话打完我长舒一口气,恍惚之间才意识到在泡了一个月的池子后,自己终于上岸了。

该不该违约两方去小米呢?我又回到了之前那种痛苦纠结的状态,这中间也做了无数的权衡。大概过了一周,我做出了决定:

去小米

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来看,去小米工作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北京会怎么样呢?陌生、遥远、忙碌、压力大......但我想,这些是人生必须经历的,去北京会结识更多有趣的灵魂,有更多的机会,也会发展得更好。

后面的时间里,我又陆续收到了其它公司的 offer,而 58 的池子实在是太深,终究没有等下去(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58 的流程甚至还没有结束)。一直到 11 月初,该鸽的面试都鸽了,我的秋招也正式结束了。

两个月的时间,秋招落下了帷幕,整个过程真的是压力和惊喜并存。在秋招群里,我也认识了一些很有趣的小伙伴,我们每天会在群里交流秋招心得吐槽和调侃。事后想来,这些或许也是调剂压力的一种奇特方式,至少秋招不是孤身一人。

秋招的经验和教训

最后,我觉得可以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如果正在阅读文章的你在未来也将面临秋招,这些或许对你有一点帮助。

学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好的学历对求职肯定是有帮助的,不管是最初的简历筛选还是最后的综合排序,学历都会起到重要作用。但学历不好难道就没有出路吗?并不是。以我所在的秋招群为例,很多 BAT 大佬并非都来自 985 或者 211,这说明普通本科也不缺乏真正厉害的人。我所在的学校只是一个双非本科,甚至都不是理工院校,但身边同样也有不少入职 BAT 大厂的同学,我真心觉得他们非常厉害。所以,不要一味地纠结学历问题,把担忧的时间拿去提升自己,这才是最实际的。

越早准备越好。

计算机行业确实非常地卷,但我其实很不喜欢将一切及早准备的行为都归类为卷。群里每次有人看到别人大一大二就开始学习一些高深的东西,或者开始实习,就会说“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卷吗?”但人家也不过是提前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真正有回报率的事情上,就好比高一的时候就开始在为高考做准备,这是先见之明,和卷没有任何关系。早点觉悟,早点准备,肯定是没坏处的。

那么应该准备什么呢?这几个东西至少得有一两个拿得出手,可以写在简历上:基础、算法、项目、实习、竞赛。

把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大学的不少课程其实是为了凑学分而已,即便是专业课你也不一定能学到实际的东西。在确保不挂科的前提下,更应该把时间花在那些真正重要、和求职紧密相关的事情上 —— 打好基础、练好算法、做好项目......社团也没必要加,因为它真正的作用可能只是让你认识一些新朋友,除此之外你很难学到有价值的东西,更不可能把那些活动记在你的简历上。当然,实验室和 ACM 协会除外,这两个还是要参与的,有很大的好处。

把握好重要的时间节点,不要一直犹豫。

我应该算是一个反面教材,因为这里面的时间点我也没有把握好,导致错失了很多机会

  • 第一个时间点是大三下学期的春招,招的是暑期实习,三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投递。暑期实习(可能)可以弥补个人项目的空缺,而且也可以给简历增色。最重要的是,这是进大厂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顺利的话可以转正,等于别人还在忙着秋招的时候你已经找到工作了;
  • 第二个时间点是秋招提前批,七八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投递。笔试本身可以筛掉不少人,而不少公司提前批是免笔试的,难度相对正式批来说会低一些。而且提前批的结果通常不会影响正式批,等于你有一次复活机会。
  • 第三个时间点是秋招正式批,八九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投递。如果春招和秋招提前批都没有投,那么正式批一定要行动起来,不能拖下去了 —— 不要以为春招还有机会,春招的 hc 相对会少很多。
  • 第四个时间点是春招补录,三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投递(和大三的春招暑期实习基本在同一时间段)。有些公司在秋招的时候可能没有招满,那么剩余的 hc 就会投放到春招中。不过你得意识到一个问题,大部分公司在秋招就已经招满人了,即使没有招满的,空缺岗位也并不多,而与此同时,你得和考研失利或者秋招失利的同学共同竞争,难度其实是很大的。更别说这时候你可能还得应付论文、毕设等东西,压力直接倍增。所以最好在秋招就把找工作的事情搞定,不要拖到春招。

除了大佬,没有人是真的做好十足的准备再上场的,一旦时间到了就开始投简历,不要一直犹豫。不要想着“我再复习一点,准备好了再投简历”,这是不现实的,而且有一定的风险。你简历投递得晚了,在流程上就会落后于别人,比如别人都在面试了,你还在等笔试通知,别人已经 hr 面了,你还在一面。如果很多优秀的人都投递得比你早,而且都被录用了,那么流程滞后的你可能就会面临 hc 不足的麻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先投简历就可以先进入流程,与其它较晚开启秋招的公司的流程错开。如果你投晚了,就很容易和其它公司的流程挤在一起,导致你需要应付扎堆的笔试和面试,身心会感到非常疲惫。

关于简历编写、内推、笔试和面试。

简历编写可以参考站内大佬分享的一些文章,或者咨询一些有经验的朋友。我认为的简历编写要点如下(仅代表个人看法):

1)外观:尽量简洁清爽,不要用花里胡哨的模板,篇幅大概一到两页即可。

2)排版:结构清晰紧凑,字体粗细分明,部分地方可以适当高亮(建议整个简历只出现黑色和高亮色)。专业术语注意拼写和大小写。

3)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应聘岗位、技能特长、项目经历、实习经历、竞赛经历、获奖经历这几个模块。如果有写博客的习惯,或者参与过 xx 开源项目,都可以写上去,这些算是亮点。社团活动、大学课程就不要写上去了,有凑字数的嫌疑。个人评价可写可不写,不要说什么吃苦耐劳,踏实工作之类的,有点虚。

简历写完直接去官网投递就行,有内推码可以填上。内推的作用其实并不是很大,内推也一样要笔试和面试(有免笔试的情况,但很少),流程是不改的。我觉得它的主要用途在于方便跟踪面试进度,有时候官网可能没有那么快更新你的面试结果,这时候可以直接咨询内推人,减少不必要的等待。

这期间推荐关注投递公司的招聘公众号,以及加入一些官方/民间的秋招交流群,第一时间获知重要的招聘信息,防止出现信息差。如果流程长时间没有更新,也可以咨询群里的 hr。

接着就是笔试。研发岗的笔试基本都是在牛客或者赛码(少数使用自己的平台)写题,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算法题,时长普遍在一到两个小时。

接着是面试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 面试地点很重要,最好找一块安静的地方,防止被其他人打扰
  • 保持网络畅通(之前有一次面试断网了,而且还是在写题的时候,现在想想都觉得很尴尬)
  • 开场的个人介绍不要太长(我的话大概一分钟),简明扼要即可
  • 不要急着回答问题,先想好问题和哪块知识有关,形成一个大概的答题结构,再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出来。另外也不要一口气答出来,或者扯一些不相干的东西,有背题的嫌疑
  • 不会的问题直接说就行,不要支支吾吾、停留太久。当然,你可以表明“虽然我不会 xxx,但是我会 yyy”,这可以将面试官的提问引导到你熟悉的方向
  • 反问环节除了问部门业务和技术栈之外,也可以咨询一下学习上的建议

关于面试,后面应该会写一篇面经,主要总结秋招的一些面试经历。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 all in 某个公司。如果到了秋招末期很多人的面试结果还没有出来,说明这个公司池子很深,正在排序。若是分批发放 offer 风险会更大,很可能前面的人都接了 offer,那就轮不到后面的人了。总之,不要 all in,保险起见应该先签个其它公司的两方或者三方保底。虽然毁约有一定代价,但是不至于没有退路。

写作 & 社区

秋招结束后心里其实空空的,求职算是尘埃落定了,但却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就好像通关 RPG 游戏后突然变得很迷茫一样。说起来,我也曾试着在秋招后打打游戏放松一下,但每次都是进游戏十几分钟后就退出,再也没有以前那种感觉(可能已经过了热爱游戏的年龄?)。也许还是学点东西、写写文章才能让我觉得生活会充实一点吧。

说到写文章,今年的数量相比以前少了很多,主要是因为忙于复习和面试,也没时间学习新的东西了。主要写了三个掘金专栏:

浅谈网络协议

整理了一些关于网络协议以及 Web 安全的笔记,方便复习和查阅。

JavaScript 原生方法原理探究

手写实现了一遍 JavaScript 常见的 api,每篇文章都会先详尽地介绍原理,然后再一步步手写。

TypeScript 官方文档翻译

秋招结束后开始学习 TypeScript,无奈网上的中文文档版本比较老旧,于是决定一边学习一边翻译官方文档。目前已经把文档的 Handbook 全部翻译完毕,耗时一个月,非常非常累,但很庆幸自己能够坚持下来。如果对你有帮助,也欢迎点个 star,这是项目地址

官方文档内容很多,后续有空会继续完善其它部分的翻译。

一些创作数据:

社区方面,今年主要在掘金翻译计划帮忙校对了一些文章。前几天惊喜地发现在年度优秀译者的榜单中上榜了:

仔细一想,加入掘金翻译计划也已经是大一时候的事情了。不知道工作后还有没有时间参与到社区中来。

生活

今年在感情方面最开心的事情是,终于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了。在大学曾有几次脱单的机会,中间也短暂地谈过几个月的恋爱,但每次的结局总是很不好。我和女朋友相识得很早,中间有过分分合合,也有过误会和矛盾,但很开心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可以长长久久,一直走下去。

最后

大学时光真的过得飞快,从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敲下第一个 HTML 标签,到现在即将告别大学校园生活、开启搬砖生涯,眨眼间四年已经快过去了。新的 2022 年,希望自己和周围的人一切都能顺利,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