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 负载均衡【1】

336 阅读8分钟

「这是我参与11月更文挑战的第20天,活动详情查看:2021最后一次更文挑战」。

往期文章:

负载均衡概述

早期的网站流量和业务功能都比较简单,单台服务器足以满足基本的需求,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业务流量越来越大并且业务逻辑也跟着越来越复杂,单台服务器的性能及单点故障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因此需要多台服务器进行性能的水平扩展及避免单点故障出现。那么如何将不同用户的请求流量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呢?

111.jpg

负载均衡的原理及处理流程

系统的扩展可以分为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

纵向扩展是从单机的角度出发,通过增加系统的硬件处理能力来提升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横向扩展是通过添加机器来满足大型网站服务的处理能力。

111.jpg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重要的角色分别是"应用集群"和"负载均衡器"。

应用集群:将同一应用部署到多台机器上,组成处理集群,接收负载均衡设备分发的请求,进行处理并返回响应的数据。

负载均衡器:将用户访问的请求根据对应的负载均衡算法,分发到集群中的一台服务器进行处理。

负载均衡的作用

1、解决服务器的高并发压力,提高应用程序的处理性能。

2、提供故障转移,实现高可用。

3、通过添加或减少服务器数量,增强网站的可扩展性。

4、在负载均衡器上进行过滤,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负载均衡常用的处理方式

方式一:用户手动选择

这种方式比较原始,只要实现的方式就是在网站主页上面提供不同线路、不同服务器链接方式,让用户来选择自己访问的具体服务器,来实现负载均衡。

111.jpg

方式二:DNS轮询方式

DNS

域名系统(服务)协议(DNS)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目录服务,主要用于域名与 IP 地址的相互转换。

大多域名注册商都支持对同一个主机名添加多条记录,这就是DNS轮询,DNS服务器将解析请求按照某个记录的顺序,随机分配到不同的IP上,这样就能完成简单的负载均衡。DNS轮询的成本非常低,在一些不重要的服务器,被经常使用。

111.jpg

使用DNS来实现轮询,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成本,虽然DNS轮询成本低廉,但是DNS负载均衡存在明显的缺点。

1.可靠性低

假设一个域名DNS轮询多台服务器,如果其中的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那么所有的访问该服务器的请求将不会有所回应,即使你将该服务器的IP从DNS中去掉,但是由于各大宽带接入商将众多的DNS存放在缓存中,以节省访问时间,导致DNS不会实时更新。所以DNS轮流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负载均衡问题,但是却存在可靠性不高的缺点。

2.负载均衡不均衡

DNS负载均衡采用的是简单的轮询负载算法,不能区分服务器的差异,不能反映服务器的当前运行状态,不能做到为性能好的服务器多分配请求,另外本地计算机也会缓存已经解析的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这也会导致使用该DNS服务器的用户在一定时间内访问的是同一台Web服务器,从而引发Web服务器减的负载不均衡。

负载不均衡则会导致某几台服务器负荷很低,而另外几台服务器负荷确很高,处理请求的速度慢,配置高的服务器分配到的请求少,而配置低的服务器分配到的请求多。

方式三:四/七层负载均衡

介绍四/七层负载均衡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个概念,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叫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这个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指定的一个不基于具体机型、操作系统或公司的网络体系结构。该模型将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七层。

111.jpg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表示层:对数据进行格式化、编码、加密、压缩等操作。

会话层:建立、维护、管理会话连接。

传输层:建立、维护、管理端到端的连接,常见的有TCP/UDP。

网络层:IP寻址和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物理层:比特流传输。

所谓四层负载均衡指的是OSI七层模型中的传输层,主要是基于IP+PORT的负载均衡

实现四层负载均衡的方式:
硬件:F5 BIG-IP、Radware等
软件:LVS、Nginx、Hayproxy等

所谓的七层负载均衡指的是在应用层,主要是基于虚拟的URL或主机IP的负载均衡

实现七层负载均衡的方式:
软件:Nginx、Hayproxy等

四层和七层负载均衡的区别

四层负载均衡数据包是在底层就进行了分发,而七层负载均衡数据包则在最顶端进行分发,所以四层负载均衡的效率比七层负载均衡的要高。
四层负载均衡不识别域名,而七层负载均衡识别域名。

处理四层和七层负载以为其实还有二层、三层负载均衡,二层是在数据链路层基于mac地址来实现负载均衡,三层是在网络层一般采用虚拟IP地址的方式实现负载均衡。

实际环境采用的模式

四层负载(LVS)+七层负载(Nginx)

Nginx四层负载均衡

今天先介绍一下 nginx 四层负载均衡

Nginx在1.9之后,增加了一个stream模块,用来实现四层协议的转发、代理、负载均衡等。stream模块的用法跟http的用法类似,允许我们配置一组TCP或者UDP等协议的监听,然后通过proxy_pass来转发我们的请求,通过upstream添加多个后端服务,实现负载均衡。

四层协议负载均衡的实现,一般都会用到LVS、HAProxy、F5等,要么很贵要么配置很麻烦,而Nginx的配置相对来说更简单,更能快速完成工作。

添加stream模块的支持

Nginx默认是没有编译这个模块的,需要使用到stream模块,那么需要在编译的时候加上--with-stream

完成添加--with-stream的实现步骤:

将原有/usr/local/nginx/sbin/nginx进行备份
拷贝nginx之前的配置信息
在nginx的安装源码进行配置指定对应模块  ./configure --with-stream
通过make模板进行编译
将objs下面的nginx移动到/usr/local/nginx/sbin下
在源码目录下执行  make upgrade进行升级,这个可以实现不停机添加新模块的功能

Nginx四层负载均衡的指令

stream指令

该指令提供在其中指定流服务器指令的配置文件上下文。和http指令同级。

语法stream { ... }
默认值
位置main
upstream指令

该指令和http的upstream指令是类似的。

四层负载均衡的案例

需求分析

111.jpg

实现步骤

(1)准备Redis服务器,在一条服务器上准备两个Redis,端口分别是6379,6378

1.上传redis的安装包,redis-4.0.14.tar.gz

2.将安装包进行解压缩

tar -zxf redis-4.0.14.tar.gz

3.进入redis的安装包

cd redis-4.0.14

4.使用make和install进行编译和安装

make PREFIX=/usr/local/redis/redis01 install

5.拷贝redis配置文件redis.conf到/usr/local/redis/redis01/bin目录中

cp redis.conf   /usr/local/redis/redis01/bin

6.修改redis.conf配置文件

port  6379      #redis的端口
daemonize yes   #后台启动redis

7.将redis01复制一份为redis02

cd /usr/local/redis
cp -r redis01 redis02

8.将redis02文件文件夹中的redis.conf进行修改

port  6378      #redis的端口
daemonize yes   #后台启动redis

9.分别启动,即可获取两个Redis.并查看

ps -ef | grep redis

使用Nginx将请求分发到不同的Redis服务器上。

(2)准备Tomcat服务器.

1.上传tomcat的安装包,apache-tomcat-8.5.56.tar.gz

2.将安装包进行解压缩

tar -zxf apache-tomcat-8.5.56.tar.gz

3.进入tomcat的bin目录

cd apache-tomcat-8.5.56/bin
./startup

nginx.conf配置

stream {
        upstream redisbackend {
                server 192.168.200.146:6379;
                server 192.168.200.146:6378;
        }
        upstream tomcatbackend {
                server 192.168.200.146:8080;
        }
        server {
                listen  81;
                proxy_pass redisbackend;
        }
        server {
                listen  82;
                proxy_pass tomcatback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