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俗前端》是一部以前端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涉及讨论职业、社会、技术、情感等话题,正在更新中。全集链接:烂俗前端,所有markdown和涉及的源码在:github
“嘟~ 嘟~”赵铁柱拨通了之前那人给的电话,响了许久没人接,
“喂,哪位?”等了大约一分钟,接电话的是个女人的声音,声音里还带着些谨慎和不耐烦。
“额”铁柱楞了一下,怀疑是打错了。“请问吴明在吗?”
“哦,他到楼下拿快递,你有什么事吗?”那女人刚说完,铁柱就听到有关门的声音。听到电话那头的旁边有男人说,“给我吧,不是工作的事,也不是女生打过来的吧?”
“喂?铁柱是吗?”男人接了电话。
“是的,明哥是吧。”赵铁柱说,听到电话旁边那女人还嘟嘟囔囔:“周末老是有电话,不是这就是那的,咱俩都没啥时间出去逛逛。”
“一会,一会哈。”男人拿近了电话继续说,“是的,我是吴明。刚才那是我妻子,见笑了。”
“哦,大嫂呀,幸会幸会。”
“我们开始吧。我让你看的那些基础资料看了吗?嗯,听你阳刚中带着些疲惫,熬夜看的吧?”吴明说。
“明哥英明。”
短暂寒暄过后,吴明开始问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喜欢这个职业吗?你说真心话无妨,这个不是面试,我只是要多了解你,你好好想想。”
这类问题,大部分应届生大学生都没少思考,从懵懂的少年开始,大家就被送进幼儿园、小学、中学,当被问到“你喜欢学习吗?你喜欢某某学科吗?”这类话时,心里满是不喜欢,自己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打游戏,有的喜欢运动,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少部分人喜欢计算机学科等等,那些最多只是你的课余爱好,你会迫不得已的去学一些不喜欢的东西,一天大部分醒着的时间都在学校上。
但,除了去学校他们又能做什么呢?你的家长绝对不会想过,拿你的未来赌在你的“兴趣爱好”上。
九年后熬到了以为是自由国度的大学时,想想差不多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专业,老师和家长一套组合拳,帮他们选择尽量好的学校,“好”的专业,服从调剂,舍弃特定专业取高分学校,种种原因,没几个人的专业能是自己喜欢的。就算有幸选上了,你还是得消化一些诸如“高数”“历史”“物理”之类的学科。
大学的他们已经是成年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渐渐成熟,三观初成,即将面对社会,很多人大势之下直接放弃了自己曾经“喜欢”的梦想,受环境所驱使,更多的是思考生存的问题。
“说不上喜欢,迫于生计,但也不反感。”赵铁柱思考了一会毅然说到。
“那就够了,就怕是你逼迫自己,工作学习会有所障碍。”吴明貌似舒了一口气。“第二个问题,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这个问题俗套了,面试中也经常问,但我还是希望你说心里话。我知道你缺面试经验,说不出太高大上的就简单说说。”
“这个我还真就想过。”赵铁柱说,吴明“嗯”了一下示意铁柱继续说,铁柱昨晚在舍友李学习那讨教了一番也在脑里也有个大概的轮廓,“以我的理解,程序员就是入行难,先是根据自身情况努力找个突破口进到对自己来说是好的企业,比如前端,入门了前端后面就升级加薪,做一名技术专家甚至架构师,更广泛的学习技术,成为公司大佬,或者找机会‘出圈’,创个业或转个行拼一拼。”
“没了吗。呵呵。还不错,但有一点建议,你如果坚持走技术路线,重在精,次在广。现在的社会越来越细分化职业和工作,在某一领域某一方向有所深究,才是别人认为的高价值人才,技术各个点有所涉猎,反倒无一擅长精通点。很多公司不太需要这样的人,他们希望高薪招来的人能做一些很少人能做的东西,工作内容也很清楚,不需要你去用你‘广’的知识去做其他工作。”吴明慢慢地说,旁边化好妆打了扮的妻子在镜子前摆着不同姿态。
赵铁柱认真听着:“领教了。”
“拿前端工程师来说,你在某一技术方向,诸如性能优化、代码重构、算法、框架设计等有深入研究,或者在业务领域如低代码零代码、数据可视化、VR有过深度实践和研究,那就是所谓的精。”吴明继续说。
“哎呀,晚上再聊不行吗?我鞋子都穿好了。一个小朋友而已。”铁柱隐约听到电话不远处的女人在说话,吴明马上不太高兴,“什么小朋友,尊重一下别人。马上就好了哈。”
吴明由拿起了手机对铁柱说,“别放心上铁柱,这两个问题你好好想想。真是不好意思,晚上咱们再通一次电话,到时候到具体的技术问题考考。”
“没事,明哥。好好陪一下嫂子,我的准师娘。”铁柱回答,心里也并无责怪,他觉得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吴明已经用心地在引导他。
“呵呵,那先这样,晚上见。”吴明说完,妻子又在催促,“哎哟你快点的,不准穿拖鞋啊。”
“诶,好咧。”铁柱挂断了电话,一边感慨婚姻的生活,一边在满脑子想着“精”这个字,武林中的高手,想要立足江湖,哪个没有自己的炉火纯青的独门绝技?
连载中,全集目录:《烂俗前端》
未完待续,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