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TCP/IP》笔记

145 阅读6分钟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网络出现的背景

  • 单机模式/独立模式 -> 网络互连模式 -> LAN/WAN
  • 计算机通信 -> 信息通信

1.2 计算机与网络发展的7个阶段

1、 批处理

  • 用户将程序装入卡带 -> 操作员处理

2、 分时系统

  • 通过各个终端访问同一个主机——独占性

3、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 数据转储:通过磁带、软盘等

  • 多台计算机分布式处理

4、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 窗口系统:用户可以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还可以在程序间自由切换作业

5、互联网的普及

6、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的时代

  • 曾经一直作为通信基础设施的电话网,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被IP网替代。而IP网本身就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物。

7、从“单纯建立连接”到“安全建立连接”

  • 在互联网普及的初期,然们更关注单纯的连接性,以不受任何限制的建立互联网连接为最终目的。然而现在,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建立连接”,而是更为追求“安全建立连接”的目标。

  • 计算机网络最初的目的是连接一个个独立的计算机,从而提高生产力。现代计算机网络的首要目的之一,似乎连接人与人。

1.3 协议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将网络协议进行了系统的归纳。

    • 网络体系结构协议主要用途
      TCP/IPIP、TCP、UDP、HTTP、ICMP...互联网、局域网
      IPX/SPXIPX、SPX、NPC...个人电脑局域网
      .........
  • 协议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实现通信时,事先达成的一种“约定”。

  • 若在CPU和操作系统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实现通信,则需要一个各方支持的协议,并遵循这个协议进行数据读取。

  • 人类在交流过程中,即使漏掉几个词语,也可以通过语境、语气等进行推测,而计算机不可以。因此,在设计计算机程序与硬件时,要充分考虑通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异常以及对异常的处理。

  • 分组交换协议: 数据分装。

1.4 协议由谁规定

  • 最初,各厂商的协议之间并不互相兼容。对用户来说,最初采用了哪个厂商的计算机网络产品,就只能一直用同一家厂商的。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指定了OSI(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1.5 协议分层与OSI参考模型

1、协议的分层

  • 在OSI参考模型中,每个分层都接收由它下一层所提供的特定服务,并且负责为自己的上一层提供特定服务。
  • 上下层之间进行交互时所遵循的约定叫“接口”,同一层之间的交互所遵循的约定叫“协议”。

2、通过对话理解分层

A和B打电话,都说汉语,但其实实际过程是,A的话传入电话中,电话将其转为电子信号,给B的电话,B才能听到,所以电话其实是一个中介。

3、OSI参考模型中各个分层的作用

分层名称功能
应用层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电子邮件协议、远程登录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等
表示层设备固有数据格式和网络标准数据格式的转化。文字编码格式GBK等
会话层通信管理。负责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何时建立连接?何时断开连接?
传输层管理两个节点间的数据传输(可靠传输)。是否有数据丢失?
网络层将数据传到目标地址。地址管理与路由选择。寻址&&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与比特流之间的转换。
物理层比特流与电子信号之间的切换。

1.6 OSI参考模型通信处理举例

1、七层通信

  • 在7层OSI模型中,如何模块化通信传输?
    • 首部 + 内容

2、会话层以上的处理

  • 以发送电子邮件为例

  • 应用层:输入电子邮件内容后,发送给目标地址

    • 首部信息包括:内容、目标地址、发送人

  • 表示层:“统一的网络数据格式” 与 “某台计算机或某款软件特有的数据格式” 之间的转换

    • 首部信息包括:识别编码格式(UTF-8、GB2312等)等
  • 会话层:采用何种连接方法?何时建立连接、何时发送数据?

    • 如:每发一封邮件,建立一次连接,随后断开;建立好连接后,连续发送五封邮件;同时建立好五个连接,同时发送五封邮件

3、传输层以下的处理

  • 传输层:进行实际的“建立连接”和“断开连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传输层为确保所传输的数据到达目的地址,会在通信两端的计算机之间进行确认,如果数据没有到达,会负责重发。
  • 网络层:数据传输。

    • 目的地址。
  • 数据链路层:数据处理。

    • 在通过传输介质互连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处理。

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都是基于目标地址将数据发送给接收端的。

但是网络层负责将整个数据发送给最终目标地址,而数据链路层则只负责发送一个分段内的数据。

  • 物理层:将包含MAC地址信息的首部附加到从网络层转发过来的数据上。

1.7 传输方式的分类

1、面向有连接型和面向无连接型

  • 面向有连接就像打电话(TCP)
  • 面向无连接就像寄快递(UDP)

2、根据接收端数量分类

  • 单播、广播、多播、任播

3、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1.8 地址

  • 唯一性:IP地址、MAC地址
  • 层次性: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MAC寻址中参考的叫做地址转发表。

IP寻址中参考的叫做路由控制表。

目前,地址转发表和路由控制表并不需要在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手动设置,而是由这些节点自动生成。

地址转发表根据自学自动生成;路由控制表根据路由协议自动生成。

1.9 网络的构成要素

设备作用作用
网卡(网络适配器)
中继器物理层对减弱的信号进行放大;不能在传输速度不同的媒介间转发。
网桥(2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用CRC(循环冗余校验码)方式校验数据是否正确。根据物理地址。
路由器(3层交换机)网络层根据IP地址进行处理。
4-7层交换机传输层负载均衡器、带宽控制等
网关负责协议的转换、数据的转发

网关负责读取完各种不同的协议后,对他们逐一进行合理转换,再将相应的数据转发出去。

如:手机和电脑之间互发电子邮件。

  • 代理服务器也是网关的一种,称为应用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