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程序化广告的前世今生

305 阅读3分钟

一、常见的广告形式及业态

1.1 常见的网络广告形式

1.1.1 搜索引擎广告

搜索引擎广告就是利用用户搜索信息的机会为用户显示广告,是 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搜索引擎营销)的重要部分。SEM 包含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优化)和 PPC(Pay Per Click,按照点击收费)。

  • SEO 就是通过不断地优化网站,让网站在搜索结果的位置中尽可能靠前,这样才能为网站带来更多流量。
  • PPC 就是搜索引擎通过竞价排名的方式进行广告推广,付费越高的网站展示优先级越高,这种方式是按照用户的点击收费的。

1.1.2 展示类广告

展示类广告就是发布在媒体网站或者 APP 上的广告。按广告形式可以划分为横幅广告、按钮广告、弹出广告、悬浮广告、“画中画”广告、插屏/全屏/开屏广告、互动小游戏、视频暂停广告等等。

1.1.3 原生广告

原生广告,就是类似于原生的内容,尤其是信息流广告,例如新闻卡片列表中出现一条格式与新闻卡片相同的广告,很容易诱导用户点击。

原生广告实际上也属于展示类广告,不过他的原生特性很鲜明。

1.1.4 社交广告

社交广告的内容通过社交网络的关系进行转发,如携程高铁票加速、拼多多砍一刀等。

1.2 结算方式

广告的结算方式对于广告主和流量主都非常重要,结算方式从过程导向逐渐向结果导向聚拢。

  • CPT(Cost-Per-Time):根据时间进行付费。比如传统采买模式都是按天结算的。
  • CPM(Cost-Per-Mille,千人成本):根据千次展示进行付费,省略了 impression,全称是 Cost Per Mille Impression。
  • CPC(Cost-Per-Click,点击成本):根据每次点击进行付费。
  • CPA(Cost-Per-Action):根据广告最终投放的效果进行付费,即广告主按照安装、注册或者激活的数量进行付费。
  • CPS(Cost-Per-Sale):根据实际销售的产品数量进行付费,就是分成模式。
  • CPD(Cost-Per-Download):根据每次下载进行付费,下载就付费,不管是否安装。

二、程序化广告

程序化广告是运用技术手段,对整个数字媒体广告投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并通过技术手段衔接为一体的一种工具。购买、投放、报表追踪、持续优化投放等全环节通过程序化的方式自动完成,从而提升媒介效率。

简而言之,程序化广告就是广告行业信息化的工具。该工具被广告主、流量主的运营人员使用,帮助广告主运营提升投放效果,帮助流量主运营提升广告收益。

2.1 为什么会有程序化广告?

买方希望减少营销预算,希望能够将广告投递到目标受众上去,而传统采买模式,广告主会被迫买下很多非受众的资源。

卖方希望提高广告收益,希望能够将“剩余流量”变现,传统采买模式,优质的广告位被争抢严重,而稍差些的广告位却无人问津。

简而言之,就是精细化运营,买方实现精准买人,卖方实现一分钱一分货地卖流量。

2.2 程序化广告的发展历程

  1. “传统排期”广告投放(常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