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君访谈丨20年技术生涯,为什么我说领导力是技术人必备的素质?

1,419 阅读15分钟

在这个技术爆炸式迭代、开发者职业、年龄双重焦虑的当下,行业资深老兵的职场经历或许更有参考价值。20 年职业生涯,哪些事儿影响他最深?技术这个行业发展壮大依赖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领导力是每个技术人必备的能力?从技术到管理要解决哪些误区和问题?技术发展的脉络又该如何找寻?带着这些问题,稀土掘金社区采访了 稀土开发者大会《团队建设与管理》 专题出品人,贝壳高级总监史海峰,以下正文为采访整理。

image.png

20 年技术生涯,依赖的是传承

稀土君:给我们简单介绍下你的从业经历吧,从业这 20 年来都有哪些跟技术有关的记忆犹新的大事、小事?

2001 年,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一份工作在神州数码做电信软件集成。2005 年我去了亚信,又在 2012 年“转行”到当当做架构师,2016 年去了饿了么,2018 年来到了贝壳金服直到今天。

20 年时间过得特别快,从大学毕业时的白纸一张走到今天,我的经历是从传统 IT 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变迁中 IT 民工的职业变化,基本上是顺势而为。

这 20 年经历过不少事儿,惊心动魄的还真没啥。搞技术,不出事儿就是好事儿,出了事儿也别怕事儿,“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但技术的确不是中性的,它是应该有价值观指导的,有些时候如果做得不好可能关乎人命。我刚工作的时候,视野很局限,只关心技术,甚至觉得技术就是价值,经过这 20 年的风风雨雨,现在看问题会相对更加全面、务实一些,就像贝壳里常说的一句话“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不求改变世界,但希望因为我们的存在,让世界有一点点不一样。

去年我曾做过一次演讲,回顾了对我影响很深的几件事儿,我认为 IT 这个行业依赖的是传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我们加入一个行业从事一份职业,都有传承,就像是生物繁衍、文明进化、科学进步,代代相传才能生生不息。这几件事儿就是在我职业生涯里点下的三盏灯,我将其称为包容心、同理心、无私心,希望这些对我影响深刻的经验,也能帮助到在技术行业里苦苦求索的同行者们。详细内容可以参考《IT 民工闲话·点一盏灯》

稀土君:为什么给自己取名叫 IT 民工?这个名号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民工是上个世纪的词汇,20 年前还没有“码农”、“程序猿”、“攻城狮”、“打工人”甚至“码畜”之类的说法,做 IT 技术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西装革履的“白领”,所以网上就有人发明了“IT 民工”的称呼,算是一种自嘲吧。我是东北人,东北人骨子里的幽默中有一种解构精神,善于自我消遣甚至自黑,作为“IT 民工”中的一份子,端正好进城打工的心态,利于自我认知。所以后来开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就用了这个很有年代感的自称。

稀土君:你觉得这些年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你是如何保持对技术的热情、对分享的开放的?

最大的变化是从非常懵懂、白纸一张的大学生,变成了比较职业化的状态。这个过程其实挺漫长,回头看的时候才发现当年的单纯和无知,这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当年的大学还被称为象牙塔,但我并不是天之骄子,只是个人才毛坯。

年轻的时候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升级下软件版本都要点点看看,对技术特别有热情,从来不会觉得会点儿啥就够用了。那些年很是硬啃过一些技术书,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说到分享,还是进入互联网领域之后才开始的,因为这个领域发展太快,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地创新,分享交流才能跟上,还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跟高手交流受益匪浅。

“码而优则仕”,技术管理的挑战和本质

稀土君:你是怎么走上技术管理的道路的?从技术转管理,对你来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在传统 IT 领域里工程师逐步成长会带项目或者带小组,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管理职级,差不多都是临时职务,没有直接的考核权力,项目做完了,或者组织调整变化,接下来可能继续做工程师。这样的过程能够锻炼基本的领导能力,作为后备骨干,有机会继续成长,成为真正的管理角色。我做过项目经理也做过组长,基本都是被上级安排的。那时候自己没有太多想法,基本也重在管事儿而非管人。在这些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后来带团队也就顺理成章。

个人认为成为管理者,最大的挑战是转换思维,以前是成就自己,现在是成就团队、成就公司,承担责任,淡化个人。

稀土君:今天回看过往的团队管理历程,你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让团队的人认同你的管理?

德鲁克说过,管理不是艺术不是科学而是实践,所以管理很难“学”,必须自己做、自己思考,看怎样才能激活个体,形成团队而不是团伙,让 1+1>2,让平凡人成就不凡事,为社会创造价值。

管理水平最终要体现在成果上而不是形式上。管理没有标准范式,不同的组织文化、发展阶段、团队规模、业务模式、项目类型需要不同的管理动作。每个领导者也会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管理风格。

要获得团队理解和认可,首先得视人为人,相信每个人都是平等而自由的,坚持初心,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其次是不搞信息差,尽可能公开透明,多跟大家交流;最后是言行一致,以成果和时间积累信任。技术团队相对简单,你真心对大家好,价值观正,做事有章法,能带大家打胜仗,自然会获得信任。

稀土君:做管理的过程中有没有被上级、下级挑战过?可以举几个例子聊聊吗?

挑战这个说法有点重,团队本身是分工合作,相互补位,一般是就事论事,选全局最优解,达成共识。没人全知全能,都有局限性,客观认识自己,持续进步最重要。

比如曾经有 CTO 对我们说,你们将来都要当 CTO,要以 CTO 标准要求自己,后来有 CEO 也说,应该做自己的 CEO,不能只看产品技术。老板们说的都对,都是为咱好,但进步也得一步步来,毕竟隔行如隔山,有些领域没有实际接触过,缺乏感性认识,理解会非常表面,甚至外行。

比如在周会上我说的一些想法,可能会被下级 Leader 旗帜鲜明地反对,因为从团队实际情况出发判断,操作起来会带来困扰或者增加额外成本,我也会跟其他 Leader 一起讨论,看怎么做更合理,或者过段时间等大家节奏慢下来再做。

稀土君:对那些新晋技术管理者,你觉得有哪些误区是他们需要避免的?有哪些建议可以提供?

误区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

  1. 授权不足,插手过多,只见事不见人,放着我来。
  2. 认为自己有了个职位,别人理所当然就该听我的。
  3. 缺乏理论体系学习,跟着感觉走。
  4. 拿自己标准和做法要求团队。
  5. 抽象思维不足,跳不出自身,不能站在团队和组织角度思考。
  6. 缺乏闭环和量化思维,缺乏组织沟通意识。

我的建议是:

  1. 信任团队,相信大家能做得很好,为过程鼓掌,为结果买单,把 C 位光环让给团队。
  2. 正视自己不足,扬长补短,依靠领导力而非权力。
  3. 多和同级、上级沟通,虚心向牛人和前辈请教学习,多读好书。
  4. 看到每个人的闪光点和潜质,对于明显有问题的要及时处理。
  5. 理解组织的定位、分工和运转演进,这方面可以看一些公司的发展史。
  6. 像设计系统一样构建团队领导模式和框架,并持续完善,与 HR 做好配合。

稀土君:在当下中国这个环境下,你觉得只做技术不做管理可行吗?对那些想走技术专线的同学,你有什么建议?

首先结论是可以的,但一般只有大厂或者技术型产品公司才会有足够的高阶发展空间和土壤。而无论是走专业线还是管理线,在一个主要依靠团队协作而非个人英雄主义的组织体系内,要想干成事儿,领导力都是必须要有的,可以参见我的公众号文章《架构师技术领导力成长之路》《不忘初心,中级领导力修炼》

稀土君:作为稀土开发者大会《团队建设与管理》专题的出品人,你在策划这个专题内容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将为参会者们带来哪些输入?

对于技术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国内非常缺乏体系化的沉淀和输出,偏互联网领域更少,而且企业规模、行业特性、发展阶段不同,差异巨大,对管理的认知也天差地别。很多技术 Leader 都是野路子出身,自己趟出来一条路,成王败寇。

所以这次大会,我特意请来三位管理经验非常丰富,总结出完整体系的杰出技术领导者,为大家分享系统的管理方法。他们经历过大厂、做过 CTO、出过书、做过管理咨询顾问,在公众号和大会上分享过许多干货,不仅仅是点和线,更是面和体,不仅仅是理论,更是实践。如果大家有时间,建议提前做一些功课,在网上先找几位老师分享的内容学习,还要了解他们的经历和背景,带着问题来,才能在现场有更多思考和收获,还有机会跟几位老师直接深入交流,答疑解惑。

脱离焦虑与风口,找寻技术的脉络

稀土君:去年的热词叫“内卷”,今年的热词叫“躺平”,你是怎么看这两个词?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看起来不愿意奋斗了?

对于当下流行的各种热词,真不敢说自己的理解跟年轻人是一致的,生怕自以为是反而露怯。个人感觉“内卷”在当下被提得有些泛滥,成了对于高压力、快节奏、激烈竞争下的情绪释放,差不多相当于“过度竞争”,因此“躺平”的流行反而体现了一种心态上的反弹。

年轻人不愿意奋斗很正常,这里的奋斗一般指“艰苦奋斗”。中国当前已经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物质生活越来越好,自然追求更多精神方面的幸福,都天天加班,不去消费、不去吃喝玩乐、不生孩子,经济哪来的增长空间?年轻人的活力就是经济的引擎。

时代在变化,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命运和选择,不能拿老眼光看新问题,年轻人过得舒服开心,不正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不正是这盛世如你所愿?而且年轻人有他们的理想和追求目标的方式方法,哪一代都会被打标签,比如小皇帝、垮掉的一代之类的,但最终都会书写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稀土君:技术人群常有的职业焦虑、年龄焦虑你有经历过吗?你是怎样看待这些焦虑,又是如何去面对、解决的?

我刚工作的时候没有过,因为当时年轻还有无限可能,过了三十之后焦虑相对会多一些。但因为本人比较“资深”,那时候也还没有“三十五岁被淘汰”的说法,实际上我 2012 年“转行”的时候已经三十四了,还觉得前方道路宽广,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前几年正好四十,做过一次总结回顾,一度还真觉得自己"不惑"了。但看明白不代表能看开,毕竟工作生活中还有不少挑战,所以有时候也还是会焦虑。

都说现在是 VUCA 时代,多数人的心理还是期望确定性下的安全感,所以焦虑是现代病,焦虑也是正常反应。其实日复一日、一成不变的生活也很没劲,“不恋过往,不负当下,不畏将来”是值得去追求的态度。人活一世草木一春,很多事情我们必然要面对,也有很多事无法选择和控制,每个人都有局限性,多看一些历史和传记,会明白无论如何都要步步向前,没有岁月可回头。当然,总绷着一根弦不利于健康,适当运动,放松心情,健康生活,切换状态很有必要。调节好心态,多数情况下眼前的事儿都不算啥事儿。

稀土君注: VUCA,指的是波动性(Volatility)、不确定性(Uncertainty)、复杂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

稀土君:每年都有很多明星技术领域受到关注,AI、区块链、低代码,你是怎么看待技术发展的脉络的?在这个每年都有所谓风口的圈子里,技术同学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赛道?

尽管奇点并没有像科幻电影和小说里那么早的降临,但当下无疑是个技术大爆炸的时代。技术更新迭代快是这个行业的特点,之所以令人眼花缭乱,主要是新技术层出不穷、风口太多,只看新闻估计都看不过来,为了术业有专攻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每个人得选择赛道,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

至于技术发展的脉络有点像时尚潮流,一波一波的,总有风口热点,还会有轮回,符合螺旋式上升的规律。规律就是有迹可循,有创新有继承。了解技术发展的大方向,可以多关注技术成熟度曲线、技术采用生命周期、企业发展周期、技术雷达、邓宁克-鲁格效应曲线,学习陆奇和吴军两位老师的分享。

至于如何选择,首先基础知识很重要,其次是对于多数人来说,选择应用面大、稳定发展的技术栈,相对来说更可预期,再次就是选择了方向一定要做深做透,还要具备快速切换领域上手的能力,最后不要过于专注于纯技术,要保持技术和行业视野,理解商业价值。

《团队建设与管理》专题简介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公司团队规模不断扩大;作为 Leader 不光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如何带着团队一起快速磨合与成长?如何提升协同效率?本专题将邀请一线大厂的管理者来分享他们的方式方法,希望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路。

出品人简介

曾在神州数码、亚信联创长期从事电信行业业务支撑系统集成工作,参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多个项目,具有丰富的大型业务系统研发实施经验。 曾在当当负责总体架构规划、技术规范制定和技术预研推广,善于把握复杂业务需求,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参与多个重点项目的方案设计,在项目中对系统架构进行持续改造优化。负责技术委员会组织管理工作,发掘最佳实践、推动技术革新,组织内外部技术交流,开源 DubboX、Elastic-Job、Sharding-JDBC。 曾负责饿了么技术创新部产品研发团队,完成多个创新性业务项目及技术产品。 现于贝壳金服负责小微企业生态金融服务产品规划、技术团队管理、系统建设。 曾参加多次业界技术大会,任讲师及出品人。

直播预告

今晚 8 点,史海峰将作客稀土开发者大会直播间,与你畅聊“IT民工生存指南”,感兴趣的同学欢迎收藏直播间地址:

live.juejin.cn/4354/xdcroo…

这里,免费报名 稀土开发者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