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 故事回顾 当有人说你页面有性能问题,该怎么办
- 上次产品嫌弃我页面加载太慢,我优化了一波,但是在优化中也遇到了不少糟心事
测试: 你怎么天天在测试环境瞎搞,你看看页面好几次都报错加载不出来,你能不能自测呀,怪不得产品说你是优秀的倒闭员工我: 卑微前端,天天被喷!
这么说我就又不服了,不行,我的反驳,来看看测试反馈的问题吧:
- 多语言异步加载,页面价值完毕,语言包未加载完毕,导致页面出现多语言的key
前戏
欲解决问题,必先深入问题。我们来打至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 我们原本的多语言加载和vue的初始化是串行的,多语言加载完毕才初始化vue,所以能保证页面多语言显示的正常。但是为了提升首屏的渲染就将多语言和vue的初始化并行了,我们知道异步的加载一定要比vue的初始化慢,所以不能为了优化而优化,要考虑到实际的场景。
- 在优化完毕后并没有进行全方位的覆盖测试,导致协议的请求没有添加特殊的header请求头请求报错。
- 也是未进行全方位的覆盖测试,部分功能未特殊处理,报错。
- 验证码发送失败,页面没有报错提示。测试很懵逼,不知那里出了问题。
结论
除了第一个是加载的问题,其他的问题可以归结为,
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自动化测试体系,去覆盖我们页面上所有的功能点,当我们修改了主要的底层逻辑的时候,跑一遍自动化测试,页面报错就记录下了,然后逐一比对排查修复,这样就能规避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如何实现
提到 Web 的自动化测试,很多人熟悉的是 Selenium 2.0(Selenium WebDriver), 支持多平台、多语言、多款浏览器(通过各种浏览器的驱动来驱动浏览器),提供了功能丰富的API接口。而随着前端技术的发展,Selenium 2.0 逐渐呈现出环境安装复杂、API 调用不友好、性能不高等缺点。新一代的自动化测试工具 —— Puppeteer ,相较于 Selenium WebDriver 环境安装更简单、性能更好、效率更高、在浏览器执行 Javascript 的 API 更简单,它还提供了网络拦截等功能。
你可以在浏览器中手动完成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使用 Puppeteer 完成!你可以从以下几个示例开始:
- 生成页面的截图和PDF。
- 抓取SPA并生成预先呈现的内容(即“SSR”)。
- 从网站抓取你需要的内容。
- 自动表单提交,UI测试,键盘输入等
- 创建一个最新的自动化测试环境。使用最新的JavaScript和浏览器功能,直接在最新版本的Chrome中运行测试。
- 捕获您的网站的时间线跟踪,以帮助诊断性能问题。
Puppeteer 提供了一种启动 Chromium 实例的方法。 当 Puppeteer 连接到一个 Chromium 实例的时候会通过 puppeteer.launch 或 puppeteer.connect 创建一个 Browser 对象,在通过 Browser 创建一个 Page 实例,导航到一个 Url ,然后保存截图。一个 Browser 实例可以有多个 Page 实例。 下面就是使用 Puppeteer 进行自动化的一个典型示例:
const puppeteer = require('puppeteer');
puppeteer.launch().then(async browser => {
const page = await browser.newPage();
await page.goto('https://example.com');
await page.screenshot({path: 'screenshot.png'});
await browser.close();
});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基于 Puppeteer 来开发工程的自动化测试工具,通过 Puppeteer 提供的一系列 API ,实现访问目标页面、模拟异常场景、生成截图的过程自动化。最后再通过人工比对截图,判断页面降级处理是否符合预期、用户体验是否友好。
实现方案
自动化流程
- 模拟用户访问页面操作;
- 拦截网络请求,请求报错,生成错误信息截图;
- 关键位置截图;
- 模拟异常场景,截图看页面是否符合预期;
- 修改页面UA,截图看页面是否在不同端符合预期;
- mock请求,修改返回数据,截图看页面是否符合预期;
别说了,开打开打
通过 npm init 初始化项目后, 就可以安装 Puppeteer 依赖了:
npm i puppeteer :在安装时自动下载最新版本 Chromium。
const puppeteer = require('puppeteer');
(async () => {
// 创建浏览器实例
const browser = await puppeteer.launch({
headless: false
});
// 生成一个table页
const page = await browser.newPage();
// 访问某个页面
await page.goto('https://example.com');
// 生成页面截图
await page.screenshot({path: 'screenshot.png'});
// 访问浏览器
browser.close();
})();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一个最简单的测试的流程。
公共数据配置
为了提高测试脚本的可维护性、扩展性,我们将测试用例的信息都配置到 JSON 文件中,这样编写测试脚本的时候,我们只需关注测试流程的实现。
测试用例 JSON 数据配置包括公用数据(global)和私有数据:
公用数据(global):各测试用例都需要用到的数据,如:模拟访问的目标页面地址、名字、描述、设备类型等。私有数据: 各测试用例特定的数据,如测试模块信息、API 地址、测试场景、预期结果等数据。
// 返回qq的UA
import { QQ } from 'util'
{
"global": {
"url": "https://xxx.com",
"pageName": "index",
"pageDesc": "首页",
"device": "iPhone 7",
"name": "张三",
"idNum": "4115021968XXXXXXXXXX",
"phone": "13412344321",
"email": "163@qq.com",
"UA": QQ,
....
// 企业信息等
},
"homePageApi": {
"moduleDesc": "首页主接口",
"apiBase": "https://xxx/v2/home/",
// 业务逻辑
"type": "认证方式",
// 页面配置
"config": "认证方式",
},
......
}
拦截接口请求,修改数据截图
async test () => {
... // 创建 Page 实例,访问首页
const browser = await puppeteer.launch({
headless: false
});
// 生成一个table页
const page = await browser.newPage();
// 访问某个页面
await page.goto(global.url);
// 设置拦截请求
await page.setRequestInterception(true)
// 监听请求事件,当请求发起后页面会触发这个事件
page.on("request", interceptionEvent)
...
}
若测试用例需要拦截不同的请求,或是模拟多种场景,则需要设置多个请求监听事件。且一个事件执行结束后,必须要移除事件监听,才能继续下一个事件监听。
添加事件监听:page.on("request", eventFunction)
移除事件监听:page.off("request", eventFunction)
// 设置拦截请求
await page.setRequestInterception(true)
const interceptionPhone = requestInterception("phone")
// 添加事件 1 监听
page.on("request", interceptionPhone)
await page.goto(url)
await page.screenshot({
path: './result/phone.png'
})
// 移除事件 1 监听
page.off("request", interceptionPhone)
const interceptionEmail = requestInterception("email")
// 添加事件 2 监听
page.on("request", interceptionEmail)
await page.goto(url)
await page.screenshot({
path: './result/email.png'
})
// 移除事件 2 监听
page.off("request", interceptionEmail)
模拟异常数据场景,生成 mock 数据。
// 我们能根据不同的type mock任何想mock的数据
function requestInterception (type) {
let mockData
switch (type) {
// 修改返回状态码
case "phone":
if(!global.isReally){
mockData = { 错误的用户数据 }
}
break
case "email": // 修改返回内容类型
mockData = {
contentType: setValue
}
break
......
default:
break
}
return async req => {
// 如果是需要拦截的 API,则通过 req.respond(mockData) 修改返回数据,否则 continue 继续请求别的
return req.respond(mockData) // 修改返回数据
}
}
模拟接口返回 500:
const interception500 = requestInterception("500")
page.on("request", interception500) // 当请求发起后页面会触发这个事件
模拟异常数据:
const iconInterception = requestInterception("error")
page.on("request", iconInterception)
生成 mock 数据有两种实现方案,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 直接通过修改接口真实返回的数据生成 mock 数据,需要先获取接口实时返回数据
- 本地存储一份完整的接口数据,通过修改本地存储数据的方式生成 mock 数据(本文所述案例均基于此方案实现)
若选择第一种方案,则需先拦截接口请求,通过 req.response() 获取接口实时返回数据,根据测试场景修改实时返回数据作为 mock 数据。
在模拟点击刷新按钮之前,需等待按钮渲染完成,再触发按钮点击。(防止刷新页面后,DOM 还未渲染完成的情况下,因找不到 DOM 导致报错)
取消拦截,恢复网络
await page.setRequestInterception(false)
设置不同的UA,截图页面
async test () => {
... // 创建 Page 实例,访问首页
// 设置UA
await page.setUserAgent(global.UA)
// 监听请求事件,当请求发起后页面会触发这个事件
await page.screenshot({
path: `./result/${global.UA}.png`
})
...
}
模拟用户操作
用户点击某个按钮
await page.click('.main-content .phoneBtn')
聚焦用户输入框,模拟用户输入
const input = await page.$('#code-content .el-form-item__content .el-input__inner')
await input.tap()
await input.type('123456', {
delay: 200,
})
用户滚动页面
await page.evaluate((top) => { window.scrollTo(0, top) }, top)
page.evaluate(pageFunction, …args):在当前页面实例上下文中执行 JavaScript 代码,就是调用当前页面的js代码
监听页面报错
page.on('error', (e) => {
await page.screenshot({
path: `./result/${e.error}.png`
})
})
当然
Puppteer提供的功能远不止这些,大家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zhaoqize.github.io/puppeteer-a…
插件形式
整个项目的每个页面功能都是独立的,我们可以将页面功能分开单独抽离维护,形成一个插件系统,当某个页面的工修改了,只对应的修改某个插件即可。
// queue函数主要是一些逻辑判断和业务处理齐核心代码就一句话
function runPromiseByQueue(myPromises) {
myPromises.reduce(
(previousPromise, nextPromise) => previousPromise.then(() => nextPromise()),
Promise.resolve()
);
}
// 每个插件都返回一个promise,
function run(argv)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puppeteer.launch().then(async browser => {
......
});
})
}
queue([
phone,
face,
bank,
])
运行结果
部分页面的运行结果
相应的我们一共生成了3张错误结果页:
测试的反馈
hahahahahahahaha~~~~~!!!依旧是优秀的前端bug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