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与8月更文挑战的第29天,活动详情查看:8月更文挑战
好多人认为定期重建索引能提升性能,但一般而言,极少需要重建 B 树索引,基本原因是 B 树索引很大程度上可以自我管理或自我平衡,而 Oracle 内使用最多的就是 B 数索引。
认为需要重建索引的最常见理由
- 索引碎片在不断增加
- 索引不断增加,删除的空间没有重复使用
- 索引 clustering factor (群集因子)不同步
事实上,大多数索引都能保持平衡和完整,因为空闲的叶条目可以重复使用。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确实会导致索引块周围的可用空间形成碎片,但是一般来说这些碎片都会被正确的重用。
Clustering factor 群集因子可以反映给定的索引键值所对应的表中的数据排序情况。重建索引不会对群集因子产生影响,要改变集群因子只能通过重组表的数据。
分析索引时占用资源
analyze index ... validate structure;
尽管这是一种有效的索引检查方法,但是它在分析索引时会获取独占表锁。特别对于大型索引,它的影响会很大,因为在此期间不允许对表执行 DML 操作。虽然该方法可以在不锁表的情况下在线运行,但是可能要消耗额外的时间。
重建索引的直接结果是 REDO 活动可能会增加,总体的系统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插入/更新/删除操作会导致索引随着索引的分割和增长不断发展。重建索引后,它将连接的更为紧凑;但是,随着对表不断执行 DML 操作,必须再次分割索引,直到索引达到平衡为止。结果,重做活动增加,且索引分割更有可能对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因为我们需要将更多的 I/O、CPU 等用于索引重建。经过一段时间后,索引可能会再次遇到“问题”,因此可能会再被标记为重建,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因此,通常最好是让索引处于自然平衡和(或)至少要防止定期重建索引。
通常是优先考虑index coalesce(索引合并),而不是重建索引
索引合并有如下优点:
- 不需要占用近磁盘存储空间 2 倍的空间
- 可以在线操作
- 无需重建索引结构,而是尽快地合并索引叶块,这样可避免系统开销过大 注意:例如,如要将索引转移到其他表空间,则需要重建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