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2

167 阅读7分钟

1、软件的质量模型

  • 功能性
    • 检查业务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 可靠性
    • 融错能力(恢复时间,恢复功能)
  • 易用性
    • 看得懂,会使用
  • 效率性
    • 性能(响应时间,消耗资源<cpu.内存>)
  • 维护性
    • 为后续功能的开发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 移植性
    • 软件需要在不同的软件环境写下都能正常工作
  • 安全性(信息)
    • 信息在传输过程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程度
  • 可以了解下
    数据脱敏是指对某些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的变形,实现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在涉及客户安全数据或者一些商业性敏感数据的情况下,在不违反系统规则条件下,对真实数据进行改造并提供测试使用,如身份证号、手机号、卡号、客户号等个人信息都需要进行数据脱敏

2 、软件测试用例

2.1 Test Case 测试用例

  • 定义 一个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的文档,文档的形式可以是Excel、xmind等。

目的:检验开发的代码是实现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设计

2.2模板

id模块优先级用例标题预备条件测试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测试结果测试版本测试人员备注
  • ID:序列号,唯一值

  • 模块:测试用例所需的模块

  • 优先级:(等级制度)体现了测试用来执行的先后顺序

    • 分类:高中低

    • p0:一般保证的是保证软件中最重要、最主要的功能,保证最基本的流程正常运行

    • p1:次要功能和小功能正常运行

    • p2:v2界面,边界和错误的设置

    • p3:错误信息,较为复杂的场景,不常用的的场景

  • 用例标题:唯一性,见名知意

  • 预置条件:前提条件

  • 测试步骤:要求,尽可能详细

  • 测试数据:根据要求填写

  • 预期结果:根据数据和步骤填写预期的结果

  • 测试结果:pass、fail、bock、na

    • back由于存在bug不能继续执行填写
    • Na:由于环境或这资源缺失导致不能执行
    • pass:站位
    • fail:失败
  • 测试版本:当前测试任务所用的版本

  • 测试人员:是谁测试的写谁

  • 备注:fail的用例问题和对应bugID填写;出现bock、Na问题需要在备注太小原因

2.3测试用例的作用

  • 定义
  • 便于理清测试思路,确保需要覆盖测试的功能点无缺失;
  • 便于估算测试工作量
  • 便于提前准备测试数据
  • 便于把控测试的工作进度
  • 便于回归测试
  • 便于测试工作的组织,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交接的成本

验证电脑

id目的前提条件操作步骤预期结果
1验证电脑开机有电无损按键开机开机
2验证运行开机有电大开大型软件流畅

3等价类划分

  • 等价类划分使用场景
    • 具有典型的输入框的业务场景
      • 列如:邮箱注册、用户注册等、、

3.1 定义

在所有测试数据中找到具有某种特征的数据子集

3.3 疯类

  • 有效等价类
    • 满足条件的数据子集
  • 无效等价类
    • 不满需求的数据子集

3.3 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 1、需求分析
  • 2、设计用例
  • 3、划份等价类
    • 有效等价类:按照规则来
    • 无效等价类:规则、长度、类型、是否是空的值、是否重复:

4、边界值分析

  • 边界值使用场景
    • 存在边界,具有一定的范围值
      • 例如:9-20;至少有10位数字;大于等于:小于等于、、、
  • 定义:边界值是等价类基础上的扩充

4.1边界值得范围确定

  • 选取正好等于、刚好大于或者这好小于边界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4.2上点、离点、内点;

image-20210825155952434.png

  • 上点:边界上的点
  • 内点:区间范围内的点(之间的值最好择中间的)
  • 离点:距离上点距离最近的点,刚好大余,正好小于的两这个值

4.3边界值设计用例步骤

  • 1、明确需求
  • 2、确定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 3、确定边界值
  • 4、提取数据编写测试用例

4.4 7--->5

  • 内点:必选,尽量选取中间的值
  • 上点:必选
  • 离点:是根据开闭情况进行选择

左闭右开:通常我们在程序中常听到的概念是左闭右开,也就是含左不含右,最常用的就是java中的字符串的截取方法sbuString,它采取的就是左闭右开策略

5 关于判定表

5.1定义

  • 一种以表格形式表达的多条件逻辑判定工具
    • 存在多个输入条件,多个输出结果,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组合关系
      • 输入和输出条件之间存在依赖关系
  • 多条件进行组合判定

5.2组成部分

  • 条件桩:列出当前问题中的所有的输入条件,次序没有影响
  • 动作桩:列出当前问题中所有的可能性操作,次序没有影响
  • 条件项:列出条件对应的取值,所有可能性的真假值
  • 动作项:列出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对应采取的动作结果

5.3设计测试用例步骤

  • 明确条件桩(找到所有的输入条件)
  • 明确动作桩(找到所有的输出结果)
  • 对所有的条件桩进行组合
  • 明确每一个组合对应的动作桩
  • 设计测试用例,每一条数据,对应一个测试用例

6因果图

类似于黑盒测试

image-20210825170443236.png

6.1 基本符号、

  • ∨:或关系,只要有有个条件成立就可以
  • ^:与关系,多个条件同时成立
  • ~:非关系,条件成立择结果不成立;条件不成立择结果成立 --:恒成立,条件成立,结果也成立

6.2因果图步骤

  • 1、确定需求和结果(需求分析)
  • 2、画出因果图
  • 3、将因果图转换成成判定表
  • 4、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

7 正交法

-定义:用最小的测试用例获得最大复覆盖率

  • 基本定义
电量绿码结果
有电有绿码可以

因素:条件桩输入的参数 条件:电量绿码 水平:输入参数的取值充值;无就是电量的水平

- 使用步骤

  • 需求分析
  • 确定因素和水平
  • 确定正交表
  • 根据正交表进行测例的输写,一条数据就是一个测试用例

8 场景法

  • 画流程图

通过运用场景来对系统的功能点或业务流程的描述,从而提高测试效果的一种方法

  • 定义
    • 场景法是流程图,使用流程图描述用户的使用场景,然后通过流程图路径设计测试用例
  • 需求分析

场景法使用步景

场景的使用测试阶段

  • 集合测试
  • 系统测试
  • 验收测试

使用步骤

  • 需求分析
  • 绘制流程图
  • 根据流程图的每一条路径进行测试用例

9 错误推测法

  • 根据经验和智慧进行分析和推测出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 使用场景

  • 同类型产品
  • 任务紧

测试用例终结

  • 具有输入功能,但是功能之间没有组合,用等价类
  • 输入具有边界,比如长度,用边界值
  • 多输入、多输出,输入和输出之间具有组合关系。用因果图、判定表
  • 用最小的测试用例覆盖率高;用正交法
  • 多个功能之间的组合测试;用场景法
  • 用错误推断法做精一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