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RR模型的颠覆者RARRA,谁才是最好的增长黑客模型?

503 阅读16分钟

本文首发「卡拉云产品技术博客」:《AARRR模型的颠覆者RARRA,谁才是最好的增长黑客模型?

导读:AARRR 与 RARRA 的哲学,从本质上就不同,前者关注「获客」,后者关注「留存」。选择何种增长模型,就是选择不同的增长价值观。而增长价值观引导我们在执行层面做出各种具体的选择,这一次次的选择背后是产品的生与死。希望本文能对你思考「如何增长」这个问题提升一个新纬度。enjoy it.

2007 年(iPhone 一代刚刚发布) Dave McClure 设计了一套业务增长模型,这就是我们一直奉为经典的增长理论 AARRR 海盗增长指标,这套理论在过去十多年一直指导着我们做业务增长,已经成为产品经理必谈的业务增长行业标准。

在他「海盗增长指标」的演讲中(演讲 PPT 下载)McClure 提出了如何跟踪产品增长的指标系统 AARRR,这套指标系统帮助无数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快速增长。

但在 10 多年后的今天,互联网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低廉的流量已经不在容易找到,我们转入后流量时代,从专注「获客」转为专注「留存」。接下来,我们将一起研究,为什么说 Mobile Growth Stack 提出的 RARRA 增长模型是最适合后流量时代的增长模型。

谈论 RARRA 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 AARRR 增长模型

一. 什么是 AARRR ,为什么 AARRR 增长模型如此经典?

00-startup-metrics-for-pirates-long.png

来自 Dave McClure 的海盗启动指标

AARRR 用户获取模型分为五个层级

1.拉新Acquisition)

2.激活Activation)

3.留存Retention)

4.传播Referral)

5.转化Revenue)即商业变现

01-mobile-customer-purchase-funnel.png

AARRR 增长指标模型 用户获取图示,像漏斗一样,由上至下(图片源:Apptentive

1.拉新Acquisition):首先我们要从各种获客渠道获取新用户。

2.激活Activation):通过产品新手引导,引导用户使用你产品的核心功能,让目标用户快速上手,向用户快速传递让他们眼前一亮的产品价值,激活用户使用产品。

3.留存Retention):被激活的用户已经比较清晰的了解你的产品对他们的价值,接下来就转入留存阶段,我们要想方设法为用户提供价值,努力留住他们。

4.传播Referral):寻找你产品的传播的特性(用户自我展示,社交货币,做信息传递的介质等)使用户心甘情愿的分享给他的一度关系,提升产品影响力。

5.转化Revenue)即商业变现:最终,转化是一切的终极目标。不论是引导用户消费广告、撮合交易还是直接贩卖会员服务,我们都要在合适场景下,促进用户转化(商业变现)。

AARRR 用户获取漏斗(上文图)详细的描述了从用户第一次进入你的产品,到最后用户变现完成转化的全过程。

AARRR 增长指标模型,简单清晰,这也是为什么这套模型如此流行,以至于成为众多公司里增长部门的标配分析模型。

更重要的是他围绕着每位营销人员都关心的核心指标而建立 —— 「拉新」,我们都喜欢快速拉新获客,「拉新」与市场营销几乎是同义词,多数做增长的人一般也归为市场营销部门,因此拉新是多数正在成长的创业公司最为关键的数据指标。

二. 为什么 AARRRR 模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再管用

为什么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AARRR 已经逐渐不再适合了呢?

我们先来看一组「新用户安装 App 后」的数据:

  • 前 3 天流失掉 77% 的 DAU

  • 30 天流失掉 90% 的 DAU

  • 90 天流失掉的 DAU 升至 95% 以上

02-retention_graph_average.png

图片源:Quettra

来看看这张图,数据不会说谎,可怕的用户流失让所有想要增长的创业公司备受打击。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按照平均留存率来看,我们每获取 100 个新用户,只有 5 个用户在 3 个月后仍然在使用我们的 App。

但在 10 年前,没有这种问题。

在 2008 年,iPhone 一代发布的第二年,整个 App Store 只有 500 个 App,只要你发布的不是个山寨 App,几乎没有人和你竞争,流量全是你的。火爆的 iPhone 将如饥似渴想要尝试新 App 的用户带入 App Store,当时几乎没有获客成本。

今天,市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 App Store 有 200 多万 App 上架,Google Play 上已经有接近 300 万个 App 上架。

03-Screen-Shot-2017-11-20-at-9.09.57-AM1.png

图片源:Statista

竞争已经非常激烈,获客成本也早就没有当时那么便宜了。只是简单的发布一款 App ,纯靠自然流量几乎不可能赚钱。

在如今这种情况下,纯以拉新为目标的增长模型已经几乎没有意义,正如 Brian Balfour 所说:以拉新增长为目标的数据指标会进入「无意义增长之轮」

04-Wheel+Of+Meaningless+Growth.001.jpg

图片源:Brian Balfour

假设今年你获得了 100 万新注册用户,听着就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年底的公司年会上,甚至你会好言壮志的提出下一年的获客目标是 500 万新用户,就目前的数据来看,这个目标似乎实现起来也并不困难。

但我们想想新获客用户 90 天留存率只有 5%,那么我们增长 500 万新用户,其实只有 25 万最后沉淀下来成为我们的真实用户。

05-Bad-MRR-2-Years.png

MRR(Monthly Recurring Revenue) 是指「每月经常性收入」

获客拉新不在是增长的核心关键。

正如 Jonathan Kim 所说「海盗增长指标(AARRR)对于 SaaS 来说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已经过时的模型,虽然大部分逻辑还成立,但我们早就应该给出更好的增长模型了」

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增长模型 —— 这个模型就是今天要讲的 RARRA

三. 什么是 RARRA 增长模型?

06-Screen-Shot-2017-11-20-at-9.29.38-AM1.png

图片源:Mobile Growth Stack

AARRR 与 RARRA 模型,不仅仅是简单的顺序调换,是引导我们思考的产品走向的核心价值观的颠覆。

RARRA 是 Thomas Petit 和 Gabor Papp 对海盗指标 AARRR 模型的优化。RARRA 模型的核心从获客,变为留存。

1.留存(Retention):为你的用户提供难以置信的价值,让他们一次次的回来继续使用你的产品。

2.激活(Activation):确认新注册激活的用户在第一时间看到你们的产品的核心价值。

3.推荐(Referral):让他们分享和推荐你的产品。

4.转化(Revenue):用户为你的产品提供的价值付费转化。

5.获客(Acquisition):思考你产品的传播性,让老用户带新用户,或着直接投放广告购买流量(购买用户)。

07-Screen-Shot-2017-11-20-at-9.31.51-AM1.png

图片源:Mobile Growth Stack

RARRA 关注的核心增长指标:用户留存。 你能让你的用户再次回到你的 App 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可以」,那么你的用户基数会逐渐增加,用户群被建立起来。

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可以」,那么实际上你只是在租用流量,无论多少用户下载激活你的 App,只要你不能让他们主动回来,我们的获客方式就是在租用的流量,一旦不再续租,DUA 直线下降,用户快速流失,最终毫无意义。

正如 Brian Balfour 所说,我们应该首先关注反映真实增长的核心指标,留存率就是这种核心指标。留存率说明你正在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因为你的用户一直会回来继续使用。

当我们把留存率放在首位时,我们才高优先级关注产品对用户的真正价值,只有对用户有价值的产品才能获得高用户留存。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 RARRA 模型的实际应用。

为什么 RARRA 是更好的增长模型?—— Hitlist 研究案例

08.1-iShot2021-08-16 22.28.35.png

2013 年 Gillian Morris 和两位联合创始人一起推出 Hitlist,这是一款帮助用户在旅行中省钱的 App

,这款 App 发布后引来无数媒体关注,在 The Next Web、Lifehacker、纽约时报,甚至一个希腊旅游博客上都有报道。

用户的反馈也非常积极,许多用户不惜余力的帮忙宣传和表达喜爱。

08.2-iShot2021-08-16 10.28.04.png

图片源:Gillian Morris

成千上万的新用户涌入 hitlist App ,但只存在一个问题 ,用户留存率极低,新用户几乎没有再回来。

09-1_I7_C5b-L2TmoS4hlvvhuRw.png

图片源:Gillian Morris

在 App 发布三个月后,只有不到 5% 的用户仍然保持活跃。

在这个阶段,Hitlist 的几位投资人开始建议使用 AARRR 增长模型,建议 Gillian Morris 投放 FaceBook 广告,期望使用此方法快速获客。

好在另一部分理智的 Hitlist 投资人力挺 Gillian Morris 放弃 AARRR模式,转向 RARRA 模型。

正如前文所述,「如果你的留存都成问题,还花大价钱做投放获客,那你只不过在租用流量,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拉新获客」

因此,Hitlist 团队开始将留存率作为他们的关键指标。

他们重新设计了 UX ,加入了一些有利于用户转化(促进用户下单购买)的元素。

在发布新版本后,Hitlist 2.0 如果按照 AARRR 的数据指标来看,几乎是失败的。

  • 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提及率大幅下降
  • 媒体报道量下降
  • 每个用户「喜欢」的城市从 41 下降至 5.6

基于 AARRR 获客模型来看,2.0 版本怎么都是失败的。

但团队的核心目标不再是「获客」,当他们仔细研究数据后,发现 42% 的新用户仍在继续使用,月活用户(MAU)从不到 1% 提升至 10% ,这其中还有许多用户多次复购(复购率提升)。

10-Hitlist-Retention1.png

图片源:Gillian Morris

一年之后,hitlist 在全球 163 个国家 / 地区拥有25 万用户,预订了超过 600 万美元的旅游交易。

当我们把核心增长指标设置为「获客」时,失去了对留存的关注,这会导致更高的流失率、更高的获客成本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活跃用户的增长进入平台期。

11-Bad-MRR-2-Years.png

当我们把核心增长指标设置成「留存」时,活跃用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积累,从而推动产品自身增长。

12-MRR-Good-Retention.png

好啦,现在我们来谈谈策略问题。我们如何使用 RARRA 模型创建 App 增长策略呢?

四. 如何使用 RARRA 创建增长策略

1.从关注留存开始

正如前文所述,留存率才是 App 增长的基石。

第一步是评估你的产品当前的留存率和用户流失节点。

13-User-Retention-Curve.png

用户 N 天留存曲线图

计算你产品 N 天留存率,看看有多少用户回来继续使用。然后自己研究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什么使用节点是用户流失,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

当我们获得一个用户后,我们如何让他们再次回来继续使用?想方设法证明你产品的价值以及培养用户使用习惯。首先,我们要先看使用我们产品的重度用户是如何使用的,这些重度用户在你的产品中做了些什么?使用了哪些功能?他们一天中什么时候最活跃?他们在安装后的 48 小时内做了些什么?

使用「群组分析法」(这个方法找机会我单写一篇,后续更新请关注**@卡拉云**账号)找到你产品的「理想用户」的使用路径,并通过产品设计的方式促使新用户也能走一遍「理想用户」的使用路径。比如,我们常看到的用户注册后要完成新手任务,做完新手任务,会给用户在 App 中一些小奖励,促使新用户走完「理想用户」使用路径,大幅促进留存。

让用户回访的关键是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你的产品,优化这些打动用户反复回来的关键功能点,针对这些功能点改善用户体验,推送个性化通知,将用户召唤回来。最关键的是要倾听用户的意见,这些用户真实场景使用中碰到的问题,能快速帮你定位核心功能及修正错误,迭代你的产品。

2.加速激活用户

新用户注册后,我们只有这一次机会能抓住他,所以,用户首次登录体验非常重要。

我们做产品不是为了让大家下载,而是为了让他们多多使用。

所以我们需要搞清楚,用户在我们的产品上主要做些什么操作?是要买东西吗?分享照片吗?添加好友?对内容点赞或者评论?

一旦你定义了用户的激活里程碑,你就可以专心制作一套吸引新用户的登录引导,让新用户沿着你设计的使用路线使用,最终达成激活里程碑,促进留存。

有可能你认为自己产品的 UI 设计非常友好,不需要登录引导,其实除非你的界面非常简洁,否则用户第一次看到仍然会不知所措,需要一个登录来引导来帮助用户完成对你产品的认识。

高效友好的新手登录引导,会帮助用户快速搞清楚如何使用你的产品,使用 UI 蒙层、简单的可视化提示,让用户尽快体验到你产品可为他提供的价值,快速建立使用习惯,提高用户留下的可能性。

3.建立有效的推荐系统

根据 Nielsen 进行的一项研究,高达 92% 的人,信任朋友的推荐。

通过各种促分享推荐手段,促进老用户转发、分享、推荐你的产品。这种推荐是我们扩大用户群的最快,最稳的方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优惠券、返现等一系列奖励机制使用户参与到分享和推荐当中,这种获客拉新的方式非常有效。

我们来看看 Airbnb 和 Uber 的优惠券促分享页

14-Airbnb-Uber-Referrals1.png

通过对老用户和老用户带来的新用户提供代金券奖励,促使用户分享,形成病毒传播,这种分享推荐形式,是获客拉新的强大引擎。

4.提高用户终身价值(LTV / Life Time Value)

用户留存时间越长,用户对我们对业务贡献的价值就越大。时间越长,你对他们的收入贡献预测也更稳定。也就是说,留存用户贡献的收入,我们又可以继续投入到获客上,如此你的产品开始进入滚雪球式的增长循环。

以下是一些提高用户 LTV 的方法:

(1)发送阶段性成就和进度的提示(微信、邮件、推送等)

每周 / 每月给用户发送通知(国外常用邮件,国内通过微信服务号推送等),总结这个周期内用户在你的 App 中获得的好处,比如省了多少钱,听了或看了多少音乐 / 视频,节省了多少时间等。

15-Achievement-Email-Duolingo1.png

给用户的阶段性成就信息通知(邮件、微信、推送消息)

(2)别错过追加销售与交叉销售的机会

追加销售(UpSell):根据用户在产品中的使用数据,向用户推荐相关产品、更高价值的产品。

交叉销售(Cross-Sell):从用户的购买行为中分析出与之相匹配的相关需求,向用户推销相关性极强的产品、服务等产品,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

16-Amazon-Upsell1-e1511200625975.png

以亚马逊的 App 为例,它根据用户的购买历史、评分和浏览行为推荐可促成交易的产品。

(3)用户反馈

深入了解用户真实需求,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产品开发路线图的优先级,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真正促进用户留存和业务增长方面的需求,这对于改善用户体验和促用户分享这两个关键点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触你产品的忠诚用户,了解他们是谁,与他们建立连接。这对降低流失率、提高应用商店评分,口碑相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 优化获客渠道

当你产品用户增长量及投放量还小时,只要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不同渠道导入的用户特征不同,有些渠道导入的用户只是来薅羊毛的,留存非常差。有些渠道导入的用户非常精准,活跃度高,留存长。一定要找到合适你产品的获客渠道,便宜低价的用户不如精准高留存的用户,追求用户增长数量没有意义。关注核心目标(留存),追求用户质量才是关键。

我们来看一个多渠道获客留存转化的数据案例

17-Graph-3-e1507048299353.png

我们可以看到渠道获客的百分比,但什么渠道获客留存最高呢?

18-Graph-4-e1507048314170.png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工具看到更细颗粒度的分层,从转化漏斗来看, Facebook 占转化用户的 42% 而 Instagram 虽然获客层面只占 10% 但在转化这一层却占到了25% ,说明用户付费转化率非常高。而 Google Ads 带来了25% 的用户,却在付费转化这一次只占到 6% 转化率非常差。

很明显我们应该加大对 Instagram 的投放,减少 Google Ads 的广告投放。

总结

只要我们给自己的产品一点流量后,发现我们的产品能留住用户,那么就可以加大营销,使劲做广告投放,在营销漏斗顶部添加用户。 这就是 RARRA 增长模型的核心奥义,关注留存才是整件事情的关键。

本文译者:蒋川,卡拉云联合创始人,B 端产品经理,专注研究企业内部效率工具实施搭建。 个人微信:HiJiangChuan,欢迎一起交流。

卡拉云面向产品与技术的企业内部工具开发平台,只要会写SQL,即可快速上手。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想了解更多,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卡拉云

本文英文原文:clevertap.com/blog/aar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