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帧

597 阅读1分钟

在以太网链路上的数据包称作以太网帧。以太网帧的格式有:Ethernet V2标准、IEEE的802.3标准 ,使用最多的是:Ethernet V2标准。

如上图所示(Ethernet V2 的格式):

报头:包含源MAC地址(6个字节)和目标MAC地址(6个字节),以太类型(2个字节)字段。

FCS字段是帧校验码字段,帧校验码是一个32位循环冗余校验码,以便验证帧数据是否被损坏。

前导码帧开始符,从物理线路上看到的帧,除其他信息外,还可看到前导码和帧开始符。任何物理硬件都会需要这些信息。在帧的前面插入的 8 字节中的第一个字段,是前同步码,用来迅速实现 MAC 帧的比特同步。

每一种数据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所能够传送的帧的数据长度上限(最大传输单元MTU),以太网的MTU为1500个字节。

为了能够检测正在发送的帧是否产生了冲突,以太网的帧至少要64字节。所以数据部分的长度至少是(64–6–6–2–4=)46字节,当数据部分的长度小于46字节时,数据链路层会在数据的后面加入一些字节填充,接收端会将添加的字节去掉。

以太网帧的数据部分长度:46~1500字节

以太网帧的总长度:64~1518字节(目标MAC +源MAC + 网络类型 + 数据部分 + F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