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使用CSS提高页面性能?
一、前言
每一个网页都离不开css
,但是很多人又认为,css
主要是用来完成页面布局的,像一些细节或者优化,就不需要怎么考虑,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作为页面渲染和内容展现的重要环节,css
影响着用户对整个网站的第一体验
因此,在整个产品研发过程中,css
性能优化同样需要贯穿全程
二、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有很多种,主要有如下:
- 内联首屏关键CSS
- 异步加载CSS
- 资源压缩
- 合理使用选择器
- 减少使用昂贵的属性
- 不要使用@import
内联首屏关键CSS
在打开一个页面,页面首要内容出现在屏幕的时间影响着用户的体验,而通过内联css
关键代码能够使浏览器在下载完html
后就能立刻渲染
而如果外部引用css
代码,在解析html
结构过程中遇到外部css
文件,才会开始下载css
代码,再渲染
所以,CSS
内联使用使渲染时间提前
注意:但是较大的css
代码并不合适内联(初始拥塞窗口、没有缓存),而其余代码则采取外部引用方式
异步加载CSS
在CSS
文件请求、下载、解析完成之前,CSS
会阻塞渲染,浏览器将不会渲染任何已处理的内容
前面加载内联代码后,后面的外部引用css
则没必要阻塞浏览器渲染。这时候就可以采取异步加载的方案,主要有如下:
- 使用javascript将link标签插到head标签最后
// 创建link标签
const myC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 "link" );
myCSS.rel = "stylesheet";
myCSS.href = "mystyles.css";
// 插入到header的最后位置
document.head.insertBefore( myCSS, document.head.childNodes[ document.head.childNodes.length - 1 ].nextSibling );
- 设置link标签media属性为noexis,浏览器会认为当前样式表不适用当前类型,会在不阻塞页面渲染的情况下再进行下载。加载完成后,将
media
的值设为screen
或all
,从而让浏览器开始解析CSS
<link rel="stylesheet" href="mystyles.css" media="noexist" onload="this.media='all'">
- 设置link标签media属性为noexis,浏览器会认为当前样式表不适用当前类型,会在不阻塞页面渲染的情况下再进行下载。加载完成后,将
media
的值设为screen
或all
,从而让浏览器开始解析CSS
<link rel="alternate stylesheet" href="mystyles.css" onload="this.rel='stylesheet'">
资源压缩
利用webpack
、gulp/grunt
、rollup
等模块化工具,将css
代码进行压缩,使文件变小,大大降低了浏览器的加载时间
合理使用选择器
css
匹配的规则是从右往左开始匹配,例如#markdown .content h3
匹配规则如下:
- 先找到h3标签元素
- 然后去除祖先不是.content的元素
- 最后去除祖先不是#markdown的元素
如果嵌套的层级更多,页面中的元素更多,那么匹配所要花费的时间代价自然更高
所以我们在编写选择器的时候,可以遵循以下规则:
- 不要嵌套使用过多复杂选择器,最好不要三层以上
- 使用id选择器就没必要再进行嵌套
- 通配符和属性选择器效率最低,避免使用
减少使用昂贵的属性
在页面发生重绘的时候,昂贵属性如box-shadow
/border-radius
/filter
/透明度/:nth-child
等,会降低浏览器的渲染性能
不要使用@import
css样式文件有两种引入方式,一种是link
元素,另一种是@import
@import
会影响浏览器的并行下载,使得页面在加载时增加额外的延迟,增添了额外的往返耗时
而且多个@import
可能会导致下载顺序紊乱
比如一个css文件index.css
包含了以下内容:@import url("reset.css")
那么浏览器就必须先把index.css
下载、解析和执行后,才下载、解析和执行第二个文件reset.css
其他
- 减少重排操作,以及减少不必要的重绘
- 了解哪些属性可以继承而来,避免对这些属性重复编写
- cssSprite,合成所有icon图片,用宽高加上backgroud-position的背景图方式显现出我们要的icon图,减少了http请求
- 把小的icon图片转成base64编码
- CSS3动画或者过渡尽量使用transform和opacity来实现动画,不要使用left和top属性
三、总结
css
实现性能的方式可以从选择器嵌套、属性特性、减少http
这三面考虑,同时还要注意css
代码的加载顺序
2. SPA(单页应用)首屏加载速度慢怎么解决?
一、什么是首屏加载
首屏时间(First Contentful Paint),指的是浏览器从响应用户输入网址地址,到首屏内容渲染完成的时间,此时整个网页不一定要全部渲染完成,但需要展示当前视窗需要的内容
首屏加载可以说是用户体验中最重要的环节
关于计算首屏时间
利用performance.timing
提供的数据:
通过DOMContentLoad
或者performance
来计算出首屏时间
// 方案一: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event) => {
console.log('first contentful painting');
});
// 方案二:
performance.getEntriesByName("first-contentful-paint")[0].startTime
// performance.getEntriesByName("first-contentful-paint")[0]
// 会返回一个 PerformancePaintTiming的实例,结构如下:
{
name: "first-contentful-paint",
entryType: "paint",
startTime: 507.80000002123415,
duration: 0,
};
二、加载慢的原因
在页面渲染的过程,导致加载速度慢的因素可能如下:
- 网络延时问题
- 资源文件体积是否过大
- 资源是否重复发送请求去加载了
- 加载脚本的时候,渲染内容堵塞了
三、解决方案
常见的几种SPA首屏优化方式
- 减小入口文件积
- 静态资源本地缓存
- UI框架按需加载
- 图片资源的压缩
- 组件重复打包
- 开启GZip压缩
- 使用SSR
减小入口文件体积
常用的手段是路由懒加载,把不同路由对应的组件分割成不同的代码块,待路由被请求的时候会单独打包路由,使得入口文件变小,加载速度大大增加
在vue-router
配置路由的时候,采用动态加载路由的形式
routes:[
path: 'Blogs',
name: 'ShowBlogs',
component: () => import('./components/ShowBlogs.vue')
]
以函数的形式加载路由,这样就可以把各自的路由文件分别打包,只有在解析给定的路由时,才会加载路由组件
静态资源本地缓存
后端返回资源问题:
- 采用
HTTP
缓存,设置Cache-Control
,Last-Modified
,Etag
等响应头 - 采用
Service Worker
离线缓存
前端合理利用localStorage
UI框架按需加载
在日常使用UI
框架,例如element-UI
、或者antd
,我们经常性直接饮用整个UI
库
import ElementUI from 'element-ui'
Vue.use(ElementUI)
import { Button, Input, Pagination, Table, TableColumn, MessageBox } from 'element-ui';
Vue.use(Button)
Vue.use(Input)
Vue.use(Pagination)
但实际上我用到的组件只有按钮,分页,表格,输入与警告 所以我们要按需引用
import { Button, Input, Pagination, Table, TableColumn, MessageBox } from 'element-ui';
Vue.use(Button)
Vue.use(Input)
Vue.use(Pagination)
组件重复打包
假设A.js
文件是一个常用的库,现在有多个路由使用了A.js
文件,这就造成了重复下载
解决方案:在webpack
的config
文件中,修改CommonsChunkPlugin
的配置
minChunks: 3
minChunks
为3表示会把使用3次及以上的包抽离出来,放进公共依赖文件,避免了重复加载组件
图片资源的压缩
图片资源虽然不在编码过程中,但它却是对页面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
对于所有的图片资源,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压缩
对页面上使用到的icon
,可以使用在线字体图标,或者雪碧图,将众多小图标合并到同一张图上,用以减轻http
请求压力。
开启GZip压缩
拆完包之后,我们再用gzip
做一下压缩 安装compression-webpack-plugin
cnmp i compression-webpack-plugin -D
在vue.congig.js
中引入并修改webpack
配置
const CompressionPlugin = require('compression-webpack-plugin')
configureWebpack: (config) =>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 为生产环境修改配置...
config.mode = 'production'
return {
plugins: [new CompressionPlugin({
test: /\.js$|\.html$|\.css/, //匹配文件名
threshold: 10240, //对超过10k的数据进行压缩
deleteOriginalAssets: false //是否删除原文件
})]
}
}
在服务器我们也要做相应的配置 如果发送请求的浏览器支持gzip
,就发送给它gzip
格式的文件 我的服务器是用express
框架搭建的 只要安装一下compression
就能使用
const compression = require('compression')
app.use(compression()) // 在其他中间件使用之前调用
使用SSR
SSR(Server side ),也就是服务端渲染,组件或页面通过服务器生成html字符串,再发送到浏览器
从头搭建一个服务端渲染是很复杂的,vue
应用建议使用Nuxt.js
实现服务端渲染
小结:
减少首屏渲染时间的方法有很多,总的来讲可以分成两大部分 :资源加载优化 和 页面渲染优化
下图是更为全面的首屏优化的方案
3. script 标签中, async 和 defer 两个属性有什么用途和区别?
在 HTML 中会遇到以下三类 script:
<script src='xxx'></script>
<script src='xxx' async></script>
<script src='xxx' defer></script>
针对上述情况,script标签提供了两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就是加入属性async以及defer,这两个属性使得script标签加载都不会阻塞DOM的渲染。
比如现在大家习惯于在页面中引用各种第三方脚本,但如果第三方服务商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比如延迟之类的,就会使得页面白屏。
script标签用于加载脚本与执行脚本,直接使用script脚本时,html会按照顺序来加载并执行脚本,在脚本加载&执行的过程中,会阻塞后续的DOM渲染。
defer:此布尔属性被设置为向浏览器指示脚本在文档被解析后执行。
async:设置此布尔属性,以指示浏览器如果可能的话,应异步执行脚本。
defer
如果script标签设置了defer属性,则浏览器会异步下载该文件并且不会影响后续DOM的渲染。
如果有多个设置了defer属性的script标签存在,则会按照顺序执行所有的script,defer脚本会在文档渲染完毕后,DOMContentLoaded事件调用前执行。
async
async属性会使得script脚本异步的加载并在允许的情况下执行,而async的执行并不会按照script标签在页面中的顺序来执行,而是谁先加载完谁先执行。
4. 在 React 中可以做哪些性能优化?
- 使用 shouldComponentUpdate 避免不需要的渲染,但是如果对 props 和 state 做深比较,代价很大,所以需要根据业务进行些取舍;在有子组件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子组件的重复渲染,可以通过父组件来判断子组件是否需要 PureRender。
- 将 props 设置为数组或对象:每次调用 React 组件都会创建新组件,就算传入的数组或对象的值没有改变,他们的引用地址也会发生改变,比如,如果按照如下的写法,那么每次渲染时 style 都是一个新对象
// 不推荐
<button style={{ color: 'red' }} />
// 推荐
const style = { color: 'red' }
<button style={style} />
// 不推荐
<button style={this.props.style || {} } />
// 推荐
const defaultStyle = {}
<button style={this.props.style || defaultStyle } />
-
将函数的绑定移动到构造函数内:可以避免每次都绑定事件。
-
使用 immutable 不可变数据,在我们项目中使用引用类型时,为了避免对原始数据的影响,一般建议使用 shallowCopy 和 deepCopy 对数据进行处理,但是这样会造成 CPU 和 内存的浪费,所以推荐使用 immutable,优点如下
- 降低了“可变”带来的复杂度
- 节省内存,immutable 使用结构共享尽量复用内存,没有被引用的对象会被垃圾回收
- 可以更好的做撤销/重做,复制/粘贴,时间旅行
- 不会有并发问题(因为数据本身就是不可变的)
- 拥抱函数式编程
-
给子组件设置一个唯一的 key,因为在 diff 算法中,会用 key 作为唯一标识优化渲染
5. 说说常规的前端性能优化手段
-
content方面
- 减少HTTP请求:合并文件、CSS精灵、inline Image
- 减少DNS查询:DNS查询完成之前浏览器不能从这个主机下载任何任何文件。方法:DNS缓存、将资源分布到恰当数量的主机名,平衡并行下载和DNS查询
- 避免重定向:多余的中间访问
- 使Ajax可缓存
- 非必须组件延迟加载
- 未来所需组件预加载
- 减少DOM元素数量
- 将资源放到不同的域下:浏览器同时从一个域下载资源的数目有限,增加域可以提高并行下载量
- 减少iframe数量
- 不要404
-
Server方面
- 使用CDN
- 添加Expires或者Cache-Control响应头
- 对组件使用Gzip压缩
- 配置ETag
- Flush Buffer Early
- Ajax使用GET进行请求
- 避免空src的img标签
-
Cookie方面
- 减小cookie大小
- 引入资源的域名不要包含cookie
-
css方面
- 将样式表放到页面顶部
- 不使用CSS表达式
- 不使用IE的Filter
-
Javascript方面
- 将脚本放到页面底部
- 将javascript和css从外部引入
- 压缩javascript和css
- 删除不需要的脚本
- 减少DOM访问
- 合理设计事件监听器
-
图片方面
- 优化图片:根据实际颜色需要选择色深、压缩
- 优化css精灵
- 不要在HTML中拉伸图片
- 保证favicon.ico小并且可缓存
6. 如何用webpack来优化前端性能
用webpack优化前端性能是指优化webpack的输出结果,让打包的最终结果在浏览器运行快速高效。
- 压缩代码:删除多余的代码、注释、简化代码的写法等等方式。可以利用webpack的
UglifyJsPlugin
和ParallelUglifyPlugin
来压缩JS文件, 利用cssnano
(css-loader?minimize)来压缩css - 利用CDN加速: 在构建过程中,将引用的静态资源路径修改为CDN上对应的路径。可以利用webpack对于
output
参数和各loader的publicPath
参数来修改资源路径 - Tree Shaking: 将代码中永远不会走到的片段删除掉。可以通过在启动webpack时追加参数
--optimize-minimize
来实现 - Code Splitting: 将代码按路由维度或者组件分块(chunk),这样做到按需加载,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浏览器缓存
- 提取公共第三方库: SplitChunksPlugin插件来进行公共模块抽取,利用浏览器缓存可以长期缓存这些无需频繁变动的公共代码
7. css加载会造成阻塞吗?
先说下结论:
- css加载不会阻塞DOM树的解析
- css加载会阻塞DOM树的渲染
- css加载会阻塞后面js语句的执行
为了避免让用户看到长时间的白屏时间,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提高css加载速度,比如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 使用CDN(因为CDN会根据你的网络状况,替你挑选最近的一个具有缓存内容的节点为你提供资源,因此可以减少加载时间)
- 对css进行压缩(可以用很多打包工具,比如webpack,gulp等,也可以通过开启gzip压缩)
- 合理的使用缓存(设置cache-control,expires,以及E-tag都是不错的,不过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文件更新后,你要避免缓存而带来的影响。其中一个解决防范是在文件名字后面加一个版本号)
- 减少http请求数,将多个css文件合并,或者是干脆直接写成内联样式(内联样式的一个缺点就是不能缓存)
原理解析
浏览器渲染的流程如下:
- HTML解析文件,生成DOM Tree,解析CSS文件生成CSSOM Tree
- 将Dom Tree和CSSOM Tree结合,生成Render Tree(渲染树)
- 根据Render Tree渲染绘制,将像素渲染到屏幕上。
从流程我们可以看出来:
- DOM解析和CSS解析是两个并行的进程,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CSS加载不会阻塞DOM的解析。
- 然而,由于Render Tree是依赖于DOM Tree和CSSOM Tree的,所以他必须等待到CSSOM Tree构建完成,也就是CSS资源加载完成(或者CSS资源加载失败)后,才能开始渲染。因此,CSS加载是会阻塞Dom的渲染的。
- 由于js可能会操作之前的Dom节点和css样式,因此浏览器会维持html中css和js的顺序。因此,样式表会在后面的js执行前先加载执行完毕。所以css会阻塞后面js的执行。
8. 什么是内存泄漏?什么原因会导致呢?
内存泄露的解释:程序中己动态分配的堆内存由于某种原因未释放或无法释放。
- 根据JS的垃圾回收机制,当内存中引用的次数为0的时候内存才会被回收
- 全局执行上下文中的对象被标记为不再使用才会被释放
内存泄露的几种场景
- 全局变量过多。通常是变量未被定义或者胡乱引用了全局变量
// main.js
// 场景1
function a(){
b=10;
}
a();
b++;
// 场景2
setTimeout(()=>{
console.log(b)
},1000)
- 闭包。 未手动解决必包遗留的内存引用。定义了闭包就要消除闭包带来的副作用。
function closuer (){
const b = 0;
return (c)=> b + c
}
const render = closuer();
render();
render = null; // 手动设置为null,GC会自己去清除
- 事件监听未被移除
function addEvent (){
const no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warp');
node.addEventListener('touchmove',()=>{
console.log('In Move');
})
}
const onTouchEnd = (){
const no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warp');
node.
}
useEffect(()=>()=>{
const no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warp');
node.removeEventListener('touchmove');
}) // 类似react 生命周期函数: componentWillUnmount
render(<div id='warp' onTouchEnd={onTouchEnd}>
// code...
</div>)
- 缓存。建议所有缓存都设置好过期时间。
转载声明:本篇文章试题内容来源于:github.com/febobo/web-…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最后
今天面试题就更新到这,也欢迎大家访问我们的微信小程序【前端面试题宝典】,小程序【前端面试题宝典】旨在为前端面试者提供面试题收集和整理,目前收录了超过500道前端面试题,覆盖HTML,CSS,JS,React,Vue,Node,TypeScript,前端安全,算法,性能优化,设计模式,工程化,计算机基础等等,并可进行在线答题测试。最后祝即将面试的小伙伴成为offer的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