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就业系列--01如何更好的自我介绍

279 阅读8分钟

这是我参与更文挑战的第15天,活动详情查看: 更文挑战

自我介绍意义及相关标准

image.png

一、自我介绍意义:

用来展示自己,打动别人,把自己留下。

二、思路:

关于自我介绍,其实关键还是条理清晰,重点明确。

一是让面试官知道你想表达什么,了解你的优势和目标。

二是让面试官对你有好的印象(综合素质),认为你的优势与所应聘的岗位存在一定匹配度。

围绕这两点目的设计自我介绍,开头可以介绍自己的姓名、所学专业、求职目标。(目的是让人知道你是谁,开始就要“自报家门”,着重说清姓名。有时为了加深印象,还要重复一下自己的姓名,作一些必要的解释。)

然后介绍自己的专业成绩(所做项目或作品)、个人优势及对所求岗位的分析,表明自己比其它人更适合该岗位,且对目标岗位已做了功课。

最后表达自己对获得工作的强烈期望,以及自己愿意为工作做出的努力。

分成3个段落来分别描述,事先可以多练习和修改,保证表达的流畅和精练。

image.png

三、自我介绍时间及安排:

(1)注意:面试官说的是:请自我介绍下、还是请用3分钟介绍下自己,有没有时间的限定或是面试官有没有补充什么?

比如他让你从学习上,家庭方面,性格方面介绍下自己,这时候你就要把控好时间,尽量按照面试官补充的方面去讲(因为这是他想听的)

其次就是你应聘这个岗位的优势,可以分一条一条来讲(这样也显得你有条理性,尤其是你准备讲很多的时候)性格方面,经验方面,专业方面等逐一阐述,语调至少要让面试官听的清楚,眼光可以直视。(让面试官接收到你真诚的目光) (2)自我介绍

一般自我介绍是2-3分钟,如果按1分钟200个字来计算,自我介绍最少也得准备600多个字的内容。

在时间的分配上

第一分钟可谈谈自己的情况、所学专业、求职目标

第二分钟可谈谈介绍自己的专业成绩(所做项目、作品及最后的成果),个人优势及对所求岗位的分析

第三分钟可谈表达自己对获得工作的强烈期望,以及自己愿意为工作做出的努力

(3)注意:

如果自我介绍要求在1分钟内完成,自我介绍就要有所侧重,突出一点,不及其余。

image.png

四、自我介绍的原则:

(1)首因效应原则

首因效应 是指由于第一印象的作用而对后继交往所发生的影响现象。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

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 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 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 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

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 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高耸的额头表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这个实验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 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

既然在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首因效应在起作用,我们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完成漂亮的自我推销:

首先是面带微笑,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 其次应使自己显得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准确,可对我们的推销总是有益处; 第三使自己显得可爱可敬,这一切必须由我们的言谈、举止、礼仪等来完成; 最后尽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在对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您的判断。

(2)晕轮效应原则 认知中,观察对象时,对象的某个特点、品质特别突出就会掩盖我们对对象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被突出的这一点起了类似晕轮(月亮周围有时出现的朦胧圆圈)的作用,导致观察失误。这种错觉现象,心理学中称之为 “晕轮效应”

有一项实验:

让人看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人的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善良。看后让人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普遍想象成一个有善的好人。然后把卡片上的“善良”一词换成“凶狠”,顺序变成:聪明、勤奋、坚定、凶狠、灵巧。再让大家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是人们普遍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坏人。 这说明“善良”和“凶狠”这两个品质产生了掩盖其他品质的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一般产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间或者伴随有严重情感倾向的人之间,最能产生晕轮效应的是外表,外表的美丽往往容易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另外,一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才智以及家庭背景、个人修养都会产生晕轮效应。但是,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一个粗俗的举止,就会破坏你的全部好印象,而一个美好的举动则可使你倍增光辉。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与不认识的人打交道进行自我推销的时候。人们只能用点滴的了解来全面地概括你,所以你应该尽量暴露出你优秀的特质来,这样可以增强晕轮效应,强化别人对你的好印象。

(3)定型效应原则

生活中,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把人按年龄、性别、外貌、衣着、言谈、职业等外部特征归为各种类型,并认为每一类型的人有共同特点。在交往观察中,凡对象属一类,便用这一类人的共同特点去理解他们。在概括偏颇或忽略个体差异时,就会出现认知错觉。这种错觉称之为 定型效应

根据定型效应,良好的推销自己要注意自己扮演的角色,虽然都是推销自己,但形象可以是千差万别。不同的形象就会留给对方不同的印象。如果你推销化妆品,就要以美容师的形象出现。如果你推销服装,就以模特的形象出现。要想成功的推销自己,必须时时变换自己的角色,根据自己推销的目标和推销的对象来给自己的角色进行定型,以适应不同情景,达到推销的最终目的。

五、自我介绍时间注意事项:

(1)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2)切勿采用“背诵”口吻, 人力资源专家指出,自我介绍可以事前准备,也可以事前找些朋友做练习,但自我介绍应避免书面语言的严整与拘束,而应使用灵活的口头语进行组织。切忌以背诵朗读的口吻介绍自己,如果那样的话,对面试官来说,将是无法忍受的。自我介绍还要注意声线,尽量让声调听来流畅自然,充满自信。

(3)在自我介绍时每讲一个优势,要用一个案例做支撑。

(4)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5)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

(6)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7)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

(8)讲究态度, 态度要保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整体上讲求落落大方,笑容可掬。 充满信心和勇气,要敢于正视对方的双眼,显得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语气自然,语速正常,语音清晰。不要用生硬冷漠的语气、过快过慢的语速,或者含糊不清的语音,这都会严重影响自我介绍者的形象。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