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熵增定律来解释世界

654 阅读2分钟

熵增定律

名人语录:

薛定谔: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爱丁顿:熵增原则是自然界所有定律中至高无上的。

吴国盛:如果物理学只能留一条定律,我会留熵增定律。

熵增定律定义:

在一个孤立系统里,如果没有外力做功,其总混乱度(熵)会不断增大。

熵增的条件有两个: 封闭系统+无外力做功。

熵(Entropy),最早在186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 用以度量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

应用

用来解释内卷:

熵增绝妙的解释了内卷的逻辑:

内:孤立系统,无外力做功。

卷:无序混乱,简单重复,没有创新。

而打破内卷的方法也要从这这两方面入手,可以成为熵增的逆向过程:熵减。

用来解释自然界:

熵增定律解释了自然界的现象: 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比如说:破财是熵增,发财是熵减,熵减需要你高度做功,所以正常情况下多数人都是往破财方向积极进行的 。所以生命以负熵为食(生),就是割韭菜做巨蟒的过程。

用来解释个人发展:

记得我的妻子和我说过,“越是难受的东西,就越有可能是好的”。难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熵增的过程,学习很难受,睡觉很舒服;自律很难受,放纵很舒服。这都需要不断的从外界获取信息来减少自身的混乱性。 有人可能会说,生病也很难受啊? 虽然这不属于个人发展这个话题下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把他放在自然界背景下,弱肉强食,不也是熵减的过程吗?

熵增定律带来的启示:

宇宙和万物:恒星终将熄灭,万物终将消失,宇宙将变成一片死寂,沦为熵。

国家和企业:组织变得臃肿,缺乏效率和创新,最终走向衰败。

个人:安于懒散、难以坚持、难以自律,缺少自我管理。

本篇文章由一文多发平台ArtiPub自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