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一段时间学习了OKR并在小团队中试用了一个季度的时间,现在准备扩大推行范围,所以准备了一下相关的入门型内容以及一些实战感想和建议,正好拿来补下十一欠下的更新。
本文首先会介绍一下什么是OKR,还有OKR的作用,OKR如何实际应用最后再说一下实际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的感想。
什么是OKR
直观定义
OKR 是一款目标管理工具,它由 Objectives(目标)和 Key Results(关键结果)两部分构成。同时,OKR 也被称为“目标与关键结果工作法”,简称为“OKR 工作法”。OKR 是融合了一系列框架、方法和哲学后的产物,它起源于 Intel,发展于 Google。
简要历史
1954 年,“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写过一本传世经典《管理的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书中他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还设计了一种名为 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的缩写)的目标管理框架。
1971 年,Intel 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为了帮助公司从濒危的存储器公司转型为微处理器公司,在德鲁克的 MBO 框架基础上做了改良,让它更容易落地,并将新的目标管理方法命名为“iMBO”。的确,这一方法理解起来更轻松,操作也更容易。当时,Intel 有位聪明的工程师约翰·杜尔,他亲身经历并见证了 MBO 的落地过程。 离开 Intel 后,杜尔加入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可能为了便于向投后企业推广这套简便易用的目标管理工作法,杜尔将其命名为“OKR”。随后,杜尔开始向这些企业分享 OKR 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1999 年,杜尔将这套 OKR 带入自己投资的一家硅谷的小公司,这家公司由两位极客共同创办,他们分别是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没错!这家公司就是 Google。与此同时,杜尔也因为成功投资了 Google 等众多成功企业,被誉为“风险投资之王”。
其实,当时很少有人知道 Google 在用 OKR,直到 14 年后的 2013 年,Google Ventures(谷歌风投)合伙人瑞克·克劳在 YouTube 上发布了一段有关 OKR 的视频,随后 OKR 风靡全球。除 Intel 和 Google 两家公司以外,Oracle、Amazon、Facebook、Twitter、Adobe、LinkedIn 等公司也陆续成功落地了 OKR。
OKR为什么有用
说出来比在内心中演绎十遍都有用,而把内容变为不可轻易改动的印刷体效果更好。
- OKR正如黄勇在《黄勇的OKR实战笔记》所言,OKR利用了一种承诺的心理暗示。
- 其特殊的信息结构特征,既O可以让你看到方向KR又可以清晰的支出你的具体进度。
- 每个人花费了大量精力去思考O和KR之后本身就是对于你的成长是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 OKR的对齐,评估和回顾的过程让组织的目标和每个人的成长变得清晰可见,可以反过来促进团队文化。
OKR有什么用
对于组织:
- OKR可以让组织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和聚焦
- OKR可以是沟通更加透明
- OKR可以使激励更加有效
对于个人:
- OKR有助于你对齐组织的目标,避免陷入无效工作
- OKR帮助你知道你现在在哪,与之前的变化在哪里
OKR应该如何导入
基本过程
- 团队学习
- 管理者支持和OKR教练支持
- 培养团队文化
- 制定组织级年度OKR,
- 组织级OKR宣贯和讨论
- 制定个人年度OKR
- 细化个人季度OKR
- 讨论和对齐个人OKR
- OKR公布
- 月度OKR调整
- 季度OKR评估和回顾
- 年度OKR评估和回顾
OKR的示例
O目标:
- 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 推出最受欢迎的 iPhone 应用程序
- 比去年创造更多的收入
KR关键结果: - 市值达 1000 亿美元
- 在 App Store 上获得“精选”推荐
- 完成 10 笔超过 100 万美元的交易
实战感想
- 要想真正把OKR用起来真的是十分困难。有效的组织级OKR需要先确定团队的愿景,使命以及贯彻透明的团队文化,这些都是看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极难的事。
- OKR要想做的好需要强内驱力的团队文化作为土壤,同时OKR又能反过来促进团队文化的进步
参考
- 《黄勇的OKR实战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