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原理实战七:从编译角度认识作用域

909 阅读13分钟

之前的文章讲解了编译的基础以及如何用 Antlr 重构了脚本解释器(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哈),对编译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篇将进一步讲解作用域和生存期相关的知识。主要解决如下几方面问题:

  • 升级变量管理机制,实现函数功能;
  • 引入作用域机制,来保证变量的引用指向正确的变量定义;
  • 提升变量存储机制,不能只把变量和它的值简单地扔到一个 HashMap 里,要管理它的生存期,减少对内存的占用。

作用域生存期是计算机语言中更加基础的概念,可以帮我们深入地理解函数、块、闭包、面向对象、静态成员、本地变量和全局变量等概念。有助于我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

  • 闭包的机理到底是什么?
  • 为什么需要栈和堆两种机制来管理内存?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
  • 一个静态的内部类和普通的内部类有什么区别?

接下来我们一个个介绍啊

作用域(Scope)

作用域是指计算机语言中变量、函数、类等起作用的范围。一个变量的作用域是程序源代码中定义的这个变量的区域。 下面用JS 语言写了一个例子,在全局以及函数 fun1 中分别声明了 a 和 b 两个变量,这里我们在非严格模式下用var声明变量(用 let 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哦) ,然后在代码里对这些变量做了赋值操作:

/*
scope.js
测试作用域。
 */
var a = 1;
function fun1() {
  a = 2;
  b = 2;
  var a = 3;
  var b = a;
  console.log("inner", a, b);
}
var b = 4;
function testVar() {
  console.log("outter1", a, b);
  fun1();
  console.log("outter2", a, b);
  // 用本地变量覆盖全局变量
  var c = 5;
  var d = 5;
  console.log("outter3", c, d);

  // 块级作用域
  if (c > 0) {
    var c = 3; // 允许在块里覆盖外面的变量
    console.log("block1", c, d);
  } else {
    var c = 4;
    console.log("block2", c, d);
  }
  console.log("outter4", c, d);
}
testVar();

在chorme 中运行结果如下:

outter1 1 4
inner 3 3
outter2 1 4
outter3 5 5
block1 3 5
outter4 3 5

说到这里简单说下let 和 var 的区别

  • var声明的变量会被提升到其作用域的顶部,并使用 undefined 值对其进行初始化。
  • let声明的变量会被提升到其作用域的顶部,不会对值进行初始化。如果你尝试在声明前使用let变量,则会报Reference Error。

相关文章 严格模式与非严格模式的区别let、var、const 区别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

  • 变量的作用域有大有小,外部变量在函数内可以访问,而函数中的本地变量,只有本地才可以访问。
  • 变量的作用域,从声明以后开始。
  • 在函数里,用var声明变量时,我们可以声明跟外部变量相同名称的变量,这个时候就覆盖了外部变量。

另外,C 语言里还有块作用域的概念,块作用域就是用花括号包围的语句,if 和 else 后面就跟着这样的语句块。块作用域的特征跟函数作用域的特征相似,都可以访问外部变量,也可以用本地变量覆盖掉外部变量。

其实,各个语言在这方面的设计机制是不同的。比如,下面这段用 Java 写的代码里,我们用了一个 if 语句块,并且在 if 部分、else 部分和外部分别声明了一个变量 c:

/**
 * Scope.java
 * 测试 Java 的作用域
 */
public class Scope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1;
        int b = 2;
 
        if (a > 0){
            //int b = 3; // 不允许声明与外部变量同名的变量
            int c = 3;
        }
        else{
            int c = 4;   // 允许声明另一个 c,各有各的作用域
        }
        
        int c = 5;  // 这里也可以声明一个新的 c
    }
}

能看到,Java 的块作用域跟 C 语言的块作用域是不同的,它不允许块作用域里的变量覆盖外部变量。那么和 C、Java 写起来很像的 JavaScript 呢?来看一看下面这两段测试 JavaScript 作用域的代码分别的运行结果:

用var声明变量

var a = 5;
var b = 5;
console.log("1: a=%d b=%d", a, b);
 
if (a > 0) {
    a = 4;
    console.log("2: a=%d b=%d", a, b);
    var b = 3; // 看似声明了一个新变量,其实还是引用的外部变量
    console.log("3: a=%d b=%d", a, b);
}
else {
    var b = 4;
    console.log("4: a=%d b=%d", a, b);
}
 
console.log("5: a=%d b=%d", a, b);
 
for (var b = 0; b< 2; b++){  // 这里是否能声明一个新变量,用于 for 循环?
    console.log("6-%d: a=%d b=%d",b, a, b);
}
 
console.log("7: a=%d b=%d", a, b);

结果

1: a=5 b=5
2: a=4 b=5
3: a=4 b=3
5: a=4 b=3
6-0: a=4 b=0
6-1: a=4 b=1
7: a=4 b=2

用let声明变量

  let a = 5;
  let b = 5;
  console.log("1: a=%d b=%d", a, b);

  if (a > 0) {
    a = 4;
    console.log("2: a=%d b=%d", a, b); // 引用报错了,不能访问外部的b变量
    let b = 3;  // 不能进行变量提升
    console.log("3: a=%d b=%d", a, b);
  } else {
    let b = 4;
    console.log("4: a=%d b=%d", a, b);
  }

 ...同上面的例子

结果

1: a=5 b=5
VM1151:7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Cannot access 'b' before initialization
    at <anonymous>:7:36

可以看到 JavaScript 中 用var声明变量时 是没有块作用域的 。改用 let 声明就产生了块作用域 这也是 let var 声明变量的主要区别。

对比了三种语言的作用域特征之后,你是否发现原来看上去差不多的语法,内部机理却不同?这种不同其实是语义差别的一个例子。本篇所提及的很多内容都已经属于语义的范畴了,对作用域的分析就是语义分析的任务之一

了解了什么是作用域之后,我们再理解一下跟它紧密相关的生存期

生存期(Extent)

生存期 是变量可以访问的时间段,也就是从分配内存给它,到收回它的内存之间的时间。

从前面几个示例程序中,可以看到变量的生存期跟作用域是一致的。出了作用域,生存期也就结束了,变量所占用的内存也就被释放了。这是本地变量的标准特征,本地变量是用栈来管理的

也有一些情况,变量的生存期跟语法上的作用域不一致,比如在中申请的内存,退出作用域以后仍然会存在。

下面这段 C 语言的示例代码中,fun 函数返回了一个整数的指针。出了函数以后,本地变量 b 就消失了,这个指针所占用的内存(&b)就收回了,其中 &b 是取 b 的地址,这个地址是指向栈里的一小块空间,因为 b 是栈里申请的。在这个栈里的小空间里保存了一个地址,指向在堆里申请的内存。这块内存,也就是用来实际保存数值 2 的空间,并没有被收回,我们必须手动使用 free() 函数来收回。

// 引用自极客时间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 fun(){
    int * b = (int*)malloc(1*sizeof(int)); // 在堆中申请内存
    *b = 2;  // 给该地址赋值 2
   
    return b;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 p = fun();
    *p = 3;
 
    printf("after called fun: b=%lu *b=%d \n", (unsigned long)p, *p);
 
    free(p);
}

我们在来看下 Java中的情况, Java 的对象实例缺省情况下是在堆中生成的。下面的示例代码中,从一个方法中返回了对象的引用,我们可以基于这个引用继续修改对象的内容,这证明这个对象的内存并没有被释放:

// 引用自极客时间
public class Extent2{
 
    StringBuffer myMethod(){
        StringBuffer b = new StringBuffer(); // 在堆中生成对象实例
        b.append("Hello ");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b)); // 打印内存地址
        return b;  // 返回对象引用,本质是一个内存地址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Extent2 extent2 = new Extent2();
        StringBuffer c = extent2.myMethod(); // 获得对象引用
        System.out.println(c);
        c.append("World!");         // 修改内存中的内容
        System.out.println(c);
 
        // 跟在 myMethod() 中打印的值相同
        System.out.println(System.identityHashCode(c));
    }
}

因为 Java 对象所采用的内存超出了申请内存时所在的作用域,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自动收回。所以 Java 采用的是自动内存管理机制,也就是垃圾回收机制。

对于JavaScript变量存储的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传送门

为什么说作用域和生存期是计算机语言更加基础的概念呢?因为它们对应到了运行时的内存管理的基本机制。虽然各门语言设计上的特性是不同的,但在运行期的机制都很相似,比如都会用到栈和堆来做内存管理。

如何实现作用域和栈?

在之前的 文章提到过在处理变量赋值的时候,可以把变量存在一个哈希表里,用变量名去引用,就像下面这样:

   public class SimpleScript {
    private HashMap<String, Integer> variables = new HashMap<String, Integer>();
    ...
}

但如果变量存在多个作用域,这样做就不行了。这时,我们就要设计一个数据结构,区分不同变量的作用域。分析前面的代码,你可以看到作用域是一个树状的结构: 如何实现作用域和栈

面向对象的语言不太相同,它不是一棵树,是一片树林,每个类对应一棵树,所以它也没有全局变量。

注意:javascript是基于对象的语言,因为它没有提供象抽象、继承、重载等有关面向对象语言的许多功能。只是把复杂对象统一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还算强大的对象系统。

下面是用Java语法设计的作用域,划分了三种作用域,分别是块作用域(Block)、函数作用域(Function)和类作用域(Class)

// 编译过程中产生的变量、函数、类、块,都被称作符号
public abstract class Symbol {
    // 符号的名称
    protected String name = null;
 
    // 所属作用域
    protected Scope enclosingScope = null;
 
    // 可见性,比如 public 还是 private
    protected int visibility = 0;
 
    //Symbol 关联的 AST 节点
    protected ParserRuleContext ctx = null;
}
// 作用域
public abstract class Scope extends Symbol{
    // 该 Scope 中的成员,包括变量、方法、类等。
    protected List<Symbol> symbols = new LinkedList<Symbol>();
}
// 块作用域
public class BlockScope extends Scope{
    ...
}
// 函数作用域
public class Function extends Scope implements FunctionType{
    ...  
} 
// 类作用域
public class Class extends Scope implements Type{
    ...
}

在解释执行 AST 的时候,需要建立起作用域的树结构对作用域的分析过程是语义分析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并不是有了 AST,我们马上就可以运行它,在运行之前,我们还要做语义分析,比如对作用域做分析,让每个变量都能做正确的引用,这样才能正确地执行这个程序。

再来看下 scope.js 执行过程中,各个变量的生存期表现:

  • 进入程序,全局变量逐一生效;
  • 进入 testVar 函数,testVar 函数里的变量顺序生效;
  • 进入 fun1 函数,fun1 函数里的变量顺序生效;
  • 退出 fun1 函数,fun1 函数里的变量失效;
  • 进入 if 语句块,if 语句块里的变量顺序生效;
  • 退出 if 语句块,if 语句块里的变量失效;
  • 退出 testVar 函数,testVar 函数里的变量失效;
  • 退出程序,全局变量失效。 下面是运行过程中栈的变化: 运行过程中栈的变化

代码执行时进入和退出一个个作用域的过程,可以用栈来实现。每进入一个作用域,就往栈里压入一个数据结构,这个数据结构叫做栈桢(Stack Frame)。栈桢能够保存当前作用域的所有本地变量的值,当退出这个作用域的时候,这个栈桢就被弹出,里面的变量也就失效了。

栈的机制能够有效地使用内存,变量超出作用域的时候,就没有用了,就可以从内存中丢弃。用下面的数据结构来表示栈和栈桢,其中的 PlayObject 通过一个 HashMap 来保存各个变量的值:

// 栈
private Stack<StackFrame> stack = new Stack<StackFrame>();
 
// 栈桢
public class StackFrame {
    // 该 frame 所对应的 scope
    Scope scope = null;
 
    //enclosingScope 所对应的 frame
    StackFrame parentFrame = null;
 
    // 实际存放变量的地方
    PlayObject object = null;
}
 
public class PlayObject {
    // 成员变量
    protected Map<Variable, Object> fields = new HashMap<Variable, Object>();
}

目前,只是在概念上模仿栈桢,当我们用 Java 语言实现的时候,PlayObject 对象是存放在堆里的,Java 的所有对象都是存放在堆里的,只有基础数据类型,比如 int 和对象引用是放在栈里的。JavaScript中变量存储机制也是类似的,可以参看:JavaScript中 变量到底是存储在栈还是堆上呢?

要注意的是,栈的结构和 Scope 的树状结构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栈里的上一级栈桢,不一定是 Scope 的父节点。要访问上一级 Scope 中的变量数据,要顺着栈桢的 parentFrame 去找。我在上图中展现了这种情况,在调用 fun1 函数的时候,栈里一共有三个栈桢:全局栈桢、testVar 函数栈桢和 fun1 函数栈桢,其中 testVar 函数栈桢的 parentFrame 和 fun1 函数栈桢的 parentFrame 都是全局栈桢。

实现块作用域

目前已经做好了作用域和栈,在这之后,就能实现很多功能了,比如让 if 语句和 for 循环语句使用块作用域和本地变量。以 for 语句为例,visit 方法里首先为它生成一个栈桢,并加入到栈中,运行完毕之后,再从栈里弹出:

BlockScope scope = (BlockScope) cr.node2Scope.get(ctx);  // 获得 Scope
StackFrame frame = new StackFrame(scope);  // 创建一个栈桢
pushStack(frame);    // 加入栈中
 ...
// 运行完毕,弹出栈
stack.pop();

当我们在代码中需要获取某个变量的值的时候,首先在当前桢中寻找。找不到的话,就到上一级作用域对应的桢中去找:

StackFrame f = stack.peek();       // 获取栈顶的桢
PlayObject valueContainer = null;
while (f != null) {
    // 看变量是否属于当前栈桢里
    if (f.scope.containsSymbol(variable)){ 
        valueContainer = f.object;
        break;
    }
    // 从上一级 scope 对应的栈桢里去找  
    f = f.parentFrame;
}

运行下面的代码,会看到在执行完 for 循环以后仍然可以声明另一个变量 i,跟 for 循环中的 i 互不影响,这证明它们确实属于不同的作用域:

  script = "int age = 44; for(int i = 0;i<10;i++) { age = age + 2;} int i = 8;";

实现函数功能

先来看一下与函数有关的语法:

// 函数声明
functionDeclaration
    : typeTypeOrVoid? IDENTIFIER formalParameters ('[' ']')*
      functionBody
    ;
// 函数体
functionBody
    : block
    | ';'
    ;
// 类型或 void
typeTypeOrVoid
    : typeType
    | VOID
    ;
// 函数所有参数
formalParameters
    : '(' formalParameterList? ')'
    ;
// 参数列表
formalParameterList
    : formalParameter (',' formalParameter)* (',' lastFormalParameter)?
    | lastFormalParameter
    ;
// 单个参数
formalParameter
    : variableModifier* typeType variableDeclaratorId
    ;
// 可变参数数量情况下,最后一个参数
lastFormalParameter
    : variableModifier* typeType '...' variableDeclaratorId
    ;
// 函数调用    
functionCall
    : IDENTIFIER '(' expressionList? ')'
    | THIS '(' expressionList? ')'
    | SUPER '(' expressionList? ')'
    ;

在函数里还要考虑一个额外的因素:参数。在函数内部,参数变量跟普通的本地变量在使用时没什么不同,在运行期,它们也像本地变量一样,保存在栈桢里。

设计一个对象来代表函数的定义,它包括参数列表和返回值的类型:

public class Function extends Scope implements FunctionType{
    // 参数
    protected List<Variable> parameters = new LinkedList<Variable>();
 
    // 返回值
    protected Type returnType = null;
    
    ...
}

在调用函数时,我们实际上做了三步工作:

  1. 建立一个栈桢;
  2. 计算所有参数的值,并放入栈桢;
  3. 执行函数声明中的函数体。

相关代码如下:

// 函数声明的 AST 节点
FunctionDeclarationContext functionCode = (FunctionDeclarationContext) function.ctx;
 
// 创建栈桢
functionObject = new FunctionObject(function);
StackFrame functionFrame = new StackFrame(functionObject);
 
// 计算实参的值
List<Object> paramValues = new LinkedList<Object>();
if (ctx.expressionList() != null) {
    for (ExpressionContext exp : ctx.expressionList().expression()) {
        Object value = visitExpression(exp);
        if (value instanceof LValue) {
            value = ((LValue) value).getValue();
        }
        paramValues.add(value);
    }
}
 
// 根据形参的名称,在栈桢中添加变量
if (functionCode.formalParameters().formalParameterList() != null) {
    for (int i = 0; i < functionCode.formalParameters().formalParameterList().formalParameter().size(); i++) {
        FormalParameterContext param = functionCode.formalParameters().formalParameterList().formalParameter(i);
        LValue lValue = (LValue) visitVariableDeclaratorId(param.variableDeclaratorId());
        lValue.setValue(paramValues.get(i));
    }
}
 
// 调用方法体
rtn = visitFunctionDeclaration(functionCode);
 
// 运行完毕,弹出栈
stack.pop();

综上实现了块作用域和函数,以及探究了计算机语言的两个底层概念:作用域和生存期

  • 对作用域的分析是语义分析的一项工作。Antlr 能够完成很多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工作,但语义分析工作需要我们自己做。
  • 变量的生存期涉及运行期的内存管理,也引出了栈桢和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