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早就听过这本书,也早就加入到了购物车,但直到 2 周前买了并读完。我也工作这么多年了,很认同软技能的说法,也有些软技能的思考,所以书中的很多内容我都感同深受,但也有很多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内容很多,提到了职场、自我营销、学习、生产力、理财、健身、精神这些方面的事情。这确实也是和程序员息息相关的一些话题。我建议每一位程序员,都应该把这本书翻看一下,不用太仔细阅读,看一看目录也好。
本书作者是一位程序员,还是创业者和培训讲师,还是一位房地产投资者,业余做过模特、健身相关的事情。相比于普通程序员来说,可谓是经历丰富。
下面记录一些对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话题。
关于职业生涯
工作是属于公司的,而职业生涯确实属于你自己的。
公司只会考虑如何让你产出劳动,不会关注你的职业生涯发展,毕竟你在一家公司也就呆几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所以,自己的职业生涯还得自己多去考虑,否则你就只能走公司规划给你的路:干好今天的活。
职业生涯并不是一直干程序员,一直写程序,而是你要规划自己讲成为什么样子的人才,要产出什么样的价值。
关于专业化
不要按照技术栈来划分专业,要按一个业务领域。如作者说的: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专攻打印机驱动软件和打印语言开发的工程师”,而不是一个“C# 工程师”或者“java 工程师”,这样划分太宽泛了。
对于前端程序员来说,不要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前端工程师”,甚至“vue 工程师”、“小程序工程师”,要去尽快寻找自己的业务领域。例如,我自己目前在研究富文本编辑器领域,并带领做开源项目 wangEditor 。
要明白,框架服务于技术,技术服务于业务,价值和收入都是因业务产出。所以,一定要以业务为目标导向,而不是纯粹以技术为目标,哪怕是做开源项目。
让自己成为专家,专注于一类客户。有些人可能会担心:这样会不会因为招聘机会变少了,而让自己找工作困难啊?—— 完全不用担心。
- 等你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或者小有所成,工作会专门找你的。漫天遍地的猎头可不是吃干饭的,你只要有文章、博客、知乎的高质量输出,他们肯定能找到你。
- 在你成为专家之前,你也不会因此就失业,你还是靠你的技术能力,该咋工作咋工作。
【题外话】我就不太信任那些什么都懂的人。像 樊D ,我都戏称他为“樊大明白”,就没有他不会,啥啥的都说教一番,而且惊喜的是,他说的我还都能秒懂。第一,我不信他那么厉害,啥都懂;第二,我不信自己那么厉害,啥都能听完秒懂。
自我营销
自我营销的正确方式,是为他人提供价值。
技术人员,往往不屑于、或者羞于“营销”这个词,以为影响就是做广告,其实不然,要改变这个想法。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公司,而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产品 + 营销。没有营销,产品再好也卖不出去,或者卖不上好价格。
程序员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方式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博客、视频自媒体、开源。其中博客最简单,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写文章了。
书中提到的打造自己品牌的注意事项:
- 品牌要有视觉符合,即 logo
- 品牌要有曝光度,定时产出内容和话题
- 关注一个细分市场,否则将被淹没于大众流量当中
- 合适的时候,给品牌注册商标
如何让自己的博客有流量?
首先,你应该找一个正确的博客网站,就像卖菜就要去菜市场,卖肉就是生鲜市场。
其次,你要尽量产出高质量的内容,经过自己思考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内容,不要水文。一篇高质量的博客,顶过 10 篇甚至 100 篇普通博客。所以,写博客不要怕花时间。我曾经跟别人说过:读者在你博客上花费的总时间,和你在博客投入的时间是成比例的。
最后,坚持输出,至少至少也要 1 个月产出一篇。不要以自己加班忙为借口,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加班忙,那你未来就会一直加班 —— 因为你一直没变。
新人写博客,最开始不会有太多流量,书中提到两个方式:
- 分享到社区,或者提交给知名的博客网站和公众号。
- 找到一些流量大的博客,去认真评论,产出优质评论,加入自己博客的链接,吸引该博客的读者来看自己。
但就我们国内的博客网站,你只要产出高质量的博客内容,会很容易被推到网站首页,会有流量的。
如何晋升
当一个人的权利和级别,满足不了他负责的职责时,他就需要晋升了。
首先,你应该比较喜欢当前的工作环境,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领导同事,不说喜欢至少不讨厌。如果你看谁都觉得恶心,做啥都提不起兴趣,完全为了挣钱还房贷撑着,那估计不太好晋升。
去主动承担更多责任
要积极、主动、热情的投入工作,并且主动去承担更多责任。一件事如果没有人做,你应该主动认领,而不是躲起来。例如,我之前就利用自己 PMP 的优势,主动承担起项目的站会、周会、计划制定、进度跟踪等项目管理工作。时间久了,这件事儿就是我的了,大家也都会默认来找我。做的事儿多了,晋升也就顺其自然了。
要解决公司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专心钻研技术。晋升评审的是 战功 + 武功,前者占比更大。所以,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这种情况,A B 两个人同时晋升,A 技术不好反而成功了。此时你不要第一时间愤愤不平,而是想一想 A 对于公司的价值。
总之,要让领导去依赖自己,感觉没我不行。这叫做“上级管理”,领导管着你,同时你也应该管着他。当然这里不是说要用一些非公司业务范围之内的方式。
引人注目
做了贡献,就得让领导知道,否则这么多人,领导怎么记得你呢?所以,要定期把自己的工作给老板展示一下,刷新一下存在感,这也算是一种营销。当然,我们要以合理的方式,合理的展示。
第一,写周报,每周汇报工作。不仅仅要汇报自己的工作,还要主动去承担自己方向的工作汇总(前提是这块没人做,否则你就抢别人饭碗了)。任何一个领导,都希望时刻掌握自己成员、项目的工作状况和进度,所以你尽管写。
PS:插播一句。发现很多人不喜欢写周报,感觉是形式主义,感觉是领导监督他们的工作。这就是还没认清职场和管理的本质,职场经验不足。
第二,做团队内部的技术分享。这是领导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他们都希望自己团队内部能活跃分享,活跃沟通,有技术氛围。
如何“重获自由” - 自由职业
自由职业貌似对于程序员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天天加班,所以很羡慕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来告诉你,是很自由,但没有那么自在。
要想自由职业,那肯定得有事情干,例如自己开工作室、做外包、做自媒体等。当然,你如果转行不做技术了,那就不适合本文了。
而这些事情,不应该是你啥时候离职了,才开始干。如果你想要顺利的进入到自由职业,就应该先一边工作一边兼职做,或者开始找兼职做。没有副业,基本是无法实现自由职业的。
做兼职、做副业,会累一些。不过也不要担心会很累。因为你虽然加班,但在公司里的有效工作时间并不多,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最后注意,你副业或者兼职要做的事情,不要盲目的做,不要闭门造车、自以为是,一定要做市场调研。你以为很合理的、甚至对自己帮助很大的事情,不一定是大众需要的。你要学会寻找大众的痛点和需求,而不是小众的。
关于写书
可以考虑写书,写书能提高自己的社区知名度。但不要指望写书挣多少钱,除非你恰巧出版了一门热门书籍,这概率很低。
写书花费的精力非常多,耗时较长。如果真的要写,不要选择更新换代快的话题。例如当年的《vue 权威指南》,基于 vue1.x 写着写着,还没写完呢 vue2.0 发布了……
写书之前好好写博客,博客流量高了自然会有出版社找你。我这里还有好几个出版社的微信,如果你自信可以出书,也可以找我推荐,在此留言即可。
十步学习法
如何有效的自学一门新技术,书中作者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之谈“十步学习法”。
前 6 步,只做一次
- 了解全局
- 确定范围
- 定义目标
- 寻找资源
- 创建学习计划
- 筛选资源
后 4 步,循环往复
- 开始学习,浅尝辄止
- 动手操作,边学边玩
- 全面掌握,学以致用
- 乐为人师,融会贯通
我读完之后,感觉这 10 步其实还挺啰嗦的,看完我都记不住是哪十步。但总结归纳重点在于:
- 学习不盲目,全面调研,有范围、体系
- 有目标,有计划,有执行力
- 学以致用
- 分享、输出很重要,能把别人讲明白,自己也就明白了
专注工作
不专注,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拿起手机来就能刷半天。我感觉这个不太好彻底解决,只能慢慢自己克服,例如把你手记上的抖音卸载掉。我手机上就没有抖音,也没有游戏。
特别是自由职业,专注一个很大的障碍,完全靠自觉。所以,上文说先兼职做,也是考察和锻炼自己的专注度。否则,如果直接辞职,你不一定真的能专注做一件事。
书中提到的番茄工作法,可以作为参考。它规定像上课一样规律、专心。每 30min 一个番茄周期,工作 25min ,休息 5min 。每 4 个番茄周期,休息 15min 。
关于薪酬谈判
薪酬是需要谈判的,不是公司给你多少,你就只能接受。
薪酬谈判也是一项技能。如果你突然发现身边的某同事,跟你能力差不多,但是薪资比你高很多,那也许是人家薪酬谈判的好,你不要心里不平衡。
薪酬谈判的重点,还是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多面试几家公司,多拿几个 offer ,或者找大佬给你内推,这都是薪酬谈判的有利条件。
注意,千万不要先出价。不用找任何理由,直接说“不”就可以。当然如果你确定自己完全处于下风,没有实力去谈判,那就没办法了。
书中提到,拿到 offer 时,打算去的时候,还可以再继续谈一次薪酬。由于公司已经为了你而付出了很多成本(沉默成本),他宁愿再多给你一些,也不愿意放弃,再重新寻找新人。 这种方式我没有试过,总感觉有点不太好,也许美国人思维和咱们不太一样。大家算作一个参考吧。
关于创业
现在国内有大众创业的环境。我从 2020 年春天辞职之后,没找工作,很多朋友以为我自己创业去了。
书中不太建议创业,也不建议一毕业就去创业公司,因为总体来看,创业者成功的概率非常低。
我认同作者的观点,除非有非常好的机会,否则我不会自己去创业。因为我觉得能让我创业成功的事情,只可遇不可求。
关于程序员的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相比于自由职业,是一个更大的目标和诱惑。
书中作者提到,他 33 岁就已经财务自由,我还以为他创业被收购了呢。结果不是,他说的财务自由,不是像退休了一样,天天在河边钓鱼,或者天天周游世界。而是指,你不用为了钱而做一些自己很不喜欢的事情。这一点我还是很认同的。
毕竟,我们都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如果每天你只是消费,而不产生价值,是不会快乐的。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记得我上大一时英语老师告诉我们 Work hard and enjoy your life ,两者缺一不可。
关于健身
注意你的颈椎、腰,当然还有头发。即便是你刚毕业,也要开始注意了。
我自己最近这半年多,经常下午去跑步半小时,至少感觉颈椎、肩膀比之前好多了。所以无论什么形式吧,让自己多活动,让你的屁股离开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