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 北京土著
- 房车两孩
- 39岁(超过35岁程序员下岗的年龄4岁)
我这个岁数按照winter老师的说法是应该对技术没啥兴趣,应该找些花钱多而且没有技术含量的爱好干干。比如 生态摄影拿个大炮打鸟。
但是我也认识很多老程序员比如一位59岁开发IOS的程序猿。
搞工具类App风生水起。
35岁靠技术转型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提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我的转型之路也是这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0年大型项目经验的老Java程序员的从头再来
-
05年毕业 十年以上对日金融证券业项目管理经验(711电商、瑞穗银行、野村证券)。也有一段时间的海外工作经历。
-
主攻技术是Java - 我们用的比较老 Jboss、Struts1.0 这些
-
随着国力日益强盛,原来的工作基本已经没有太大优势。随着我一个月内三下济南把自己手中的一个项目迁移过去。感觉自己也应该到了转型的时候。虽然公司觉得我技术不错,公司无论如何发展都愿意带着我。但是我觉得既然转行就彻底一些。
-
这算是走到头了吧,远大的目标是什么呢? 靠技术挣钱💰 远大吧😝
MDD - 面向工资编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年三换工作 - 脚踩大数据泡沫
既然要换个地方搬砖,就要找个最有技术含量的地方。五年前最有潜力的就是大数据和App开发。其实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前端是何物。既然要建立起技术的围墙我首先选择的就是大数据。
这里面有人会问不是BAT也用Java吗?你为什么不去呢。首先对于一个技术人员真的没必要局限语言这种东西。而且目前流行的语言全部都是类C型语言 + 函数式风格。找到能最大化体现价值的地方就好了。做了十年大型项目百人以上的居多,实在想搞点小而美的东西。螺丝钉坐久了,四肢会退化的。最主要的思想退化。
那个时候人人提大数据,各种大数据概念公司。其实能产生双赢局面的几乎为零。是不是自己的公司是个个例呢。那个时候一有时间就听人家讲座分享,吹牛的居多,一谈到做了什么就马上默然了。其实大数据如果数据量不超过5TB以上很少能发挥优势。一个列式数据库就搞定。全是搞概念。真正的应用场景没那么多。
只有双赢才能持久,炒概念的事我真的做不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遇见Angular 遇见前端
事情是这样的公司,公司要开发一个App,有人给我推荐了一个项目作为参考在这个网站上面。
那个时候我真的不知道js世界中已经工程化到如此程度。很快上手。 配合ionic公司的第一个App我大概只用了一个月就上线了。这个时候我的团队中都是Java程序员没有前端呀,还有一个切图妹子。
那个时候angular作为一个mvvm框架,可以说极大的提高了研发效率。SPA应用体验极佳。配合ionic可以很快的让团队无需专职app原生程序员就可以开发App应用。
终于找到双赢的方向了。至少我能快速的编写出优秀的App来。
很快我们公司老板,投资了另外一家创业公司。一开始并没有让我负责,奈何他们的研发效率,没法和我比呀。所以老板一纸调令让我做创业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那时候我们租用了望京soho的半层作为公司总部。
凭借着Java多年的项目管理经验。我很快的将Java和Angular融合完成了一套高效的全平台解决方案。带着小伙伴们日夜奋战。那时候项目进度都是以周来计数,比如下周上微信端再下周上App商城。
但是创业这个事真的不是你技术实现没问题,就可以由于业务方向等原因公司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通过这个项目我的前端这条路我是上道了。也凭借着前端切入到收入最丰厚的互联网领域。
2019年进入教育行业
很偶然的机会有人问我要不要试试叫讲课呀。我其实一直很感兴趣。
为啥,分享知识是一个具备放大器效应的工作。
✌️我要Get这个技能✌️。MDD - 面向工资编程
要想切入一个新领域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停掉手里的活
走起🏃
2020 疫情中的低开
一月份的公司冲刺刚刚结束,提前两周放假准备在家陪陪孩子,开始我的滑雪季。突然一个小道消息渐渐变成一个大道消息,然后是CCTV。你懂的是疫情。 然后整个春节就在家中度过。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小度小度 播放新闻。然后
就是长达10分钟的疫情联播
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开始系统性整理了前端异常监控。算是从休息的状态中走出来。整个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
从0到1搭建前端异常监控系统(Vue + Webpack + Node.js + Egg.js + Jest)
成为Vue3的代码贡献者
其实从19年就开始关注Vue3了,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要参加一下。
- Vue3新特性一篇搞懂
- 尝鲜Vue3之一:浏览器中如何断点调试Vue3 源码
- 尝鲜Vue3之二:最重要的变化CompositionApi
- 尝鲜Vue3之三:CompositionAPI小结和包装对象
- 尝鲜Vue3之四:如何运行Jest单元测试
- 尝鲜Vue3之五:源码结构
- 尝鲜Vue3之六:响应式原理的革新 - Vue2、Vue3实现对比
一直到winter大神给我们指点,既然课上都在手写源码,你们也可以给Vue3做一些实质性的贡献。
然后就是艰难的历程,首先你要catch up上别人的代码进度,然后找到合适自己的issue或者todo然后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但是还是完成了。我觉得能提交那几行代码真的不算什么。主要是提交PR是对自己技术的一种鞭策。
作为一个搞教育的我也第一时间分享了 我的经验
造一个最好的实战项目 - Element3
这个是我们小组的功劳,我只是提供了一小部分。
想搞好高级前端教学,大家都说要实战,如何创造一个更好的实战项目是个难题。
既然实战一定要拿枪上战场。
随着Vue3的推出,最流行的element居然迟迟没有适配3.0的计划。我们决定尝试一下。最少也是一次实战演练。
大圣老师前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规范的Fork了element代码仓库。
我首先开发了几个简单的组件,主要是感受一下,然后开始编写入门教程。我希望让所有的学员都能够有机会参加一次这个实战项目。
目前element3还有很多提交机会 欢迎大家参与。具体可以看文章
后面我会让所有人都可以搭建想Element3一样的组件库。
资料还在整理中。
天天造轮子
这个项目也很有趣,是我主导的 ,主要为了解决两个个问题:
- 面试时候怕手写代码,想联系但是没有很好的练习舞台
- 经典框架比如Redux可能是某几个设计模式的组合但是没有机会系统拆解
这个项目在是创立的时候我就坚持完全使用TDD的形式创建,也就是说每一段代码都有明确的验证标准。大家很方便进行练习。
- 有验证标准
- 有文章指导
- 有视频指导
后面我已经和很多大厂工作的小伙伴说好了会就这个主题进行分享。
2021年计划
- 完成【天天造轮子】项目
- 主流框架拆解
- 设计模式
- 主流算法
- 开发一个在线手敲代码的练习平台
- 同步讲解
- 碎片时间
- 刻意练习
- 完成语雀电子书【Node.js与前端架构实践】
- Element3组件库工程化实战
- Spress静态网站生成器工程化实战 - 基于Vue3 SSR
- Element3-admin工程化实战
- Github China Top100
- 掘金Lv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