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单资源最短路径与两点间最短路径

1,944 阅读7分钟

最短路径分为单资源最短路径两点间最短路径,其分别采用Dijkstra(迪杰斯特拉)、Floyd(弗洛伊德)算法来实现。

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

即:一个顶点到其他任意顶点的最短距离

如下图所示,为A、B、C、D、E之间的路径图

使用Dijkstra算法若想求出他们之间的最短路径,需要找到该顶点到其他顶点中距离最短的,然后该“最短顶点”(最短边),不停的更新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距离,然后加入新的“最短顶点”,在更新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距离,知道最后,即求出该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

注意:通过上述步骤,是不是感觉有点像最小生成树的prim(普里姆算法)的求解过程呢

案例流程

下面就以A节点为例,求出到其他节点的最短路径

1.首先,先假设A点到其他点的直线距离为最短路径,A加入到集合N中(下次不再对其更新最短),默认如下

2.对比A节点到其他节点之间的路径,取最短,这里为A-B,将B加入到集合N中;并且从B点开始对比到集合N外的其他顶点的距离,如果(A-B边) 与 (B到其他顶点) 距离只和小于 A顶点距离直接其他顶点距离,那么更新最短距离为B到其他顶点距离 + (A-B)距离之和,如下所示

3.上一轮,通过B更新到其他顶点距离的过程,可以顺道将B点到其他顶点之间的最短的一边找到,为B-C,将C加入集合N中,此时任和步骤2一样,对比c到N集合外的顶点距离,与之前更新过的最短距离进行对比,如果更短则更新距离和上一个节点(此时集合外只剩下D、E),否则不变,结果如下所示

4.通过上一轮,通过C更新到其他顶点距离的过程,找到C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边,为C-E,将E加入集合N中,此时和步骤2、3一样,对比E到N集合外的顶点距离,与之前更新过的最短距离进行对比,如果更短则更新距离和上一个节点(此时集合外只剩下D了),结果如下所示

5.此时到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已经更新完毕了,则这个结果即为单资源最短路径了

由于上面结果保存的为目的节点和上一个节点,其实如果想寻找全路径,那么只需要通过preNode一直向前,直到preNode为A即可,然后从前向后遍历即为完整路径了

代码实现

一、代码实现跟前面的案例很像,

先声明保存结果的边集数组

typedef struct {
    int preNode; //上一个节点
    int node; //目的节点
    int weight; //路径长度或者权值
} LSLineNode; //临边数组基本结构,只不过先、后用名字,在这里使用更为直白

单资源最短路径实现步骤如下:

1.声明到其他路径最短边距离为min,其顶点索引为m,结果数组为nodes,是否已经作为最短路径集合flag

2.找到指定顶点V,到其他顶点中最小的边,保存路径到集合nodes中,作为默认结果,并且记录最小值和和其索引

3.将顶点V和最小顶点m,标记为1,意思是加入了集合N

4.开始遍历

5.如果在flag为1(在集合N内),continue跳过进入下一轮,否则进行下一步

6.从最小顶点开始加上距离其他顶点的距离,查看其和是否比前面求出的最短路径更短,如果更短则更新值和preNode,否则不更新;并且找出此过程最短边,找出最小顶点,以便后续使用

7.更新最小顶点,最短边初始为最大值,以便以下一轮更新最短路径,将最小顶点flag标记为1

8.变量自增,进入下一轮步骤5,直到循环结束,即:所有顶点都加入集合N中

//迪杰斯特拉算法来解决,找到最短边,在通过最短边更新其他的最短边,依次递推,最短路径点从默认集合N,到最短路径集合S,逐步更新,与prim算法很像
void showSingleMinShortPathByDijkstra(int v) {
    v--; //这里按照索引用,减1来对应
    int m = 0, min = MAXINT;
    int flag[N] = {0};//标志数组,标识顶点是否已经加入进去了
    LSLineNode nodes[N]; //保存结果数组(从指定顶点v到顶点N的路径信息)
    
    //给予结果数组初值,并找出最小的边
    for (int i = 0; i < N; i++) {
        nodes[i].weight = linesList[v][i];
        nodes[i].node = i;
        nodes[i].preNode = v;
        if (nodes[i].weight < min) {
            m = i;
            min = nodes[i].weight;
        }
    }
    
    flag[v] = 1; //默认资源边已经加入
    flag[m] = 1; //将最小的边放入S(flag)集合,置标志位即可
    min = MAXINT; //初始化最大值,用于更新最小值
    for (int i = 0; i < N; i++) {
        int temM = 0; //保存m的更新的最小是值,用于下一轮更新最短路径,避免m在此次循环被覆盖
        for (int j = 0; j < N; j++) {
            //已经加入S集合的点不做处理
            if (flag[j] != 0) continue;
            //开始加入新的节点进行尝试,是否存在最短路径,然后逐步迭代
            if (nodes[m].weight + linesList[m][j] < nodes[j].weight) {
                nodes[j].preNode = m;
                nodes[j].weight = nodes[m].weight + linesList[m][j];
            }
            if (nodes[j].weight < min) {
                temM = j;
                min = nodes[j].weight;
            }
        }
        m = temM;
        flag[m] = 1;
        min = MAXINT;
    }
    //此时的LSLineNode nodes即为最短路径
    printResult(nodes, v);
}

二、上面获取到的结果,会发现有preNode,无法直接获取指定顶点到其他顶点的完成路径

由于存在preNode,即上个节点,可以通过循环查找,直到preNode为指定顶点为止,然后正序遍历直到当前顶点即可

//最短路径的获取方式通过查找preNode来查找经过路径,为0时结束,打印出来即可
void printResult(LSLineNode *nodes, int v) {
    printf("\n迪杰斯特拉:\n");
    for (int i = 0; i < N; i++) {
        int result[N] = {nodes[i].node + 1, 0};
        int j = i, k = 1;
        if (i != v) {
            while (nodes[j].preNode != v) {
                result[k++] = nodes[j].preNode + 1;
                j = nodes[j].preNode;
            }
        }
        result[k] = v + 1;
        for (; k >= 0; k--) {
            printf("%d%s", result[k], k == 0 ? " ":"->");
        }
        printf(": %d \n", nodes[i].weight);
    }
}

弗洛伊德(Floyd)

即:任意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单资源最短路径为其结果子集

因此求两点间最短路径过程和单资源最短路径很相似,这里只需要不停引入一个个顶点,以此为中间节点,类似单资源最短路径,不停的更新其他所有顶点距离即可,更新过程用矩阵的方式储存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并且以矩阵的方式储存preNode即可(当然也可以像单资源最短路径似的,采用新边集数组基础结构保存),如下图所示

深刻理解了单资源最短路径后,此过程将会非常简单,参考上图,这里实际使用的是索引0、1、2、3、4,没有A、B、C、D、E:实际使用矩阵图如下所示,且preNode路径图,指向自己或者没有路径的都标记为-1,标识都表示没有更短路径,直接取当前索引和即可

参考上面的索引图,下面为实现步骤逻辑:

1.声明preNode二维矩阵paths 和 最短路径权值矩阵lines,系统给定的默认直接路径的邻接矩阵为linesList

2.根据系统给定的邻接矩阵linesList,将对应位置的paths和lines分别赋值,其中preNode则为横向索引,如果顶点到自己或者无路径(权值为0或者∞),则这里preNode赋值为-1,lines的权值直接从邻接矩阵拷贝过来即可

3.引入顶点m(默认第一个顶点), 从第m个顶点开始执行循环流程

4.通过引入的顶点m,将其作为中间点(最小点),对顶点i到其他顶点距离进行优化

5.通过顶点i到m点距离与m点到其他顶点距离之和,与顶点直接到其他顶点的距离对比(同单资源一致),如果距离更短,则更新距离和preNode,否则不更新

6.重复步骤五,切换下一个顶点,即i++, 通过引入的顶点m,对其他顶点进行调整,即返回步骤5,继续向后执行

7.通过引入的顶点m,更新完毕其余节点距离后,接着引入下一个顶点(m+1),继续调整到其他顶点的距离,重复步骤5

8.引入顶点m已经到达最后一个顶点,直接结束,两点间最小路径已经生成

代码如下:

void showDoubleMinShortPathByFloyd(int start, int end) {
    int paths[N][N]; //用于表示上一个路径的索引,为零则没有优化
    int lines[N][N];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lines[i][j] = linesList[i][j];
            if (i != j && lines[i][j] < MAXINT) {
                paths[i][j] = i; //保存i-j点经过的路径i, 结果则可以表示为i->j
            }else {
                paths[i][j] = -1;
            }

        }
    }
    //通过动态规划来求出每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在每个点中添加一个顶点,查看是否总长小于直接长度,小于则替换,那么替换完成之后则就是最短路径
    for (int k = 0; k < N; k++) {
        //ij表示的是对应顶点坐标,k表示的新加入的索引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if (lines[i][k] + lines[k][j] < lines[i][j]) {
                    lines[i][j] = lines[i][k] + lines[k][j];
                    paths[i][j] = k; //记录优化过的路径(从1开始,-1未优化过)
                }
            }
        }
    }
}

void printPath(int lines[N][N], int paths[N][N], int start, int end) {
    //那么最短路径的长度则为
    printf("\n弗洛伊德:\n");
    printf("%d->", start + 1);
    int last = start;
    int next = paths[last][end];
    while (next != -1 && next != last) {
        printf("%d-", next + 1);
        last = next;
        next = paths[next][end];
    }
    printf("%d : %d\n", end + 1, lines[start][end]);
    
    printf("生成的path矩阵:\n");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printf("%d ", paths[i][j] + 1);
        }
        printf("\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