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瓶颈是如何产生的(上)

1,625 阅读10分钟

起因

最近听了一部音频读物,叫《贫穷的本质》,而该书的两个作者: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在2019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image

他们从非常多的角度,深层剖析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摆脱贫穷”的理由

听完这本书,感觉里面很多理论都可以迁移到程序员的发展上来。

当然,这里的发展并非职业规划,而是认知和能力的提升

尤其回顾了近几年带团队的经历,感触颇多,所以也想写点东西,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这也是我第一次写非技术类的软文,写的不好也希望大家包涵。

扶贫

书中一开始讲的就是扶贫

扶贫在很多人看来很简单,但其实是一件非常非常专业的事。

美国人扶贫的方式就是发放高热量食物券或者现金,让被帮助者可以吃饱饭。但带来的后果也很直接:越穷越吃,越吃越胖,越胖越不工作。

相比较中国的扶贫就非常有借鉴意义了,我们的扶贫宗旨是:精准扶贫,让贫困地区具备造血能力

image

那怎么具备造血能力?

肯定是要详细调研分析各种因素了:地区基建、整体产业结构、群众受教育程度、民俗习惯等诸多因素...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去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路线。

引发联想:工作沟通

工作沟通,是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其核心目的就是帮助成长。

所以能够精准的指出问题非常重要;另外,面对问题,该如何去解决,或者你提的建议能否与被沟通者产生共鸣,并愿意去改善,这一点其实也非常难。

这和扶贫是一个道理。沟通时如果俩人谈崩了,肯定是切入点没找对,问题根源到底在哪?面对问题,你是否给出了适合他的建议,关键字:根源、适合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私人关系或者职级权威让对方认同你,但大家都清楚,这治标不治本。

贫穷的陷阱:认知

image

1. 没有投入成本,不会引起重视

文中提到,为非洲土著预防疟疾,他们给当地人免费发放了很多蚊帐,因为一个蚊帐就能让一个家庭的患病概率降低40%,而且还能用5年,但当地人对这件事的态度很随意,有人甚至把蚊帐拿来做婚纱。后来他们又尝试了打折卖,给补贴,甚至用奖励的方式向居民推销蚊帐,结果都比免费送效果更好。

引发联想:关于成长的建议,直接给出反而无效

有时看到组内有些同学原地踏步,你想帮他,想以自己的角度,直接给出建议,通常收效甚微。即便“形”做到了,但“意”的方面理解也比较浅,自己更不去思考。

这种管理方式更像是老师,掰开揉碎喂给你,这种方式适用于勤于学习和思考的人,但面对不愿主动思考或者喜欢被指挥的人,基本没效果。

再比如,听大组分享,因为很多时候分享的内容,跟自己的正在做的事情关系不大,就马马虎虎听一听,过两天就忘,其实就是自没有已投入成本,现在回想下,如果能把之前每一场分享吃透,搞得像分享者一样明白,或者去实践一下,可能自己的成长不限于此。

有些同学性格上可能相对佛系,即便有人明确指出问题,自己也完全意识不到。和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差距越拉越大,却毫不自知。对自己的核心问题完全不重视。

所以,对于自己提升以及未来发展,需要不断去思考:自己的瓶颈在哪,核心问题是什么,当然不同阶段遇到的瓶颈肯定是不一样,这不正是思考的魅力所在么。

思考是需要不断训练的,只有不断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步深入,收获才会更大。

我想大家也会有感受,脑子不用确实会生锈~

2. 当下的享受更能带来安慰和满足感,缺乏延迟满足的能力

image

很多贫困地区,有人吃不饱饭,按理说他们应该把钱用在购买食物上,但经过调查,很多挨饿的家庭即便吃不饱饭,也拥有电视和手机。采访的反馈是:电视和手机比食物更重要。

人们宁愿买口味好价格高的食物,也不愿买口味一般但能填饱肚子的食物。

书中还提到,每年仅需投入几美元,吃补铁鱼酱(避免营养不良),就能让孩子未来收入每年增加46美元,但大部分人都不愿意花这几美元

非洲很多村子都没有储蓄的习惯,只要手里有余钱,都会换成砖瓦或者化肥,所以一路走来,发现整个村子都是盖了半截的房子,满满的“烂尾楼”

为什么他们都不储蓄,攒小钱办大事呢?

因为贫困人要办的事太多了:买包烟,给孩子买双鞋,给老婆买件衣服 ...

相比较这些,他们宁愿把钱换成硬通货,同时还能抵御通货膨胀。

书中有一段描述特别好:

“我们眼中的穷人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机遇的土地。我们会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把买那些东西的钱攒下来,将钱投入到真正能使他们过得更好的地方?然而,穷人会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其生活产生任何根本改变的可能性。他们的行为常常反映出这样一种想法,即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很长的时间。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只关注当前,尽可能把日子过得愉快,在必要的场合参加庆祝活动。”

引发联想:每天除了工作,有多少时间用于提升自己?

前段时间,组内有人分享时间管理,提到时间可分为:黄金时间、常规时间和碎片时间

你的黄金时间是什么时候,你在干什么?程序员可能差异较大,我自己通常是上午10-12点和晚上的7-9点,因为这段时间打扰较少,能做一些高投入的事情。

白天一般属于常规时间,基本都在开会和协调沟通,时间被切分的很碎。

碎片时间,比如通勤路上、吃饭、洗漱、睡前等等,这些时间每天至少几个小时

我们可以算算,除了常规时间外,我们有多少时间在刷视频、玩游戏、逛淘宝?

讲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毕业的头几年,刚刚迈入社会,对工作中遇到的一切感到新鲜和着迷,自己也愿意学,于是每天主动加班。晚上10点到家,然后群里叫上几个兄弟dota2奋战到半夜。。第二天再充实的加班、学习。。打游戏。

这种状态持续了几年,那几年我在工作和游戏上的造诣齐头并进。。。

到后来,工作技能越来越游刃有余。每天也不那么拼命的学习了,因为工作中我已经很出色了,而且学其它的在工作也用不到,不如到点下班,早点找兄弟们上分。。(曾经dota2天梯一度干到快五千分,当时世界冠军也才六千多)

到后面跳槽,出来找工作,被残酷的现实各种碾压。

我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游戏上,碎片时间游走在各大视频平台,深入学习游戏进阶教学。吝啬的没给学习留一点时间,于是结果就是技术停滞不前。尤其从jquery、zepto向vue、react过度的那几年,整个前端领域发展迅速,而我却原地踏步。

经历的面试都能过,但级别都不高。js基础基本问不倒我,但一遇到vue、react、node,直接坦白“了解不多”,最终反馈:基础不错,但不爱学习。

要知道,一个在工作中自认为非常出色(职级评审、表彰我几乎永远排在前面),且性格如此傲娇之人,受到这样的评价,是一种怎样的打击。

image

突然一种焦虑和恐惧充斥着整个内心:我被这个时代抛弃了!

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像当年的我一样或者已经处在被抛弃的路上~

3. 很多行为方式蕴含着大量的知识,而穷人不自知

image

相比较0.18美元就能治愈痢疾或者价格更低廉的糖丸,穷人更相信打针和输液才能治病

大量价格低产出高的方式,但穷人更喜欢高昂的药方,而非廉价的预防

穷人的心理,沉默成本:便宜的没用

所以面对这些基本的保证,书中更推荐家长式风格:打不够疫苗不能上学

难道穷人真这么愚昧?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穷人所陷入的困境与我们其他人的困扰似乎是一样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拖延。的确,我们并不贫穷,受过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因为我们的认识比我们想象中要小得多。”

很多东西是我们不知不觉得到的,我们几乎用不到自己有限的自控及决断能力,而穷人需要不断应用这种能力

引发联想:“为什么会这样!”“还能这么做!”

工作中,大家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当看到某位大咖,提出一种方案或者想法的时候,有些人一定会有这种感慨:“还能这么做”

同样,我也遇到了,2年前,大组内有leader提出将设计稿直接生成代码的思路,同时写了一个很完整的demo。做了现场演示,并讲述了部分实现逻辑

我当时就有种被碾压的感觉,尤其为这个问题我曾经思考了很久,基本上已经被我判死刑了,但人家却搞出来了。直到看到他的方案和很多实现细节,一顿感叹:“卧槽,还能这样!”

后来我们有幸能在一起搭班子工作,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尤其在管理和规划方面,有些人看似很顺利成章的规划,在另一些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他们没有看到,这类人即使再忙,每天也都在阅读、看文章,学习专业领域最新的东西,要不然深度、广度怎么来的。没有这些积累,即便抄,也不一定知道从哪抄。

他自己也说,很多点子都是上下班路上想出来的,因为开车时间长,所以路上思考管理、业务和降本提效的事比较多,要不然,一个问题抛出来,有的人会想法很多,而有的人却一脸懵逼。

你说,一年下来会有多少差距,那5年、10年后呢?

积累重在平时,就是那一个个不起眼的时间拼凑起来的,在关键时刻能给我们很多灵光一闪的思路。

积少成多,其实大道理都懂,可就是过不好这一生~

(今天暂时先聊到这,后面还有4点,将在后面文章奉上,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