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转化率》读后感

3,299 阅读7分钟

公司 = 营销 + 产品。很早之前看的一句话,忘了谁说的了。

背景

忘了哪位好友给我推荐的这本书,我之前就加入到购物车了,后来有了空闲时间(读完当时手边的书)就买了。本书阅读的时间跨度稍微长了一点,大概 3 周左右,因为中途外出了一周时间。读完之后感觉非常好,推荐感兴趣的朋友来阅读。

我作为一名程序员,按理说和营销、运营这个岗位不相关。不过,程序员最终的产出是产品,而产品最终是要卖出去的。所以,程序员也很有必要去了解产品、营销、运营等业界重要职位的一些知识。不求做到专、精(也做不到),但求了解点皮毛,也算是增加自己的眼界了。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本书讲的是转化率相关的,即在现有产品、现有广告流量的情况下,如何让更多的人来下单购买。所以本书也围绕着一个目的:如何让客户快速下单

本书的重点

本书内容很多,而且没有废话,全是干货。作者也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有过很多的成功案例。光看书中写出的案例,就很精彩,引人入胜。读完之后,印象最深的还是作者总结出来的方法论:陈勇(即本书作者)转化率六要素

作为读书笔记,我没法把书中所有的内容都记录一遍。其实光是看完,也没法把作者表达出的知识吸收多少,毕竟只是看了一遍而已。所以,就把个人感觉最重要的内容记录一下。

陈勇转化率六要素

三个步骤

  • 激发兴趣,给一个理由,让用户进来看看,先看看再说
  • 建立信任,要让用户最大程度的相信你说的是真的,这里还会继续拆分
  • 立刻下单,要快,不能等以后

六要素

三个步骤继续拆分,就是六要素。我把书中的图又自己画了一遍,写写画画记得牢。

互惠 -> 激发兴趣

比如说给一些赠品、可以试用试吃、给券或者给红包,再比如表达出产品的一些新特性、卖点等等。总之吧,用一些能吸引用户眼球的事情,先把用户吸引进来。

把用户吸引进来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操作,否则用户都不来,那接下来浑身解数你也使不出。

承诺兑现 -> 轻度信任

注意这一步仅仅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轻度信任即可。

最常见的如“假一赔十”。虽然这种广告词都被用烂了,很多人都不信了,但是商家还是会放上,因为至少不会起到什么负面作用,而且对于一部分人建立轻度信任是有用的。

再例如做一些成功的案例,使用某减肥产品一个月减肥 20 近。当然这不能满口胡扯,还是得符合大家的认知的。例如服用减肥产品,同时少吃、多运动,才能有效果。不能说,只要服用该减肥产品,天天吃肯德基你也能瘦 —— 这种话鬼都不信。

再例如详细介绍产品的特性,有数据支持,甚至和竞品对比。某手机足够薄,多薄呢?把尺寸公布一下,然后和其他产品对比一下,大家就信了。

信任状 -> 信任转嫁

这个很好理解,最常见的就是明新代言。你喜欢这个明星,你同样也就会关注并认同这个产品。所以,你看一下身边成功的商品或者品牌,是不是都有一个不错的明星代言人?注意,垄断产品除外。

权威第三方的资质、证书,也可以作为信任转嫁。再例如有知名的投资机构投资,有行业内知名的专家或者团队参与,这些都可以作为信任转嫁。

畅销好评 -> 从众心理

我们经常网购,这很好理解,大家都会去关注购买多的、评价多的、好评多的。从众心理是人类天生的本能。所以,如何去促进用户评价、促进好评,这就很有必要。我前几天在西宁住酒店,临走时店家还送了我一罐茶叶,让我给好评。

另外,书中提到,关于购买数量、评价数量这些数字,还有点学问。

  • 数字越精确越可信。如婚恋公司,现已帮助一百万三千五百七十八人相亲成功,就比说 100w+ 更可信。
  • 数字越大越受欢迎。当然这不是让你造假,而是用技巧转换一下。如一个装修公司,目前只装修了 30 家公司,说出来不好听,你就可以转换一下,说这家装修公司已装修了 xxxxx 平米,数字就变大了。

刺激痛点 -> 远离痛苦

一个可靠的产品,满足了一定的市场需求,那肯定对应的就是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痛点。所以,这一步就要把痛点指出来。

书中提到了迷你充电宝的案例,这一步的痛点就是:常规充电宝太大,太笨重,还画了个图,把充电宝揣裤兜里,非常难看。用户一看却是能感同身受,顿时感觉自己的充电宝太大了。

书中还提到一个围棋培训班的案例,这一步的痛点就是:(男孩)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以后的学习,围棋可以培养定性。(女孩)文静但是往往几何思维不好,围棋可以培养几何思维,以后数学考高分。家长们一听影响孩子未来成绩,都急的不行了。

所以,光说自己好、光建立信任还不够,还要说:如果没有我,你就会很痛苦。一文一武,一软一硬,双重打击,看你买不买。

稀缺 -> 立刻成交

最后这一步,就是为了让用户立刻、现在、马上就下单,不能等以后。以为在这个市场环境下,竞品到处都是,用户这次跑了,下次可能就被别人截胡了。而且,有些需求,现在有,等以后说不定就没了,例如月初发工资想吃顿好的,到月底就舍不得吃了。

如何制造稀缺,其实我们很常见,例如每天仅限 xxx 名,最后期限 xxx 天,等等。

一些零散的金句

  • 网络流量的增量红利已经过期,现在已经由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
  • 善于利用沉没成本。例如在 app 开启系统通知之前,先弹出一个浮层,给一点优惠券等,下面弄一个按钮“开启通知”让用户主动点击,然后再触发系统真正的开启通知提示框。
  • 不要跟用户讲道理,即便你讲赢了,用户也会不爽。
  • 任何想法或者判断,都不能主观,一定一定一定要有数据支撑。例如做用户调研,再例如去看百度、天猫、京东的搜索图谱、各个关键词的相关性,再例如做 ABtest 。形式有很多,但宗旨都是要有真实用户的数据支撑。
  • 时间不值钱的群体,购买力都不高。例如抖音 xxx 万粉丝,卖点农副产品还行,卖贵的就别指望了。你的用户在哪里,你就去哪里做广告。
  • app 可实现一键登录或注册功能 —— 对,不用用户填写手机号,直接注册。当然这需要通讯运营商支持,如创蓝 253 代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