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西方企业相比,中国部分的企业还没有标准化管理,这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同理不管是企业还是团队,都需要标准化管理。
管理者的三大角色
- 只顾着自己做事,不注意协调员工。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自己负责的部分完成了,其他人负责的部分进度还差很多。
- 大部分的时间帮助员工“善后”,自己分内的工作没有时间做,有时候甚至会后悔当上这个“官”。
- 希望管理好团队,“跟群众打成一片”,平时说话不注意,只考虑下属,没有考虑老板的立场,最后落得“二头不是人”。
- ......
管理者最常见的心态就是认为自己在受“夹板气”:管得松;员工完不成任务,老板怪罪;管得紧了,员工直接辞职,完不成工作,老板怪罪。每天辛辛苦苦地为这个着想,为那个着想,最后落得两头不讨好。
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定位,管理者对自己的定位并不清楚。
管理者在团队有三种角色的定位:下层执行,中层管理,上层领导。
- 初级管理者(使命必达) 初级管理者以执行为重,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
保证最后的结果
。无论用什么手段,一定要实现最终的结果,也就是“使命必达”。 - 中层管理者(面面俱到)中层管理者是整个团队的“大管家”,负责团队的大小事物。比如:
传达领导指令
、拆分整体目标
、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考核阶段绩效
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需要具备“面面俱到”的管理才能,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太多。(管理领域没有天才,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唯一的途径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 高层领导:营造范围。
如果你是初级管理者,核心任务是完成任务,取得信任;中级管理者辛苦些,需要既能解决问题,又能营造氛围;高级管理者就要多营造氛围,借助其他人来达成目标。
提升领导力的四重修炼
- 💪建立信任
- 💪建立团队
- 💪建立体系
- 🤣建立文化
建立信任
1、保质保量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赢得信任;脚踏实地,把本职工作做的足够出色
,就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2、工作中与同事友好相处
,赢得同事的喜好;
3、为客户,运营,销售提供优质的服务
,赢得大家的肯定。
(1)一类感觉很棒,有很强的成就感。 (2)一类感觉很痛苦,工作还不如团来做普通员工时顺利。 以上二者心理变化,区别在于第二类还沉浸在执行者的角色中,头脑中对于管理者的定位中“
通过别人
”的核心精髓并没有深刻理解。
建立团队
我们工作需要尽可能通过员工完成,为员工能力提升创造一切便利,而不是越俎代庖,事事参与。要知道,事事操心的诸葛亮孔明,最后的结果就是活活的累死。
我一定要:一定要学会放手,让团队自我进化,让成员自我成长,哪怕开始出现一切损失、错误、也要容忍。
建立体系
为什么有的人带的团队,只要他不在,团队就一团糟;而有的人带的团队,他可以自由的出差、出国进修、呼朋唤友? —- 这就是涉及管理者的成长的第三个阶段—-
建立体系
。
- 制定标准 (尽可能的标准化)
- 引进技术 人是不确定性的最大来源。有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所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采用机器控制和新技术的引进是为了避免自身的局限性,完成标准化的流程。从体系建立的角度,由技控代替人控无疑是大势所趋。
建立文化
...... 🤣🤣🤣🤣🤣🤣
建立及时的反馈系统
及时反馈是工作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管理者对团队成员的工作的及时反馈,既是对员工以往工作的巨大肯定,也是对员工本身的肯定
,并能为员工将来的工作指明方向。员工如果无法获得及时反馈,会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从而迷失努力的方向。长此以往,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慢慢消失,就吸纳想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消极对待,最后受损的还是企业本身。
- 每个人的内心的那个
原始人都需要来自群体的认可
。 - 在团队工作生活的成员,他们需要来自老板/
上级的反馈
,来自同事的反馈,以及来自用户的反馈。 - 腾讯的“
发奖文化
”文明业内。一个腾讯老员工的自述,在腾讯工作只有二件事,要么发奖,要么再去发往奖的路上。团队的管理者总会想方设法给员工发奖。比如,独立完成任务员工法最佳成就奖,为任务失败的员工发最佳探索奖,员工减肥成功发一个最有毅力奖。这种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对他们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