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
看着论文却怎么样也复现不出别人的结果,或是论文中某个公式含义不清晰导致无法理解该部分内容如何进行编程,相信沉迷于paper和coding的程序猿小伙伴们也曾经遇到过上述的问题。所以,今天就来讲讲,科研中不得不说的与大佬们的学习交流问题。
本篇博客将以博主近期修改论文的经历为实例,与其说是教学,倒不如说是对一次收获满满的经历的记录,希望小伙伴们也能从从中学到一些科研学习小技巧!
背景
前不久,博主收到了论文大修的通知,一共两位审稿人提供了审稿意见,审稿人1对稿件相当满意,提出了几处细节上的小建议,非常容易处理;但审稿人2是该研究领域的专家,非常有经验,因此希望我加一个方法对比,并给出了参考文献。
问题就出在这个对比方法上,我花了3-4天边上短学期边理(摸)解(鱼)论文,文章侧重于光谱方面的知识(偏光学),而博主本人并非光学科班出身,对光谱的理解很有限...而且最头疼的是,这篇文章有好几个地方是我理解不了的,要让我去复现,我当时和指导老师沟通时罗列了我遇到的问题,有这么多...
聊天记录图可能不是很清晰,但是总而言之,问题真的很大,而且问题相当多= =因为文章中的数学公式确实有点多,而且有部分内容讲的相当抽象,我把文章中的数学公式拼了个图,大伙可以康康奥..
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是不是和当时第一次浏览完这篇文章时我的想法相似,反正当时我是这样想的。
但没办法,该加的对比还是得加,不会怎么办,问呗,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故事。
第一封邮件,白嫖怪:大佬,能帮我跑这几张测试图吗?
众所周知,白嫖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所以我厚着脸皮找到了该作者去年的论文,找到了论文中他留下的通讯邮箱,并且写了超简单的一封邮件,因为我也不知道大佬会不会回我,万一他不回我,我又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到头来大佬又不给解答,那我沉没成本太高了,血亏。
所以我当时的邮件内容,很简短,如下:
Dear xxxxx,
I feel so sorry for troubling you. I am a student a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In my research on Daltonization, my reviewers suggested using your method for comparison. I read your article ([1] xxxxx and [2] xxxxxx)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lgorithm involves quite deep knowledge of the spectrum, and I can hardly guarantee the accurate implementation of your algorithm. Therefore, I come to contact you now, hoping you can generously apply your algorithm (in [1]) to the test image in the attachment, and share the results of the image to me. I know my request is very abrupt, but in order to write a higher quality and rigorous article, I really need your help and I admire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task of CVD.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kindness and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All my best wishes for the future.
Yours sincerely,
xxxx
testimage.rar
(2.81M)
大致意思如下:
大佬,我论文的审稿人要求我用你的方法加一组对比,但是我对光谱领域的知识了解的很少,这要我实现出来讲真有点困难。你看能不能这样搞,我附件里有几张测试图像,用大佬你写好的代码帮我跑一份,发我相应的结果你看行吗....
本人心路历程:感觉我的要求其实有点过分,而且我以前也给其他大佬发过邮件,问论文实现,结果都石沉大海了至今没收到回信,所以当时也没有报太大的期望,如果作者愿意帮忙,那我再论文修改稿里加一组对比,要是作者不回信,也只能跟审稿人老实交代,复现不出来。
但让没想到的是,两天后,我收到了大佬的回信,内容详细到让我有点不好意思...(后面指导老师告诉这个大佬所在学校(千叶大学),是世界上颜色科学领域顶尖的高校,我导师的博导就是在这个学校做了几年博后再去浙大当的老师....所以是我太菜了,打扰了。
对比下我发的邮件和大佬的邮件,感觉我的邮件一下子就显得很敷衍...
回到正题,大佬在回件中虽然提供了我一组样图,但他不同意我使用该样图去做对比评估,他的原话是(翻译过后的)“不要在你未来的论文中使用这个样本,因为这些都是我的原创方法,不是你的,也不是官方公布的。所以,你不能引用这个作为样图,你这么做可能会被审稿人怀疑,请仅用于您的内部评估。”
大佬很严厉= =
然后大佬可能也觉得有点过于严厉了,后面他也补充了“附件中我2012年的论文首次介绍了xxxxx模型。本文详细地给出了xxxxx数学解。请自己努力实现这个模式。DIY(自己动手)是你实现目标的捷径。'学问无坦途 (There is no royal way to learn)'。”
虽然有点严厉,但他的一番话还是挺打动我的,他当然可以直接提供一个结果,然后自己的论文被引量喜+1,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而是先把我教育了一通,然后给了一些解答,道理我也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时候其实我和之前的心态有所变化了,之前看到论文有很多地方不知道怎么实现,我是一点想法都没有。看完这封邮件以后,大佬一番教育然后又给了一篇原理类的论文,我一下子就重燃了搞科研的信心。俗话说,兄弟们,干就完了,奥里给!
第二封邮件,爆肝怪:求知无坦途,谁都别拦着我学习!
这之后的两天时间里,我超级认真的看了大佬提供了论文+原本没复现出来的那篇论文,虽然公式更多了(因为是讲原理的),但是静下心之后看懂了很多内容,同一时间我的指导老师也找到了那本我需要的书(前面超长一串的聊天记录里提到的),然后把书籍也快速浏览了一下,全书也就几十页内容,我着重看了我需要的光谱和视觉的部分。
这之后,我针对大佬回信中的建议逐一回复,并且感谢了他对我的鞭策以及提供的相关资料,这次的邮件我写的极其认真,学习了大佬标注出邮件重点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这个时候,其实我还没能成功复现出他的方法,但原理我大致上吃透了,所以我把内容进行了总结,写了一份提纲和我复现方法时存在的几个疑问,所以上面这封邮件里还有我的附件,如下图。
可以看得出这次我是真的很认真去回复大佬并且希望他能够给我一些解答,帮助我复现他的论文。
两天后(我也不知道为啥我和大佬的回信周期都是2天),大佬首先确认了我的理解没有问题,其次,大佬针对我发给他看的内部量化评估,他也觉得这个结果证明我们的方法是有效的。此外,他对于每一条疑惑都一一的评论解答,有点长,如图所示。
可以看得出大佬也很用心的回复,然后他表明,这是他最后的一波建议和解释,如果之后有问题就需要我自己独立解决了。
第三封邮件,终于终于复现成功,不负大佬帮助!
一天后,我成功复现出了和大佬给的样图中一样的结果,你可能看不懂这个结果的含义,但是对于当时见到那个结果的我来说,真的如释重负地露出笑容,要我形容一下那个感觉的话,就像打赢了一把逆风局,对手还不停嘲讽的那种。
程序猿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最后,给大佬发了一封挺简单的感谢信,表达一下谢意。
写在最后
说实话,这次经历还是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一方面,如果没有大佬的帮助,我肯定没办法吃透他的文章并且最终成功复现出结果;另一方方面,我也非常感谢他做事的方法论:搞科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白嫖想法不可有,亲自动手实现过后的所学,和那种好不容易成功复现出论文方法的满足感,是大道理和其他事情所不能带给你的。
另外,这次经历也给我提供了一种思路,当你不知道怎么去做或者遇到论文理解上的困难时,不妨仔细写一封邮件给论文作者,有些时候他们也是很乐意帮忙的,但是前提是要彼此尊重!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耐心的帮助让我感受到了他对于科研的态度以及他对于我一个微不足道的他国学生的尊重,而我也受到他的影响静下心认真地去钻研相关文献并复现他的方法,对他展示了我的尊重,这一过程是相互影响的,也是让我获益匪浅的地方。
最后,用大佬的一句话结尾~
Do it yourself is a shortcut towards your goal, and 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
自己动手是实现目标的捷径,因为求知无坦途。
PS:等我论文修回稿的结果出来了,我再出一篇关于答复审稿人意见以及论文修改的博客~ 修回稿的结果必然是录用或小修后录用,别问我为什么这么自信,问就是我变强了。
(自信.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