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毕业生的我在钉钉这一年的成长之路

5,170 阅读6分钟

作者: 刻诚

不知不觉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入职阿里已经10个月了,但是我和阿里的故事还要追溯到2018年5月29号,那一天,我拿到了阿里实习生的录用意向书:

开心的发了一条朋友圈之后,开始每天去各大问答社区搜索【在阿里工作的体验】,怀着无限的憧憬,背上行囊,开始了“杭漂”之旅。

实习:

入职:

入职的第一天,当各种手续办完的那一刻,有点激动,又有点期待,听师兄说自己的办公地不在【西溪园区】,而会是在一个叫【龙章大厦】的地方,那里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而结果是被来接我的师兄拉到了一个这样的地方:
当时自己的心情是这样的:
而后来才体会到,在龙章的日子成为了日后搬去新园区之后最美好的回忆。

实习生活:

每个人实习生活的开始总是不一样的,没想到实习的第一件事是跟着师兄一起去参加两周一次的【团队技术分享会】,而那一次的分享会,自己除了记住了几个同事的花名外,其他的可谓是:
这也坚定了自己的学习的信念,实习的第一个月可谓是疯狂学习的一个月,也是疯狂适应的一个月:
  1. 团队的技术栈(主要是React+Typescript+Redux)
  2. 各种开发工具,研发流程
  3. 生活规律(毕竟不能像学校一样,没课时候每天睡到中午)
当然第一个月,师兄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为你分配相应的工作,可能一开始会先分配几个bug练练手,然后分配一个组件,一个页面...,所以实习第一个月自己的感受是:师兄会无微不至的去帮助新人落地,你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学学学!
而当自己已经熟悉了上面提到的技术栈和各种工具之后,师兄就分给你一些更加有挑战性的任务,有挑战性意味着无论是业务逻辑还是技术架构都会更加复杂,而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自己暴露问题最多的一个阶段,每一次的Code Review都会被师兄各种”diss”,当然这些“diss”背后意味着自己更多的成长,也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代码从满是bug到慢慢的开始逻辑清晰,书写规范,当自己写的代码从满是diss到慢慢到认可时,那时候的自己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有同学可能会问,那转正答辩呢?转正答辩其实是对一段时间工作的总结与展望,而在一个有温度的团队,只要你不断的努力,就一定会得到自己想要的,而实习转正则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试用期(2019.7.1-2019.12.31):

2019.7.1,我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入职了,而此时,我们也搬进了办公环境更好的未来park:
一开始内心感受是忐忑的,因为正式员工有绩效压力了,而且自己处于试用期,还能像实习生的时候那样有冲劲,不畏首畏尾么,还能像实习生那样有无限的成长空间么?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之前实习的经历且实习的时间比较长,所以直接省去了适应环境的过程
而在阿里钉钉,是一个只要你想,就可以去做的地方,于是,在我的努力下,我有幸去负责了一块核心业务,这也是我觉得和实习时候感受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跟着师兄的脚步去做事和自己负责一个业务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1. 前者你只需要把师兄给你安排做的事做到极致,而后者你需要更加有责任感,你需要保障整个业务流程的性能,高可用,所以在试用期的这段时间,除了完成常规的业务需求外,自己也会主动对自己负责的核心流程去做一些体验优化等等,而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到你的流程时候,其实内心里是十分自豪的,同时也是有压力的,因为你的每一行代码都会影响成千上万的用户
  2. 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前者你可能只需要写出清晰合理的代码即可满足要求,而后者当你独立负责一块业务,你需要让自己的知识体系变得更全面,甚至要有跨端的思维能力,比如你解决一个问题,可能需要前端,客户端,服务端一起联动,而这也对我们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试用期的时候,自己的最大感受是”忙”,因为有太多的事情自己想做,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自己不断学习
你想要的成长、挑战、机遇,这里都有。

转正后(2020.1.1-):

其实转正之后自己内心活动是这样的:

甚至规划好了自己转正之后应该怎么给自己放一个大大的长假放松一下。

然而现实是,因为疫情,钉钉的用户量暴增,而对于前端来说,因为服务的用户越来越多,随之而来对于五大金刚【性能,体验,安全,成本,稳定】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同时我也需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以便能胜任更大的技术和业务挑战。

写在最后:

最后,稍微总结一下,我觉得工作和在学校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获得的成长也是不一样的:
  1. 在学校写的代码/做的系统可能只服务于学生,老师,而在钉钉,可能你写的代码是服务于成千上万的用户的,所以需要我们更加细心,对代码更加敬畏,随之而来对代码的质量也要求越高
  2. 学校可能更注重理论,而工作更注重综合能力,在这里,你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你还需要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一些综合能力
  3. 在学校你可能专注于某几类技术和应用场景,在工作中,你会接触到更多的应用场景,以及在每中场景上技术方案的变化与优化,你会发现很多的挑战同样也会积累很多经验。
最后分享一下我当时学习前端的一个小心得:可以通过画思维导图把自己学习到的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最后会形成一个“前端知识图谱”,这样你的学习就脱离了死记硬背,变的体系化,对之后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有很大帮助。

比如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