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型】人生阶梯模型

495 阅读3分钟

背景


  这几天看了一些微信公众号文章及之前的一些感悟,综合起来,准备写篇文章记录一下。

正文


  这个世界最多的依然是普通人,学习、恋爱、失恋、工作、升职和离职。年轻时,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也曾对未来的生活迷茫不堪,最后跟着人群随波逐流。这些生活的路径,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在我们身上,而我们也忽略了这一切。
于我而言,就是如此,仔细品味一下,我的意识中认为人生是一个斜坡模型,主线任务也是线性的,有利目标,那就努力吧,结果总不会太坏,就算最后庸庸碌碌,也告慰自己,人生也就这样了,安心享受吧。
但是似乎,人生并不是我想的那样,方向是无限的,一条路上,也是一个阶梯模型。人生不是走斜坡,你持续走就可以走到巅峰;人生像走阶梯,每一阶都有每一阶的难点,学化学有化学的难点,学编程有编程的难点,你没有克服难点,再怎么努力都是原地跳。所以当你克服难点,你跳上去就不会下来了。
努力只是说明你拼命在走,跟你能不能向上走,关系不大。那些努力却没有结果的人,根本原因在于,他一直走在平面上,没有走到更高的台阶。也就是说,垂直方向的努力更有意义,水平方向的努力意义不大。你把同一件事情勤奋地做上十遍,还是只会做这一件事;你做完这件事后,再去挑战更难的事情,就有机会学会做两件事情。
应用于学习前端的框架,自己觉得哪个容易就学习哪个。因为它们都是解决问题,你只要直到如何解决就可以了,没必要深究那个解决的更好。对你更重要的是,要去解决更多的问题,而不是如何最好地解决一个问题。
只有解决更多的问题,人生才能摆脱水平运动,进入上升运动。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天赋和兴趣的问题,如果找到属于你的领域,不用特别努力就能上台阶;如果找不对领域,在努力也只能做水平运动。

能力成长模型

每个人的技能或者能力成长并不像我们自己认为的是这样的 线性模型 实际上往往不是,能力的提升过程通常是“高原-突破”式的, 在高原时期沉淀和思考,在学会新方法后突破。不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人,高原期就会特别长,而且人在高原期总会觉得很安逸。 高原-突破模型 并且在突破前一般还有低谷期,就像下图的“高原-低谷-突破”模型,要想突破,就必须努力打破安逸的现状,实践新想法、新知识、新方法,在新的方法没有成熟之前,你会局的还不如以前好,这就是低谷期,总想退回老办法上去,尤其是在和别人对比时,一定要hold住。 高原-低谷-突破模型

参考资料:

  1. 漫画家蔡志忠的演讲《努力是没有用的》
  2. 能力成长模型-梁飞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