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Nginx是相对于Apache而言,应对高并发更优秀的Http服务器。采用非阻塞异步通信架构,能够让并发访问的性能达到Apache的10到100倍。
1. 安装源
Nginx 不在默认的 yum 源中,可以使用 epel 或者官网的 yum 源,本例使用官网的 yum 源。
rpm -ivh http://nginx.org/packages/centos/7/noarch/RPMS/nginx-release-centos-7-0.el7.ngx.noarch.rpm
2. 安装
yum install nginx
3. 配置Nginx
设置开机启动
systemctl enable nginx
启动服务
systemctl start nginx
停止服务
systemctl stop nginx
重启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nginx
重新加载,因为一般重新配置之后,不希望重启服务,这时可以使用重新加载。
systemctl reload nginx
4. 确认启动成功
浏览器中访问http://你的服务器host名/,出现以下界面代表成功。默认端口号是80。

5. 各种设置
路径 | 説明 |
---|---|
/etc/nginx/ | 保存Nginx设置文件的目录 |
/etc/nginx/nginx.conf | 主配置文件 |
/var/log/nignx/ | 日志文件目录 |
/usr/share/nginx/html/ | 对外公开的html |
/etc/nginx/conf.d/default.conf | 默认配置文件 (该配置文件被nginx.conf所引用) |
5. 部署webapp到Nginx
这里是Vue的前端项目的例子。
编译项目
在项目目录下执行以下命令,
npm run build
编译后的文件会打包到当前目录下叫做dist的目录,里面有一个index.html

添加index.html到Nginx
打开/etc/nginx/conf.d/default.conf。 把index.html添加到location中。如果你想改变默认端口号,则可以修改listen后面的数字。

重启Nginx
systemctl restart nginx
验证部署
浏览器中访问http://你的服务器host名/,出现以下界面代表成功。如果出现403错误,可能是你的dist目录放在root中。尽量放在/usr/local/之类的root外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