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基础内容
HTTPS协议的主要功能基本都依赖于TLS/SSL协议,TLS/SSL的功能实现主要依赖于三类基本算法:
- 散列函数 Hash 基于散列函数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常见的有 MD5、SHA1、SHA256,该类函数特点是函数单向不可逆、对输入非常敏感、输出长度固定,针对数据的任何修改都会改变散列函数的结果,用于防止信息篡改并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 对称加密和 对称加密算法采用协商的密钥对数据加密
加密与解密的秘钥是相同的。
常见的有AES-CBC、DES、3DES、AES-GCM等,相同的密钥可以用于信息的加密和解密,掌握密钥才能获取信息,能够防止信息窃听,通信方式是1对1; 对称加密的优势是信息传输1对1,需要共享相同的密码,密码的安全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服务器和 N 个客户端通信,需要维持 N 个密码记录,且缺少修改密码的机制
- 非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实现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
公钥加密的内容,必须用私钥才能解密,私钥加密的内容,必须用公钥才能解密。
即常见的 RSA 算法,还包括 ECC、DH 等算法,算法特点是,密钥成对出现,一般称为公钥(公开)和私钥(保密),公钥加密的信息只能私钥解开,私钥加密的信息只能公钥解开。因此掌握公钥的不同客户端之间不能互相解密信息,只能和掌握私钥的服务器进行加密通信,服务器可以实现1对多的通信,客户端也可以用来验证掌握私钥的服务器身份。 非对称加密的特点是信息传输1对多,服务器只需要维持一个私钥就能够和多个客户端进行加密通信,但服务器发出的信息能够被所有的客户端解密,且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加密速度慢。
HTTPS性能损耗
- 增加延时
分析前面的握手过程,一次完整的握手至少需要两端依次来回两次通信,至少增加延时2* RTT,利用会话缓存从而复用连接,延时也至少1* RTT*
RTT 数据发出去后确认所需要的时间
- 消耗较多的CPU资源 除数据传输之外,HTTPS通信主要包括对对称加解密、非对称加解密(服务器主要采用私钥解密数据);压测 TS8 机型的单核 CPU:对称加密算法AES-CBC-256 吞吐量 600Mbps,非对称 RSA 私钥解密200次/s。不考虑其它软件层面的开销,10G 网卡为对称加密需要消耗 CPU 约17核,24核CPU最多接入 HTTPS 连接 4800; 静态节点当前10G 网卡的 TS8 机型的 HTTP 单机接入能力约为10w/s,如果将所有的HTTP连接变为HTTPS连接,则明显RSA的解密最先成为瓶颈。因此,RSA的解密能力是当前困扰HTTPS接入的主要难题。
HTTPS接入优化
- CDN接入
HTTPS 增加的延时主要是传输延时 RTT,RTT 的特点是节点越近延时越小,CDN 天然离用户最近,因此选择使用 CDN 作为 HTTPS 接入的入口,将能够极大减少接入延时。CDN 节点通过和业务服务器维持长连接、会话复用和链路质量优化等可控方法,极大减少 HTTPS 带来的延时。
- 会话缓存
虽然前文提到 HTTPS 即使采用会话缓存也要至少1*RTT的延时,但是至少延时已经减少为原来的一半,明显的延时优化;同时,基于会话缓存建立的 HTTPS 连接不需要服务器使用RSA私钥解密获取 Pre-master 信息,可以省去CPU 的消耗。如果业务访问连接集中,缓存命中率高,则HTTPS的接入能力讲明显提升。当前TRP平台的缓存命中率高峰时期大于30%,10k/s的接入资源实际可以承载13k/的接入,收效非常可观。
- 远程解密
本地接入消耗过多的 CPU 资源,浪费了网卡和硬盘等资源,考虑将最消耗 CPU 资源的RSA解密计算任务转移到其它服务器,如此则可以充分发挥服务器的接入能力,充分利用带宽与网卡资源。远程解密服务器可以选择 CPU 负载较低的机器充当,实现机器资源复用,也可以是专门优化的高计算性能的服务器。当前也是 CDN 用于大规模HTTPS接入的解决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