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iPhone 12都要用的技术,竟让李安票房扑街?

173 阅读7分钟
原文链接: zhuanlan.zhihu.com

你看了么?


家里摆着三座奥斯卡小金人的导演李安,这些年好像迷上了挑战各种电影新技术。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他拍摄的第二部120帧电影双子杀手上映了


在120帧下画面清澈每一滴水每一束火花每一粒粉尘,都纤毫毕现


例如,这个用摩托车攻击的镜头力量感十足,所有动作细节都清晰可见,没有一丝残影。


120帧与24帧的普通电影有什么差别,两张图对比一下就能看出。

24帧一晃而过的火车在120帧下不再模糊就连列车上的人影都能分辨出来



▲24帧(上)与120帧(下)对比


然而,这部倾注了李安三年心血、号称代表未来的电影,却上演着克隆人“我杀我自己”这样老套的剧情,遭到无数观众诟病。IMBD 评分只有5.7,创下李安十年来新低。


更重要的是能播放120帧+4K+3D满血版的荧幕北京只有6块整个中国也只有不到50块


其他的影院,都在播放缩水的60帧版。


当然这也比三年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时好多了


当时全世界能播放最高规格120帧版本的荧幕一个巴掌都能数过来,仅仅只有5块。据说定制的播放设备300万美元一套、眼镜100美元一副,票价也高达388元人民币。


也直接导致了这部电影的票房口碑双双扑街最终以亏损4000万美元收场

▲《比利·林恩》120帧下的焰火


后来,李安表示自己最担心的不是票房,而是这个世界下一部 120 帧电影还是他拍的。


然而在三年后,李安最怕的事还是发生了......


显然李安这两部120帧电影都没有像阿凡达引发3D热潮那样改变我们的观影习惯


而同样热衷于电影技术革新的《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采访中表示,技术上不是问题,但短时间内自己的影片不会采用24帧以上的规格呈现。


翻译一下就是:我可以拍,但没必要!


高帧率的电影没有引发热潮但高刷新率的屏幕早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高刷新率的电脑显示器早已成为玩家们的标配,没有用上一台144Hz甚至200Hz以上的显示器,怎么好意思说是电竞?


苹果去年推出的 iPad Pro 之所以那么 Pro,体现在用上了最高 120Hz 的自适应刷新率屏幕。


这种高刷新率的趋势在手机上更加明显

早在2017年,雷蛇就推出了一款屏幕刷新率高达120Hz的手机,但过万元的售价也相当不友好......


今年“败家之眼”推出的 ROG 游戏手机2,同样搭载了一块120Hz的屏幕。而信仰满满的索尼Xperia 1 更是用上了一块 120Hz 、分辨率为4K的黑科技屏幕。


前段时间,被网友称为“绿厂三兄弟”的 OPPO、一加、Realme 先后推出了三款屏幕刷新率为 90Hz 的手机。


谷歌新机 Google Pixel 4 屏幕刷新率同样是90Hz 。据传明年的iPhone 12、三星Galaxy S11,屏幕刷新率也会是2K+90Hz起步......


高刷新率似乎已经成为继 iPhone 4 带来的视网膜屏手机屏幕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甚至有一些体验过高刷新率手机的人,给出了“旦用难回”(一旦用了,就很难回去)的高度评价。


那么我们的手机真的需要一块高刷新率的屏幕吗


90Hz、120Hz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高刷新率


由于我们的视觉具有滞留效应,人眼看到的影像消失后,影像依旧会在大脑中停留 1/24s。电影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每秒播放24帧才能流畅地动起来。


同样,我们手机呈现的画面也是由一张张静态“图片”构成的,这些“图片”不断刷新切换就能形成“动画”。


普通的60Hz屏幕,相当于每秒刷新60次画面。而 90Hz 、120Hz 的屏幕每秒钟刷新次数为90次和120次。


同一时间内刷新的图片越多,“动画就越流畅


因此,90Hz 、120Hz 的屏幕理论上观感会比普通 60Hz 的屏幕更加“丝滑”。



实际体验如何

为了验证高刷新率的手机,实际上是不是更加流畅了。

月月鸟拿到了一台刷新率为90Hz的 OPPO Reno Ace ,实际体验了一下。


点亮屏幕后左右滑动桌面,页面像黏在指尖般跟手。


在设置菜单里快速滑动,即使在慢动作镜头下也没有一丝拖影。


都说刷新率最爽的是打游戏这一点月月鸟深有体会


在《QQ飞车》极限帧率模式中,当拥有了 90 Hz 刷新率的屏幕加持后,甩尾、漂移、修正、氮气加速,每一处细微动作都能清晰感受到,画面衔接自然流畅。


当然,这种“丝滑”在刷微博、淘宝时,能更加明显地感受到。


在慢动作镜头下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卡顿和撕裂。和一旁刷新频率为 60Hz 的 iPhone X 放在一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还有一些小缺点


首先是软件适配的问题

系统 UI 动画效果以及自带的应用,都是出厂前就优化好的。而第三方应用要做了相应的适配,才能享受高刷新率带来的丝滑体验。


但是,目前做了适配的第三方软件数量十分有限。


以游戏为例目前适配了90Hz刷新率的游戏只有十个不到更别说120Hz......


在两大国民级手游中,只有《和平精英》做了90Hz的适配,而《王者荣耀》暂时还没有消息。


其次就是耗电量增加的问题


每秒钟就要多渲染30帧甚至60帧的画面,对手机硬件配置要求更高,功耗自然也就上去了。


目前厂商普遍的解决方法,就是像 iPad Pro 那样采用“自适应刷新率”,让屏幕刷新率在60Hz、90Hz、120Hz中切换。


在游戏、刷微博等快速切换画面的场景下,才使用最高刷新率。而在画面切换较慢的情况下,自动降低刷新率,以换取更长的续航时间。


不过,跟法拉利开了 ECO(节能)模式,续航里程还是没有丰田高一个道理。“自适应刷新率对续航的提升还是十分有限的毕竟需要高刷新率的场景占比相对较多


最后

客观地说,评价一块屏幕素质的标准是多维的。刷新率和分辨率、对比度、色域、亮度等参数一样,只是其中的一环。


不过,手机用上高刷新率屏幕后带来的流畅度提升是肉眼可见的。一旦用了,确实很容易让人上瘾。


尽管目前还存在着耗电增加、应用适配等小问题。但也瑕不掩瑜阻挡不了高刷新率会像高分辨率一样成为一种趋势


相信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更多搭载高刷新率屏幕手机的推出,很快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问题。


到那个时候你会为搭载高刷新率屏幕的手机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