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bok 插件

2,767 阅读4分钟

Lombok能以简单的注解形式来简化java代码,提高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

使用

导包

<dependency>
    <groupId>org.projectlombok</groupId>
    <artifactId>lombok</artifactId>
    <version>1.16.20</version>
    <scope>provided</scope>
</dependency>

安装lombok插件

IDEA 编辑器安装 lombok 插件

注解

  • @Data: @Data注解在类上,会为类的所有属性自动生成setter/getter、equals、canEqual、hashCode、toString方法,如为final属性,则不会为该属性生成setter方法
  • @Getter、@Setter:注解在类上,会为类的所有属性自动生成Getter、Setter方法
  • @ToString:注解在类,会为类生成一个toString()方法,默认情况下,会输出类名、所有属性(会按照属性定义顺序),用逗号来分割。
  • @NoArgsConstructor、 @AllArgsConstructor:注解在类,会为类生成无参构造器、全参构造器

实例

Lombok 工作原理

代码是如何自动生成的?

核心之处就是对于注解的解析上

JDK5引入了注解的同时,也提供了两种解析方式。

运行时解析

运行时能够解析的注解,必须将 @Retention 设置为 RUNTIME ,这样就可以通过反射拿到该注解。java.lang,reflect 反射包中提供了一个接口 AnnotatedElement ,该接口定义了获取注解信息的几个方法,Class、Constructor、Field、Method、Package 等都实现了该接口。

编译时解析

编译时解析有两种机制,分别简单描述下:

  1. Annotation Processing Tool

apt自JDK5产生,JDK7已标记为过期,不推荐使用,JDK8中已彻底删除,自JDK6开始,可以使用Pluggable Annotation Processing API来替换它,apt被替换主要有2点原因:

api都在com.sun.mirror非标准包下 没有集成到javac中,需要额外运行

  1. Pluggable Annotation Processing API

JSR 269自JDK6加入,作为apt的替代方案,它解决了apt的两个问题,javac在执行的时候会调用实现了该API的程序,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编译器做一些增强,这时javac执行的过程如下:

Lombok本质上就是一个实现了“JSR 269 API”的程序。在使用javac的过程中,它产生作用的具体流程如下:

javac对源代码进行分析,生成了一棵抽象语法树(AST) 运行过程中调用实现了“JSR 269 API”的Lombok程序 此时Lombok就对第一步骤得到的AST进行处理,找到@Data注解所在类对应的语法树(AST),然后修改该语法树(AST),增加getter和setter方法定义的相应树节点 javac使用修改后的抽象语法树(AST)生成字节码文件,即给class增加新的节点(代码块)

总结

Lombok虽然有很多优点,但Lombok更类似于一种IDE插件,项目也需要依赖相应的jar包

Lombok依赖jar包是因为编译时要用它的注解,为什么说它又类似插件?因为在使用时,eclipse或IntelliJ IDEA都需要安装相应的插件,在编译器编译时通过操作AST(抽象语法树)改变字节码生成,变向的就是说它在改变java语法。 它不像spring的依赖注入或者mybatis的ORM一样是运行时的特性,而是编译时的特性。

这里我个人最感觉不爽的地方就是对插件的依赖!因为Lombok只是省去了一些人工生成代码的麻烦,但IDE都有快捷键来协助生成getter/setter等方法,也非常方便。

知乎上有位大神发表过对Lombok的一些看法:

这是一种低级趣味的插件,不建议使用。JAVA发展到今天,各种插件层出不穷,如何甄别各种插件的优劣?能从架构上优化你的设计的,能提高应用程序性能的 , 实现高度封装可扩展的..., 像lombok这种,像这种插件,已经不仅仅是插件了,改变了你如何编写源码,事实上,少去了代码你写上去又如何? 如果JAVA家族到处充斥这样的东西,那只不过是一坨披着金属颜色的屎,迟早会被其它的语言取代。

虽然话糙但理确实不糙,试想一个项目有非常多类似Lombok这样的插件,个人觉得真的会极大的降低阅读源代码的舒适度。

虽然非常不建议在属性的getter/setter写一些业务代码,但在多年项目的实战中,有时通过给getter/setter加一点点业务代码,能极大的简化某些业务场景的代码。所谓取舍,也许就是这时的舍弃一定的规范,取得极大的方便。

Lombok有它的得天独厚的优点,也有它避之不及的缺点,熟知其优缺点,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