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笔记的心得

1,358



分享的初衷和目的


2018~2019年间,有不少实习生和毕业一两年的同学加入我们,前端小组一下子壮大不少。

海致星图前端小组


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研发任务相对较重;另外,前端这个领域知识杂且广,现有框架更新很快,新的框架纷至沓来。

一入前端深似海


所以总体而言,整个前端团队不仅偏年轻化,而且处于一个有挑战、快节奏的职业环境。对于小鲜肉同学,如何快速投入实战中,并将工作经验及时有效地升华为技术经验,于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公司的业务压力而言,都显得尤为重要。


从本人的过往经验来看(仅作参考),觉得要想做好这一点,离不开一个很重要的能力,那就是:知识的梳理和归纳能力,而这又往往离不开一个好习惯:做笔记。


所以在组内小鲜肉同学刚起步阶段,我想结合一些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小故事,系统地来分享一下我这些年来做笔记的心得和方法,相信分享渔的益处远大于分享鱼。


对于组内的同学,我也期待我的分享能给各位带来以下几点改变或强化:

  • 意识到做笔记的好处

  • 认识到电子版思维导图的好处

  • 把笔记当成工具(思考工具、持久化工具、训练工具)

  • 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 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总结和管理知识的方法论


分享的内容


2.1. 我为什么要做笔记

懵懂少年时,曾认为做笔记是一种不聪明的表现,也因为懒,导致我在那一个成长阶段会比较排斥做笔记。让我观念发生转变的,主要是因为两件事。


第一件事与我初高中休学的经历有关:那一段青春期,比较迷惘和叛逆,厌学情绪高,后面还休学了一年多,学习荒废不少。后来又找了一所高中,重返校园,入学时有一场英语测评考试,看到卷面上的题目时,感觉很熟、不难,但就是手生,记忆模棱两可。细想一下,原来自己已有两年没怎么看英语了。


当时触动很深,内心落差也很大:自己以前在英语上还是花了很多功夫,也总结出了不少实用的考试技巧;中断了两年,那时那地,感觉头脑空白。心里甚感慨:要是当年我把那些归纳的学习经验记下来就好。

遗忘的苦恼


以前还是一个“好学生”时,因为一直都有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是处于一个不断复习和深化的过程,所以出现高程度遗忘的情况很少。而这一次辍学的经历,让我在一个曾经相对熟悉的领域,有了高程度遗忘的体验。自那以后,我深刻意识到了人的记忆具有不稳定性,也意识到了通过做笔记来对抗遗忘的重要性。


第二件事,是因为我读了一本书:


《我的事业是父亲》


简介:书的作者叫做蔡笑晚,他不仅是一个的父亲,而且是一位量产人才的教育家。蔡笑晚先生把做好父亲当成是一生的事业,在他的培养下,四个子女堪称人中龙凤:大抵就是十三四岁上大学,二十多岁就成为著名大学的教授。


正是这位教子有方的父亲,他在书中提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会不会读书,就看他会不会做笔记”。我当时不是很理解这句话,因为我貌似没有在做笔记的实践中受益过,但我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它出自一位量产人才的父亲,他的教育经验是具有可推广性和参考性的。所以,我相信只要我肯坚持去做笔记,去了解做笔记的好处,它也一定会为我开启一扇门。


以上两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开启了我重视做笔记以及摸索如何做笔记的人生历程。时至今日,已有十余载,下面我也将分享一下,这些年来我做笔记的一些感悟。


2.2. 我认为做笔记的四个好处

2.2.1. 好处一:做笔记是一个不断接触概念的过程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以前看过一本书,书名叫做《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作者Robin Williams大概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很多年前的一个圣诞节,她收到一份圣诞礼物,是一本介绍植物纲目的书,她从书中了解到,有一种叫做“约书亚树”的树。

约书亚树


自了解到“约书亚树”这个概念后,她发现原来在自己住了13年的地方,周围种植了大量这些树,但此前一直都没留意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作者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我是深有体会。且在听完作者的故事后,如醍醐灌顶,并有感悟如下:

  • 人对信息的识别具有选择性,被你无意识忽略掉的那些东西,往往是因为它们在你大脑里没有“概念”

  • 人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先有概念,后有关注,再有深入

做笔记又何尝不是有如此神效:先让你通过概念(专业术语)来意识到某个事物的存在。当某个概念在你大脑和心中留过痕迹,即便你暂时还不清楚它的指代、对它本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但是当你以后在书本或日常生活中,再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或实物时,它都会引起你的关注,并不断地加深你对它的理解。


以下是原文摘录: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原文摘录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已是成功的一半:做笔记给你对事物的认知,先起一个概念的头,在我看来,意义非凡。


2.2.2. 好处二:做笔记是一个可视化思考的过程

2.2.2.1. 什么是可视化思考?

在讲解可视化思考的定义前,我想先讲一下可视化建模这个概念。

上大学时,我曾学习过《UML-统一建模语言》这门课程,UML是用来对软件系统进行可视化建模的一种语言:它定义了一系列的图形单元如对象、关系(泛化关系、关联关系、依赖关系)和关系图(用例图、类图、时序图、活动图和协作图等),从不同维度来描述和剖析软件领域的对象及对象间的关系。

领域模型


建模,其目的就是:在未理清实现思路和正式实施前,先对要做的事情先进行梳理、推演和量化分析。而可视化建模,就是借助客观世界的可见实物(文字、图表和图形等)来辅助完成建模的过程。


理解了可视化建模的概念,我想应该也理解了可视化思考的概念。

什么是可视化思考?在这里我再正式讲解一下:

  • 通俗来讲:可视化思考就是用看得见的方式来思考

  • 文邹邹来讲:可视化思考就是使用客观世界的可见实物如文字、图表和图形等,对思考过程中出现的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建模,让你的思考过程在现实世界有一种稳定的、可见可呈现的模拟和演绎


从可视化思考的定义来看,在自学时做笔记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可视化思考过程。


2.2.2.2. 可视化思考的好处是?

从生活经验来看,个人认为有如下两个好处:

  • 好处一:让人更专注于思考,而不是记忆

  • 好处二:思考的过程被持久化,有助于保持思考过程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而这两个好处,都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达到思考的深度。

深度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群人围着下棋。其实下棋也是一个比较经典的可视化思考场景,在此我想借下棋这个场景来解释可视化思考的好处。


有读者是象棋或围棋爱好者吗?在这里我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如果一个棋手会下盲棋,那他下明棋时水平高(睁着眼下),还是下盲棋时水平高(闭着眼下)?

明棋 VS 盲棋


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一开始认为是闭着眼下会比较厉害,因为我认为他把很多细节熟记心中,更能达到一种思考的深度。但有一次在观看象棋大师比赛复盘节目时,我听到解说员提了一句:一个棋手下盲棋时,棋力会降低,能达到他下明棋时六成的功力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时我不是很理解他的观点,一直在思考他为什么这样说。后来我得出这样的看法:

1. 下盲棋时,人在计算的同时还会分配大量的注意力去保持记忆的精度,而有损计算的深度;

2.人的大脑在连续、深入思考时,有时候会被外部干扰打断思路,需要重新恢复之前的“运行上下文”,更坏的情况是无法恢复;

3.记错一步,满盘皆输;


为了验证猜想以及听一下专业人士的意见,我也在知乎上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下盲棋时棋手能发挥几成功力?

知乎提问


以下是来自一位专业棋手的回答:

专业棋手的回答


在回答中这位专业棋手提到了下盲棋会分神记忆和想象,也提到了会降低计算的深度。这也一定程度验证了可视化思考的好处一:让人更专注于思考,而不是记忆。


再看另一个回答:

小蜜蜂网的回答


回答中也提到过,未经过专业训练,绝大部分棋手在下盲棋时都会出现记忆错乱的情况。这也从反面验证了上文提到的可视化思考的好处二:思考的过程(即思路)被持久化,有助于保持思考过程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关于可视化思考的好处,在此做个小结:可视化思考,一是能使我们更专注于思考,二是能帮助我们保持思考的稳定性和连贯性,这二者均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达到思考的深度。


2.2.3. 好处三:做笔记是一个持久化知识和思考成果的过程

2.2.3.1. 什么是持久化?

持久化是一个计算机术语,即把数据信息保存到可永久存储的设备(如磁盘)。这样一来,即便我们出现遗忘的情况,也能够借助这些持久化存储设备还原数据信息。而说做笔记是一个持久化知识和思考成果的过程,其实也是指:我们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和一些思考成果通过笔记的形式永久保存起来,而不用担心遗忘。


2.2.3.2. 为什么要持久化?

人怕失忆,文明怕失传,知识是否能被可靠地记载,对于个体的认知升级和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而言,都至关重要,这也是持久化的意义所在。


2.2.4. 好处四:做笔记有助于提升归纳能力和系统性思维

学习某一门学科,笔记做到最后,都会构建出一个高度完整和精简的知识体系。

而这个过程也伴随着盲点梳理、语言提炼、知识统合、认知重构等思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归纳能力、系统性思维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和提升。


2.3. 我如何做笔记

按学习场景来分,笔记通常可分为三类:课堂笔记、会议笔记和自学笔记。本文主要讲的是做自学笔记的经验。


2.3.1. 我使用的工具:电子版的思维导图

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应该是在我高二上高三时。当时在书店看到了一本李晓鹏老师写的一本书:



《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


说来惭愧,我当年并没有学到李老师的真传。唯一收获的是:

  • 知道有思维导图这个东西

  • 知道思维导图做笔记知识会比较结构化,排版也比较简单


现在回想,当年没真正把思维导图用起来,主要是因为在纸上画思维导图遇到了如下几个问题(当时并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 比较费纸面的空间,常规尺寸的笔记本画不了多少思维导图内容,需要找大白纸,后面发现大白纸也不够画

  • 比较花时间,一张图局部写错或有需要更新,得重新再画一张

  • 零散的大白纸保存比较麻烦,组织不是很清晰,不方便查找


所以总的来说,当年我觉得用纸画思维导图,时间成本过高,而且不好维护。

而我真正把思维导图用起来,应该是我大四实习期间,那会我接触到了思维导图软件Mindjet MindManager,此时接触到的已是电子版的思维导图。

Mindjet MindManager


电子版的思维导图,具有如下优势:

  • 字体清晰、一致

  • 可以无限折叠延伸

  • 方便修改

  • 方便快速查找(借用电脑的快速搜索功能)

  • 可复制粘贴

  • 方便保存和备份

  • 方便分享


所以使用起来,效率比之前纸质版的高很多,而思维导图原有的优势:知识结构化、排版单一简洁,也相应被放大。


总之,电子版的思维导图,结合了计算机的优势,让思维导图更易用、实用、好用。其不仅起到了记录知识的作用,而且起到了作为分析工具辅助思考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我梳理知识和深入学习的能力。自毕业以来我一直沿用其做笔记,并受益至今。


2.3.2. 我学习知识的一般思路:万物皆对象,分对象,捋关系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要学的知识,是我们一生都绕不过的一个东西。


所以我时常会想,对于要学的知识,是否具有一种通用的学习方法,来组织学习过程,以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有的话,相信我们的学习方向会更加明确,而不至于无头乱飞、徒耗心神。


对于这点困惑,我编程中得到了一些启发。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万物皆对象,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对世界的认识。


万物皆对象


我从中得到的启发是:世界再复杂,也无非就是由对象和对象间的关系组成。从大方向去看,如果我们能梳理清楚对象及对象间的关系,也就能清晰地认识世界。


从大方向去看,学习一门学科又何尝不是如此?一门学科,其知识也是由对象(概念)及对象(概念)间的关系组成的。只要我们能够剖析和梳理清楚这门学科所在领域包含的对象(概念)及对象(概念)间的关系,我们就能理解清楚这门学科的脉络。


道理是这样说,但我们真正开始梳理前,挡在我们前面的还有笼罩其上的层层迷雾。这个揭开迷雾的梳理过程,如玩扫雷游戏一样,我们要如何下手?

学习未知的学科如玩扫雷

这是一个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具体分析的问题,在通用层面,我个人的一般思路和习惯是:

1. 先面后点,先总后分:从最核心的定义出发,然后快速、大量浏览一些较为精简、概括性强的文章,先形成整体认识;

2. 单点逐一攻破:记录过程中发现的关键知识对象(概念),然后逐一解析并掌握;

3. 迭代重构:对众知识对象(概念)进行二次分类、抽象,直到知识结构趋于严谨、清晰;

4. 不断重复前面3个步骤,直到拨开云雾:眼里能见全貌,心里有知感;


2.3.3. 学庖丁解牛:注重对内在规律的学习和剖析模式的归纳,以举一反三

做过技术招聘的同学可能会对一点深有体会:很多候选人的工作经验与技术经验严重不匹配,可能应验了职场一句扎心的话:1年工作经验重复用3年、甚至5年、乃至更多年。


工作需要不断精进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果?因人而异,也因环境而异,但内因往往大于外因。在这里我讲两个常见且容易改进的情况:

一是无进取心,不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舒适圈


二是有进取心但多为蛮干,走不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具体实践时不注重内在规律(底层原理)的学习,导致即便在熟悉的领域工作很多年,对知识和业务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初浅的层面,无法将实践经验及时、有效地升华为更为本质的知识经验;面对重复的工作也没有基于内在规律(底层原理),进一步归纳出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套路、模式,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产出也往往不如一些善于总结的新人。这样的工作能力自然难以承担更大的责任。


关于如何改进,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一是在态度上要端正——树立终身学习,不断精进的理念;二是在方法上要注重内在规律的学习和剖析模式的归纳(剖析模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一般套路、模式)。


第二点也是本小结要讲的核心要点,在这里分享《庖丁解牛》的成语小故事:

庖丁解牛


视频中的主人公庖丁,是精进中的高手,入行三年,即能透视牛身。

眼见非牛,而是牛的结构与脉络


解牛时不割不切,所用牛刀长达十九年,仍保其锋利,可谓技艺超凡。

用了十九年的牛刀


为什么庖丁如此厉害?正如其对魏文惠王回答,他使用的不是技术,而是“道”。

庖丁解牛使用的秘诀


我们不难发现,懂得持续精进之人,都会格外注重“道”的学习,其成长轨迹往往具有同样的特质:从无术到有术,再由术入道,依道而行,终渐入佳境,达到道行合一的化境:行即道,眼所见亦是道。


眼见非牛,乃“道”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能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而有些人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情。先天的悟性会占一定优势,但是后天的持续精进与对“道”的执着,才是炼成“火眼金睛”的关键。


那么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具体到学习,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


其实每一个学科亦如牛一般,都会有自己的结构和脉络。所以我们在学习时,不要满足于表层知识的学习和简单问题的解决,要如庖丁解牛般,注重学科结构和脉络的梳理和学习,并争取归纳出一个通用、可迁移的剖析模式,将之推广到同类学科的学习,以做到举一反三。


正如视频结尾大师大师所说:“人世的错综复杂,与牛身的结构是一样的。不懂道理的人在世上横冲直闯,只会徒然地损耗形神。”懂得精进的高手,注重底层原理的学习,看事情更能接近本质,做重复的工作也是越做越好、越做越快,不仅能活出生命的质量和长度,更能活出人生的高度。

《教父》经典台词


2.3.4. 应用技术的剖析模式分享:背景串联、先总后分、构建场景

分享完庖丁解牛的故事,接下来,我想具体分享一个剖析模式实例:我是如何剖析应用技术“这头牛”。


计算机领域诞生的许多技术,往往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某些问题,所以普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创造性。而当我们从书本接触到它们时,它们往往已经停留在高度抽象的理论层次。


如果对技术的产生背景缺乏情景化的感受,会弱化我们对其真正价值的理解和思想创见的领会。在感官上也会觉得该领域内的知识模块很零散、彼此间缺乏强联系,进而导致理解不深刻、记不住或容易遗忘。


所以,对于应用技术的学习,在这里我想重点强调一下学习知识产生背景的重要性。而在具体方法论上,我比较倡用导背景串联(了解因果链:需求、冲突、目标达成路径)、先总后分(先面后点、先定义后解构)、构建场景(实践感受)的剖析模式,来组织学习。


在日常自学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我会从如下纬度去解剖知识(组织学习),以达到快速学习的目的:

  • 产生背景(requirement和solution)

  • 先行知识

  • 下定义(类属、作用、特性、评价)

  • 比较(横行枚举和纵向比较)

  • 组成(成员)

  • 组成(成员)间的交互过程(关系)

  • 验证DEMO

  • 应用场景

  • 关键字/关键句

  • 问题(记录待解决的问题)

  • 思考(记录疑问,提问式学习法)

  • 参考


2.3.5. 像开发软件那样去做笔记,对笔记不断进行迭代和重构

笔者觉得多年前的自己,明显具有消极完美主义者的一个特征:因为一次达不到最好,而选择不去做,进而导致永远都没有踏出第一步。例如会在做笔记时,因为一开始排版不够好、知识体系混乱等原因,而排斥做笔记。


而我观念的彻底转变还是因为选择了软件工程这门专业,接触到了“迭代开发”、“重构”这两个概念,让我意识到一个成熟、完善的软件系统并不是一蹴而成,它往往需要经过不断的迭代和多次的重构。类比之下,做笔记又何尝不是如此?


软件系统是对客观世界业务场景的一种映射,笔记同样是对客观世界知识的一种映射。要想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也需要不断迭代和多次重构。所以我觉得做笔记的正确姿态是:先从草稿开始,想到什么写什么,忘记美观,忘记严谨,要有迭代更新、不断重构的意识。


2.4. 我如何管理笔记

我们所做的诸多笔记,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小型知识库。我对于自己的知识库,有如下三方面的需求:

基础需求

  • 可持久化存储

  • 良好的组织分类

安全需求

  • 可备份

  • 防灾性强

优化需求

  • 可在无网络环境下离线使用

  • 方便检索和定位

  • 方便备份间的同步


基于以上几点需求,我的方案是:

1. 主要以思维导图电子文件的形式,持久化存在;

2. 在组织上,按知识学科分类,并采用英文简写+中文的命名方式;

本人知识学科的组织分类


3. 使用“大厂”的同步盘,把本地的笔记文件自动备份到线上,实现云备份,且大厂的防灾措施更完善(以前先后使用过免费的金山同步盘和腾讯微云同步盘,但是后面这些大厂都放弃了这一块业务,本人当前使用的是付费的坚果云,已有三年多,只存笔记的话个人版中的专业版就够用,每个月大概16.6元);

坚果云个人版简介


4. 在多台电脑(如个人、公司)安装同步盘客户端,并使用相同账号,实现对笔记文件在多设备本地备份(哪怕大厂备份挂了,自己本地设备还有备份);

5. 因为笔记文件首先是保存在本地,所以即便在无网情况下也能在本地使用;

6. 使用电脑的全局文件搜索功能,方便笔记文件及内容的快速定位;

7. 同步盘具有版本管理功能,方便备份间的合理同步;


2.5. 比可视化思考更高一层的思维方式:惜思考之时,构建“人机记忆系统”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知识经验已如浩瀚海洋,而现代人类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需要记忆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浩瀚书海


但是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许多人在学习时畏惧背诵和遗忘,记忆对多数人来说是一块短板。有不少好学的学生和望子成龙的家长,甚至会因此陷入焦虑。面对这两难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应对?


我们最常见的一种解决思路,是市面上各类培训机构所推广的各类记忆术。相信会有干货,但从其宣传来看,感觉这些记忆术似乎比较单一地依赖于我们大脑的记忆系统。同时其铺天盖地、长年累月的广告宣传(很多时候是焦虑营销),也在把不少学生和家长引入了一个本末倒置的误区:过于关注大脑自身的记忆能力之短(甚至会陷入忧愁和焦虑中),而忽视了思考本身存在的意义,以及记忆具有的工具属性。


对此,我个人建议的是:要惜思考之时,构建自己的“人机记忆系统”。尽量少受焦虑营销的影响,不必为“大脑记忆之短”而忧愁,对记忆能力的提升,眼光也不要局限于大脑,可以通过构建“人机记忆系统”来提高记忆的整体能力:借助于计算机,可以为记忆能力无限扩容,并增强记忆的可靠性以及提取的速度和成功率。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具体诠释我的观点。


第一方面:从思考的价值来理解为什么要惜思考之时

要谈思考的价值,我们首先要谈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在我看来,人的价值具体体现在:对人类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贡献。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类个体与其族群的生存和发展,均离不开这两种财富。


而精神与物质财富的创造,又离不开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思考。所以思考不仅体现了人的价值,而且指导了人去创造价值,这就是思考的价值所在,也是我认为要惜思考之时的根本原因。


第二方面:从工具的属性来理解为什么不必为“大脑记忆之短”而忧愁

大脑的记忆系统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一个工具,而工具具有如下属性:

  • 工具本身是不创造价值

  • 没有一种工具是适用于任何场景,工具存在“缺陷”是一种必然

  • 工具往往是不唯一的、可选的,甚至可以被创造


我觉得工具这三个属性,可以给予我们这样的启发:

  • 让我们意识到思考比记忆更具价值,思考才应该放在第一位

  • 既然大脑记忆系统存在“缺陷”是一种必然,就没有必要为之神伤

  • 面对大脑记忆系统的“缺陷”,我们往往有其他选择来弥补之


我觉得以上三点启发,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认识人脑记忆系统及其不足,并树立一个更加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之。况且,人类是工具的创造者,而不是工具的奴隶、人的成长,往往也是从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接受自身的不足开始的。


所以面对大脑记忆之短,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寻找或创造可替代的方案来弥补之,不用过分为之忧愁,不然就是在做本末倒置的事——没有惜思考之时,也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不良培训机构的焦虑和夸大营销


第三方面:从人类的进化史来进一步理解思考和记忆的主次关系

其实从思考的价值以及记忆作为工具的价值,我们已经可以理解二者的主次关系:思考为主,记忆为辅,但这是理论层面的论述。其实从人类进化史来讲二者的主次关系,是更详实的例证。


在Lifehack的创始人&CEO,Leon Ho的

《Human Brains Aren’t Designed to Remember Things》
一文中,提到了这样的观点:
Human brains are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not remembering,
人类的大脑是用于处理信息,而不是记忆。这句话不是在说大脑不记忆,而更多是在强调:处理信息是大脑的第一要务。作者从人类的进化史来论述这个观点: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并且面临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每天都要面对来自饥饿的困扰和洪水猛兽的威胁。

原始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


要想在这样的环境存活下来,人类祖先并不会把记忆作为主要的生存任务,而是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处理信息:这个东西能不能吃、这个地方有没有危险......


从人类的进化史来看,思考着实是在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类问题,且由于专注于思考以及思考所具有的指导性、创造性和统筹性,弱小的人类祖先“智慧”地战胜了许多远比自己强大的野兽,并先后发明了语言和文字,这使得人类在地球生物进化的赛道中一骑绝尘。


所以在我看来,是人类的思考能力让人类存活下来,并一步一步登上了地球食物链的顶端,虽然记忆有助于生存经验的传承,但只是起辅助作用。


第四方面:从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来认识计算机系统的记忆优势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分为三个基本过程,分别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而且认为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被记住,编码是对已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关键阶段。


当衡量记忆能力高低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个三个纬度来切入:记得快不快对应“编码”,记得久不久、牢不牢和多不多对应“存储”,是否能够立马上回想则对应“提取”。


我们不妨从这三个纬度来细化、对比一下人脑和计算机的记忆过程,以探知二者的记忆能力。以记忆一本书为例(先假设人脑和计算机的输入速度一样)。

人脑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

  • 编码:在录入时,使用联想记忆、理解记忆、视觉记忆等

  • 存储:编码完即记录在大脑中,但记忆可能不太稳定,绝大部分人需要不断复习

  • 提取:根据关键字等回想

计算机需要完成以下三个步骤:

  • 编码:在录入时,文字以字符编码的形式存在,整本书则以文件的形式来组织

  • 存储:把文件保存到硬盘的某个目录

  • 提取:打开文件的存储路径或直接通过关键字全局搜索来定位


我们首先用三个简单的步骤,就叙述完人脑记忆一本书的过程,其实这是相当理想化,因为:

  • 在编码环节,绝大部分人是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而且未必记忆得全和精确

  • 在存储环节,即便大脑记住了,也需要结合遗忘规律曲线去定期复习,以对抗遗忘,这也相当耗时

  • 而在提取环节,成功与否,仍然具有很多不确定性


总之,人脑记忆东西,尤其是记忆量大的,相当耗时,且不是一次到位,需要反复的编码和提取,以强化记忆;而对比计算机记忆书的过程,给我们的感受往往是:快速、简单、一次到位、记忆量大、存储稳定。


所以,从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我们可以更微观地体会到计算机的记忆优势。


第五方面:构建“人机记忆系统”的好处和原则

《Human Brains Aren’t Designed to Remember Things》
一文中,作者还提倡这样一个观点:在学习时,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如何用大脑记住信息,而应该学会用工具辅助我们去记住信息,并且要像我们人类祖先那样,把最重要的脑力用于去思考(处理信息)。如果过份关注如何把巨大的信息量塞入大脑,这样只会把自己淹没于信息的海洋,并且耽误 了大脑最重要的工作:思考。

淹没于知识的海洋


所以在这里我也建议每一个同学,可以依据大脑的特性并借助计算机的记忆优势,去构建自己的“人机记忆系统”。想对于纯粹依赖大脑去记忆,“人机记忆系统”具有如下三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降低大脑记忆过程中“编码”阶段的难度,让我们在接触知识的时候不用刻意去记,或花很少时间去记,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和知识产生连接,这种互动往往是对知识更有意义的思考和加工,更有助于我们贴近知识的本质。

第二个好处:计算机硬盘存储的稳定性会比大脑更高,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增加硬盘的容量或数量来为“记忆”扩容。

第三个好处: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简单粗暴地通过全局搜索来快速定位到我们保存在硬盘里的数据,并提取之。


在这里也说明一下,关于如何去构建“人机记忆系统”,本文更多是方向性和原则性上的建议——注重大脑与计算机的合理分工:让大脑专注于思考知识的本质,只需重点去记知识的组织规则和提取规则,因为其记忆量很小;把记忆知识细节的工作委派给计算机,让计算机作为可靠的存储载体和快速查找工具。


只要我们记住了这个分工的原则,我们就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经验以及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来构建适合自己的“人机记忆系统”。特别地,我们前面谈的做笔记并将笔记用电子文件的形式保持下来,其实也可以看作是构建“人机记忆系统”的一个实例。


本章结从思考的价值、工具的属性、人类的进化史、计算机的记忆优势、构建人机记忆系统的好处和原则这五个方面,来谈了为什么建议各位同学要“惜思考之时,构建自己的人机记忆系统”以及“如何构建人机记忆系统”。希望能够在“处理思考与记忆的关系”和“提高记忆能力”这两个方面,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启发。(题外话,其实我更希望启发应远不止于在记忆能力提高这一块,更应该是:在内心上我们要去拥抱自身的所有缺陷,在策略上我们可以结合一切外部工具来构建闭环的人机协作系统,把那些我们不擅长的、阻碍我们专注思考的活,有选择地委派给外部工具,以让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思考。)



结尾语


本文主要从“我为什么要做笔记”、“我认为做笔记的好处”、“我如何做笔记”、“我如何管理笔记”以及提倡“要惜思考之时,构建人机记忆系统”这五方面,来分享了我个人这些年来,做笔记的心得。


在此也补充一点,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测算,到80年代,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已缩短为3年,知识的半衰期则缩短为5年。也就说,我们当前不仅是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折旧速度也是十分惊人。所以我们仅仅关注具体的学习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对知识的学习还要有选择性,不然以有涯之生随无涯之知,就会疲于奔命,陷入被动。而具体到如何选择,我个人的建议有两条:

  • 一是功利性学习,学以致用

  • 二是从兴趣出发,自我取悦,但不要三分钟热度,不然就容易浅尝辄止,终无一所成


最后我也再重申一下,我期待我的分享能给组内的同学带来以下几点改变或强化:

  • 意识到做笔记的好处

  • 认识到电子版思维导图的好处

  • 把笔记当成工具(思考工具、持久化工具、训练工具)

  • 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 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总结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方法论


由于本人水平和经验有限,如有纰漏或建议,欢迎私信。如果觉得不错,也欢迎点赞、转发和留言,你们的支持,将会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谢谢阅读。

                        

欢迎关注《IT一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