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文章]BI行业的了解

668 阅读4分钟

一、背景介绍

这个是19年5月份的日常文章的学习和使用

  • 主题:BI的了解和应用

二、 背景

主要了解下BI的场景需求和应用。 BI: 商业智能。随着数据的繁杂,同时对于数据背后价值的需要挖掘。

2.1 简单背景介绍

而如果想通过开发来满足日常的数据图表的效果,这样成本比较高,并且开发流程依赖的事情比较多。 包括

产品设计,前后端开发排期,测试,上线。这样的周期一个简单的图表走完整个流程估计都需要1天的时间。

如果对视图的需求在一天出现改变,又是新的需求了。 所以,开发需求的变化赶不上视图效果的输出进展。

针对以上情况, 需要一套解决方案,能够通过简单的数据的拖动+配置界面效果=>生成在线可以查看和分享的视图。

2.2 用户群&痛点

  • 如果对于小白来说,他拥有的简单的SQL能力,以及Excel制作图表的能力。 [小白能力]

    • 痛点:
      • Excel制作的图表对于数据量有点大的时候,制作的成本高。
      • 同时需要经常的让开发人员导出数据来分析。
      • 对于制作后的图表,比较大,不方便分享给其他人。
      • 数据更新不及时,会出现制作的数据容易过期。
      • 自己制作的图表如果换成其他人处理,重新制作成本高,使用不方便
    • 小结:
      • 数据问题:数据大,数据准,数据分享,数据及时性问题
      • 协作问题:协同处理能力弱
    • 基本诉求:能够用就行,不要什么学习成本
  • 如果对于有一定的开发经验技术人员,他拥有一些语言的编程能力,拥有复杂SQL处理能力,以及简单的Excel制作能力。 [产品能力]

    • 痛点:
      • 对于开源的图表组件的各种数据格式的处理比较耗费时间,对技术需要了解前端和后端的开发能力
      • 对于数据转换成多种图表的可用性,界面的设计不是很清晰
      • 项目整体搭建和组件比较耗费时间,包括引入组件,学习组件的使用。
      • 多套数据库,需要连接多套配置,不具有可视化视角来看数据
      • 出现数据操作的Bug,排查比较麻烦
    • 优点:可定制话比较强,同时对于常见的功能,可以跟开发系统集成起来,固化成产品的功能点,并且可以跟产品权限集成起来。 (针对定制的阶段)
    • 小结:
      • 数据问题: 数据的清洗,转换,预处理,展示的开发成本高。
      • 视图问题:依赖产品设计视图,从数据到图制作耗时
    • 基本诉求:能够快速的制作图表视图,能够支持一些接口的扩展就更棒了。
  • 如果对于有一定的产品,运营或者数据分析的人员,他拥有原型的设计能力,深度了解数据图形的展示效果和了解数据的价值。 [运营能力]

    • 痛点:

      • 同小白遇到的问题类似

      • 对于设计出来的复制效果或者数据视图没有实现的能力,依赖于开发

      • 拥有对元数据和图形的直觉,对数据的可视化和数据视图的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强烈

    • 小结:

      • 数据问题:数据大,数据准,数据分享,数据及时性问题
      • 协作问题:协同处理能力弱
      • 视图问题:简单的视图交付满足不了使用需求
    • 基本诉求:能够有强大的视图交互界面,能够清晰的通过数据源+配置构建复杂的数据视图

综上讨论: 小白,开发,产品/运营/数据分析人员总体诉求在于数据实时性,可以拖动生成常见视图,能够提供第三方的扩展。 最重要:基于日常业务场景,快速构建分析视图

三、BI产品

BI产品主要是针对以上提到的三类用户群来解决问题。 只是解决问题的程度不同,产品的体验不同

3.0 收集的文章

  • 2019开源BI软件排行榜 ,查看
  • 什么是BI,当前国内外BI的现状,BI的应用状况?查看
  • 开源可视化报表哪家强 redash superset, 查看
  • 数据可视化的开源方案: Superset vs Redash vs Metabase ,查看
  • 一小时建立数据分析平台 (Superset 的搭建和使用) ,查看
  •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数据可视化工具?查看
  • 2018年5大可视化BI工具选型对比分析,查看
  • BI实时图表实现数据可视化的原理 ,查看

3.1 没对比就没有伤害

四、 BI的实现原理

五、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