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基本处理
不了解空间分析的可以先看下空间数据分析概念以及QGIS数据加载
常用的空间数据基本处理包括裁剪、合并、交集、融合、差分、交集取反
裁剪
总的来说就是提取与裁剪要素相重叠的输入要素,可用如下图来理解。
我们以上海市餐饮店铺地址分布为例子,细节可具体分为(以下的合并、交集、融合、差分、交集取反步骤都类似,下面将不再重复陈述):
- 加载出餐饮数据图层(等待被裁剪的图层)
- 加载出上海行政边界图层(要裁剪出的要素图层)
- 点击菜单栏中 矢量>>地学数据处理工具>>裁剪
- 然后在‘裁剪弹窗’中矢量图层选择待被裁剪的图层,裁剪图层选择要裁剪出的要素图层,传入文件输出地址,确定即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工具栏中可以利用如下按键可直接裁剪出图层中的某一块区域。
合并
将数据类型相同的多个输入数据集合合并为新的单个输入数据集,此工具可以合并点、线、面要素类或者表。
如下,类似于上面的裁剪步骤,在矢量操作里把裁剪换成合并图形,如下图,将广东和广西合并:
交集
计算输入要素的几何交集。所有图层和/或要素类中相叠置的要素或要素的各部分将被写入到输出要素类。包括了两个相交要素的属性
融合
基于指定属性聚合要素
比如,将全国市级行政地图按照省份融合
特点:
- 有特定属性
- 适用于面数据
差分
通过将输入要素与擦除要素的多边形相叠加来创建要素类,只将输入要素处于擦除要素外部边界之外的部分复制到输入要素类。
可以理解为橡皮擦,擦除相叠部分。
交集取反(对称拆分)
输入要素和更新要素中不重置的要素或要素的各部分将被写入到输出要素类
空间数据属性选择和计算
属性表的选择
空间数据属性选择其实就是QGIS里数据属性表里数据的选择,以武汉市火锅店的一张空间数据表为例展开:
在QGIS里面,大量的查询操作都是在工具栏里使用‘表达式选择要素’功能里实现的,在打开的表达式面板里输入查询或者计算表达式,可以得到相应的数据,类似于SQL客户端工具的查询面板功能。
比如,我们需要查询口味评分超过9分,而且消费在60元以下的火锅店,输入查询语句‘’’ "口味">9 AND "人均"<60 ’‘’,可以快速准确的匹配到符合条件的火锅店,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火锅店在武汉的位置分布情况(黄点即为符合条件的火锅店)
属性表的计算
属性表提供了一个十分实用的字段计算器,我们可以在原来的空间数据表里对原来字段数据进行更新操作,也可以增加新的字段。步骤可如下:
- 打开属性表选择字段计算器
- 选择增加还是更新操作(即选择新建或者更新字段等选择)
- 设置字段类型、宽度、精确度
- 输入计算语句并执行
比如我们仍然以上面武汉市火锅店数据为例,在属性表里增加总体评分字段。
通过字段计算器进行计算操作后,可以看到属性表增加了总体评分这个字段对应的数据
当然,QGIS可进行的计算远不止这些,在字段计算器里,我们可以执行如下所示的逻辑判断、时间、数学、条件判断、字段转换、字符串函数等很多和Python里一样的函数方法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