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历谈技术应用的创业思考

一、技术应用大环境

​ 从大环境来讲,目前商业软件行业大多都属于应用类型,从最基本的工具、平台、和理论实现来说,目前国内都是二次开发应用占大多数(这个应该没有反对意见),从各大公司的招聘流程上来看,开发岗位都是以技能应用为主,理论为辅,这也是窥见其中端倪。随技术发展加快(也有人说部分技术应用片面型风气盛行,对技术递进和内在联系缺少认知),对学习能力也相应要求提高,企业可以简单直接的反应到应聘者年龄要求上(或本身对技术的理解不太深入,或从阶段性要求和成本来看,也都无可厚非)。

二、创业企业的技术类型

技术应用市场就决定了创业企业的技术路径:

  • 从技术开始推广到应用,技术驱动型;

  • 从应用开始推动技术实现的升级,产品驱动型;

    下面具体谈谈各自的优势和风险:

* 技术性创业企业

​ 属于知识密集型,起点高,起始成本高,风险大;对行业应用有高度抽象,市场推广的时候也需从具体应用案例入手。多是一些热门技术应用领域(比如:AI算法的商汤),也有一些是从下一节要说的第二类创业型企业沉淀或转型出来的,比如一些成功企业下的小部门独立出来,或直接转型到服务提供型(To B 业务)。

​ 先谈直接启动的技术型公司,再谈转型类型企业。这一般是技术院校和资本对接而形成的技术转化项目,创始人一般都有较高级别的教育背景,属于学院型技术大咖类顶尖人才。也是风投追逐的所谓风口类项目,从不用担心融资问题,基本上是资本追着要给钱,就怕你不要。昔日见惯各类项目的大佬,这个时候也要三番五次“递话”,要求“给机会”。这也见风投这个行业,初始的时候是多么的不成熟,但总归在大水漫灌下有几个项目像点样子。随着时间的积累,风投也慢慢走向了成熟。同时,这类技术型公司的风险来源于两个,首先是技术和市场需求的选择匹配,技术是时刻发展的,在满足人的需求方面也有相应的代价和成本,要么价格昂贵,要么人们需要去适应技术应用的前提要求。一些阶段性技术会飞快的在市场消失,比如:寻呼机(俗称BB机)。其次是技术型创始人对商业运营的不适应,主导地位被剥夺。案例很多,创始人出走或主导被方向改变的企业,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苹果公司是个很好的例子(不强调基于结果对过程中是是非非的判断)。

​ 对于由转型(部门转子公司,业务转服务)而来的企业,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稳妥的发展过程,拥有资本和技术的积累,无论是主动转型还是市场逼迫,起始对外来资本和技术人才的要求都不高,风险相对较小。积累是个中性词,既可以是正资产,也可能是个负资产。存量是发展的基础,同时存量意味改变和升级的损耗成本。业务的变化相对会影响组织和管理的变化,需要一定的适应性。

​ 从唯物主义观点看,事物都有两面性,风险和收益也有阶段性,优势劣势也有相对性。技术性创业公司一般是朝平台服务型方向发展,当然也可以在形成技术标准后的业务产品拓展。比如:微软(window、office等)

* 应用型创业企业

​ 属于产品型,从具体行业应用入手,以产品为主导,技术以实现为主。有个比喻很好,做产品就象饭店推出新菜品,有经验的厨师会考虑口味、卖相、成本、以及主要面对的食客偏好等。做平台的就象搞自助餐的,需要品种繁多,满足食客的多样性选择,以便拉新和提高顾客的留存率。

​ 对产品定位、需求规划、设计实现都有生存的硬性要求,一款成功的产品又可以衍生出一个产品群体(相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或不同用户的相同需求)。比如:QQ、360的衍生发展模式等。 **产品市场切合 (Product Market Fit)**是重要节点,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说配合这个节点的灰度策略(比如:AB测试),并不能有多少改观,毕竟还是在有限的选择中决策。

​ 应用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实现产品、技术的双轮驱动,比如:阿里巴巴的交易平台、云服务平台。能够衍生出技术服务型的子公司或产品。

​ 所有的这一切,让我们回到开始的起点,一款成功的产品是这一切现实和想象的开始,优势和风险也来源于这种独角兽的发展过程。如果创新性不够,风投大佬不搭理,要靠自己撑过初创期;如果创新性太够,市场怕是一时接受不了,靠风投续命,过得也像乞丐一样煎熬;如果创新恰到好处,天时地利人和也都能达到,在踏过独木桥后,就该选商业派系助你华山论剑了(要努力做一个天选之子)。说到风险,那就是行差踏错后的划圈圈了,有人不信可以去查查创业成功率,何况还有“有心栽花花不发”的那只看不见的手(注:认知的改变来自技术的发展,随手抛硬币可以是个概率事件,也可以是抛的角度,抛的力量,空气摩擦等因素的综合确定性事件。观察的粒度并不影响宏观概率的准确性,但会影响描叙单次行为的准确性)

三、创业的殊途同归

​ 创业过程有很多阶段,创始人在不同阶段也各有打算,有的人可以坚持到底,终见光明。有的人,不论是审时度势,还是形式所迫,或者全身而退,或者失败落魄。作为一个商业化过程,只要存在利益空间,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人参与其中。一种是价值保值型,成功人士想要开创新事业,有积累的人士想要从传统产业转移过来,对风险和收益有认识;一种是价值实现型,在机会成本面前,创业可能是一个价值最大化的选择,但同时也是风险最大化的选择;最后一种是价值随机型,没有选择,只有被选择,依赖于是否运气好,也决定于自己(有能力选择时)的价值选择(升级为价值实现型的可能性)。

​ 从宏观角度看,终归有创业企业通过各种努力和运气脱颖而出(运气和成功的关系,一般不在主流媒体的讨论范围,笔者觉得从系统论和哲学的范围内讨论,都有关联),但从参与者的角度看,这个概率对个人来说就,选择范围缩小,自然概率变大,至于大概率是成功和失败,就看自己的努力和运气了,呵呵。

​ 创业是个锻炼人的过程,如果不只从世俗的成功学来看待问题,这里我们不讨论世俗成功学,避免变得不深刻(其实,世俗成功也是成功,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没什么不能谈的,这里只是篇幅有限)。创业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除了对知识面的要求变的宽广外,也对经历形成的价值观以及人际交往都有碰撞。带来持续压力的同时,也带来改变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可能。在长时间重复劳动中思考改进的办法;提高效率。在能者多劳的环境中改变利益分配方式,提高积极性;在人手不够的沉重开发任务中团队能量激发,提高向心力;在不同发展阶段方向选择中的集体充分理解,提高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用积极的态度去思考和寻找到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实践是检验的标准,一点也不过时。

​ 为什么说创业失败其实是从业人员最大的收获? 它可以让你在质疑所有隐藏的假设中寻找到本质,从拓展的角度突破自己在过程中承担角色的狭隘认知,这是成功经验不能够带来的。总结失败是一种发散性、开放性的思维过程(笔者不否认,这种总结基于个人对世界的认知的体系,以及总结的深度)。而总结成功是一种内聚性的思维过程(更倾向于自己能力的肯定)

​ 最后谈谈创业企业的战略,战略这个词涵义很多,企业不同的阶段和发展过程有不同的内涵和拓展,因为在有些方向上没有选择的权利和选项。经典理论是,企业理念和目标下的企业战略分为部门战略和业务战略。创业企业的业务是一种细分领域的相对垄断的存在,竞争的地位是它的隐藏内涵。求生存、求发展是创业战略的内在最迫切需求,战略本质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道路选择,这里的重点是“选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那就剩下做好和做坏的经营策略了。所以在初始战略上想太多,并不能改变这种有限选择的局面(随发展来的实力奠定所谓博弈论、囚徒理论的一些外在延展性, 对战略会提供更多方向上的选择和选项)。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