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组件库大对比--HeyUI, iView, Element

30,389 阅读8分钟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Vue组件库大概就是iview, element。
当然,heyui不在范围内,38个star屈指可数,大部分还是认识的同事。
更可恶的还是骗不来后端同学的star,心塞。

求Star(小💕💕):Github

官网: www.heyui.top

关于对比

对比呢,我总共出了几个纬度:

  • 入门方式
  • 功能
  • 组件调用
  • 项目大小与依赖
  • 使用率

入门方式

按需加载

element,iview都支持按需加载。
heyui不支持。
关于支不支持按需加载,思考了很久。
也许element, iview还可以,但是如果heyui拆分组件使用,整体优势不大,后面我再介绍。

样式自定义

其实,这里三个组件都是差不多的。 element使用scss,iview和heyui使用less,使用变量覆盖的方式就可以了。
element提供了一个主题生成的工具,对应iview也有一个,但是这是一开始的方式了,现在大家都是推荐变量覆盖的方式。
这里,我就要推荐我们的脚手架hey-cli,我把这些变量不是采用覆盖的方式,而是使用全局化的方式。
这样,你的@primary-color一样可以在vue的<style lang="less"/>中使用。
参考:hey-cli-template中heyui的demo
或者可以看一下:前端开发大杀器hey-cli

国际化

element,iview都支持国际化。
heyui不支持。
伤心。
嗯嗯,如果需要国际化支持的项目,请移步element,iview。
我想说,其实heyui国际化的机制都已经写好了,缺翻译人员support,有意愿的人可以找我哦。

总结

其实按需加载与国际化都属于极少数的需求,按需加载,我应该不会做这一方面的支持的。
如果有一些不同意见的人,欢迎讨论。
PS: 按需加载还是需要加载所有的样式的。
至于国际化,如果有需求或者可以提供帮助的人,欢迎联系。

功能

功能列表

主要的功能对比来了。

其实,element和iview的功能都比较类似,而heyui相对来说,和他们的区别有一些大。
首先,基础的组件都是有的,那区别在哪里呢?
heyui独有的组件:

heyui没有的组件:

  • Transfer 穿梭框:有替代组件
  • Cascader 级联选择:有替代组件
  • Breadcrumb 面包屑:样式
  • Carousel 走马灯:我会选用Swiper。
  • Collapse 折叠面板:样式
  • Avatar 头像:样式
  • Alert 警告提示:样式
  • ColorPicker 颜色选择器:浏览器自带有这个组件,不过如果有更多的需求量,可以考虑增加。

其实,这个是三个组件库的比对。
如果单独从有没有某种组件来判断,其实element和iview的组件库是非常类似的。
而对于heyui,从我的开发初衷来看,我注重的主要是通用性,扩展性。
从上面的比对上来看,heyui没有很多的样式组件,其实一开始参考了iview与element,开发了tag与panel。
事实发现,很少用到。
因为每一个系统的设计师都拥有不同的想法。
相反,我开发了Extend 样式扩展,这个主要是从经验上总结出来的,适用性很广。
还开发了DropdownCustom 下拉控件,这些对于扩展性上面来说更好。

组件调用

其实element与iview之间的组件调用,大致相似。
主要在一些细节功能上,有一些差别。

组件命名方式

element用的是 短横线分隔式命名,例:h-table
iview和heyui用的是 驼峰式命名,例:Table

这一点上面,iview与heyui比较有优势,代码可读性上面优势更大一些。

组件的功能性

element在组件的功能性上面整体占优势。
大多数组件提供的功能都比较多。
就以table组件来说,参数是两页屏幕都看不完,iview比heyui更多。
但是像tree或者autocomplete,heyui的实现更底层,更易扩展,比element和iview复杂的多。

数据驱动

其实这个单独拿出来说,我是有私心的,谁让我是heyui的作者。
接下来展示的是heyui的最大的一个特色。 那就是全局配置,以及数据驱动

我们以最简单的Select组件为例子。

Element的调用方式

<template>
  <el-select v-model="value" placeholder="请选择">
    <el-option
      v-for="item in options"
      :key="item.value"
      :label="item.label"
      :value="item.value">
    </el-option>
  </el-select>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options: [{
          value: '选项1',
          label: '黄金糕'
        }, {
          value: '选项2',
          label: '双皮奶'
        }, {
          value: '选项3',
          label: '蚵仔煎'
        }, {
          value: '选项4',
          label: '龙须面'
        }, {
          value: '选项5',
          label: '北京烤鸭'
        }],
        value: ''
      }
    }
  }
</script>

iView的调用方式

<template>
  <el-select v-model="value" placeholder="请选择">
    <el-option
      v-for="item in options"
      :key="item.value"
      :label="item.label"
      :value="item.value">
    </el-option>
  </el-select>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options: [{
          value: '选项1',
          label: '黄金糕'
        }, {
          value: '选项2',
          label: '双皮奶'
        }, {
          value: '选项3',
          label: '蚵仔煎'
        }, {
          value: '选项4',
          label: '龙须面'
        }, {
          value: '选项5',
          label: '北京烤鸭'
        }],
        value: ''
      }
    }
  }
</script>

HeyUI的调用方式

<template>
  <div v-padding="40">
    <Radio v-model="value" :datas="options"></Radio>
    <div v-height="20"></div>
    <Select v-model="value" :datas="options" placeholder="请选择"></Select>
    <div v-height="20"></div>
    <Tabs v-model="value" :datas="options"></Tabs>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options: [
        {
          key: "a",
          title: "黄金糕"
        },
        {
          key: "b",
          title: "双皮奶"
        },
        {
          key: "c",
          title: "蚵仔煎"
        },
        {
          key: "d",
          title: "龙须面"
        },
        {
          key: "e",
          title: "北京烤鸭"
        }
      ],
      value: "a"
    };
  }
};
</script>

实际效果

代码链接:codesandbox.io/s/zxl0yzv6n…,点击demo1的按钮

这里就只是简单的说明,后期我会着重在这一个功能上面写一篇文章。

项目大小与依赖

这里,其实我还是比较在意的,毕竟项目的大小和依赖还是比较重要的。

项目大小

哈哈,感觉HeyUI有一点完胜的感觉。

这里我也比较客观的说一下,Element的JS大小的确比较大,主要是因为发布的时间比较长,逐步增加的功能比较多,你去看看Table的组件就可以理解。

然后iView的CSS一开始是直接用的Ant Design的,其实Ant Design的设计相对来说更华丽一些,所以CSS相对来说比较大一些,不过后期iView做了大量的改版,已经和Ant Design区别很大了,就是CSS的大小依旧没有降下来。

而HeyUI的所有组件都是自己写的,相对DOM的结构都比较简洁一些。
而我的设计想法比较多的是交互机制,比较在意一些核心的问题,相对来说,功能我不会做的大而全,另外,使用的用户也可以更方便扩展。

项目依赖

其实项目依赖上面,heyui,可以说是没有。
hey-log: console.log -> log 一个自己家的小工具
hey-utils: 自己家的公用方法
manba: 自己写的日期工具

而element与iview,其实主要的是依赖async-validatordeepmerge,还有popper.js
其实deepmerge我自己写的hey-utils里面也有啦。
async-validator,其实我自己写了hey-validator

因为前期改动比较大,就没有单独出来,后面已经把代码独立出来了。
不过heyui还是直接用的源码。

就像前面说的,我一定是得了只能用自己写的代码的病!!!(坚强)

使用率

提交次数

从时间的纬度上来说,其实提交的频率Element相对来说更多一些。
这也是因为Element团队人员人数较多的原因。

star数

其实关于star数,我就不对比了,十万点伤害。
很多的star也意味着更多的使用者,更多的测试者,相对来说,bug数量也少许多。

不过,heyui也在诸多线上的系统运行,也运行了快一年了,相对来说,bug数量也屈指可数。

issues数

欢迎大家使用heyui(谄媚微笑)。

使用率总结

这里我就不放npm下载量的一些对比了。

其实Element不管是star数量或者是issues的数量都是嗷嗷领先,但是这并不代表Element更具备优势,其实我自己在写vue组件库,这两个组件库我还是比较清楚的。

相对来说,star数量对于我来说就没有很大的参考量了,毕竟iView的推广也非常的好。
大家看看就好,我眼馋一下就好,主要还是上面的一些对比。

最终总结

感觉这一篇文章应该没有很多人看,大概是做给我自己看的。
heyui与element和iview相比,并没有很差,有很多很多亮眼的功能,希望大家给heyui多一些展示的机会,多一些尝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