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萌新眼中的Promise及使用

3,917 阅读6分钟

一个 Promise 就是一个代表了异步操作最终完成或者失败的对象。这是MDN上关于Promise的解释。在前端开发中,Promise经常被拿来用于处理异步和回调的问题,来规避回调地狱和更好排布异步相关的代码。本篇文章对于Promise以及相关的async/await记录一些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一、Promise的三种状态

从字面的意思理解,Promise即是承诺,既是承诺,那承诺的结果就会有成功和失败两种。而且,我们许下承诺之后不会立即得到结果,在获得成功或是失败的结果之前,我们还需要一点时间来履行这个承诺。Promise的构造其实像极了我们生活中的承诺。

Promise

上面这张图就是Promise的结构图。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承诺一样,Promise也存在三种状态,一种是履行承诺的pending状态,一种是承诺失败时的Rejected状态,再就是承诺成功时Fullfilled状态。

接下来,我们以爱情的名义来承诺一下:


let lov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开始谈恋爱,不过恋爱的结果要以后才知道
        let happy = Math.random() >= 0.3 ? true : false
        if ( happy ) {
            resolve('marry')    //恋爱成功,决定结婚
        } else {
            reject('break')     //恋爱失败,决定分手
        }    
    }, 500)
})


love.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处理恋爱成功的回调,result是上面resolve传过来的'marry'
}).catch(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处理恋爱失败的回调,result是上面reject传过来的'break'
})

上面的代码就是一个简单却完整的Promise的例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Promise在经过pending状态达到成功或失败状态时就会凝固,即到达成功状态后再也不会失败,失败以后也不会回到成功状态。

所以下面的Promise一定是失败状态的,即便reject后面跟了resolve也没用。正所谓: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柏拉图这话,说的就是Promise的状态凝固。

let lov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ject('break')
    resolve('marry')
})

love.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catch(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二、Promise的then与catch的几种写法

第一种,最常见的就是上面的写法, 使用then来捕捉resolve状态,使用catch来捕捉reject状态

love.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catch(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第二种,不写catch, 把用来捕捉reject状态的函数也写到then里,但是效果和上面一样

love.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第三种,分开写,也是可以的

love.then(result => {     //只捕捉和处理成功状态
    console.log(result)
})

love.catch(result => {    //只捕捉和处理失败状态
    console.log(result)  
})

三、快速构建一个成功或是失败状态的Promise

Promise自带了两种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快速构建一个Promise,一个是Promise.resolve(), 用于构建成功状态的Promise;另一个是Promise.reject(),用于构建失败状态的Promise。


let p1 = Promise.resolve('success')
console.log(p1)   // 打出来的是 Promise {'success'}
p1.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打出来上面resolve传过来的字符串'success'
})

let p2 = Promise.reject('failed')   //上面是一个成功状态Promise,这是一失败状态的Promise
p2.catch(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四、使用Promise.all()来处理一类前端场景

在前端的开发实践中,我们有时会遇到需要发送多个请求并根据请求顺序返回数据的需求,比如,我们要发送a、b、c三个请求,这三个请求返回的数据分别为a1、a2、a3,而我们想要a1、a2、a3按照我们希望的顺序返回。那么,使用Promise.all()方法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

假设使用代码如下:


//模拟异步请求的函数
let request = (name, time)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let random = Math.random()
            if (random >= 0.2) {
                resolve(`${name}成功了`)
            } else {
                reject(`${name}失败了`)
            }
        }, time)    
    })
}

//构建三个Promise实例
let a = request('小明', 1000)
let b = request('小红', 500)
let c = request('小华', 1500)

//使用Promise.all(), 注意它接收的是一个数组作为参数 
Promise.all([b,a,c]).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catch(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把上面的代码复制下来放到浏览器的调试控制台里多执行几次(第二次执行需要刷新)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可能猜到了:如果三个请求都成功的话,那么这三个请求所返回的数据就是按照发送请求的顺序排列的,即['小红成功了', '小明成功了', '小华成功了'],而且还是以数组形式返回的;而当其中有请求失败了的话,就只会返回最先失败的结果。

当然,除了这个场景以外,Promise.all()方法还能用于其它地方。比如说,一个页面上有两个请求,只有拿到了这两个请求的数据,页面才会展示,在这之前会显示一个loading加载图。使用Promise.all()也是可以非常简洁的解决这个问题。

五、Promise的链式调用

上面说过的then方法,在每次使用后依然会继续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

let p = Promise.resolve('success')
let response = p.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console.log(response)   //打出来的response是一个Promise对象

因为then之后返回的还是一个Promise对象,那我们就可以继续then,只不过后面then拿到的参数是上一个then里return的内容,而这个return的内容既可以是普通的字符串、数字等(最后都会被封装成Promise)也可以是自己写的一个Promise对象。

接下来我们接着上面爱的承诺继续写一个链式调用的例子:

let love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let happy = Math.random() >= 0.3 ? true : false
        if ( happy ) {
            resolve('marry')
        } else {
            reject('break')
        }    
    }, 500)
})

let haveChild =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 => {
       resolve('孩子生了!') 
    }, 1000)
})


love.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return haveChild  // 这里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它的resolve会被下一个then捕捉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return '最后,他们白头偕老!' //这里返回的字符串会传给下一个then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链式调用的最一定要加上一个catch来捕捉链条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六、Promise链式调用可以处理的一个业务场景

当我们需要发送多个请求,而后一个请求总是依赖前一个请求的结果时,Promise的链式操作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我们使用axios来演示,axios本身就使用Promise进行封装,代码如下:


let request = (url) => {
    let result = axios.get(url)  //result是Promise对象
    result.then(response => {
        return response
    }).catch(error => {
        throw new Error('出错了!')
    })
}

request(url0).then(response => {
    return request(response.data.link)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catch(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上面的代码简单模拟了一下这个过程,有些地方还不完善。

以上就是我对Promise用法的一点理解,很多地方还不完善,如果出错,还请各位朋友们能及时指正!

这是我在掘金上的第一篇文章!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