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编程工具的演变过程,有点意思
- 插件形式
这应该是最符合直觉的一种方式了。把功能直接集成到程序员每天都在用的IDE里,无缝衔接,谁会拒绝呢?比如大家熟悉的 GitHub Copilot 和通义灵码,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简单、直接、高效,用户不需要改变太多习惯,就能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

- IDE形式
这种方式乍一听有点“反常规”。花大力气去做一个全新的IDE,还得让用户迁移过去?听起来像是给自己找麻烦。但事实证明,人家走这条路是对的——效果才是王道,至于方不方便,其实没那么重要。Cursor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用实际表现赢得了用户的青睐。后来跟风的 Trae 和灵码IDE,也说明了这个方向的可行性。

- CLI模式
这个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图形化界面明明这么好用,居然还有人愿意折腾命令行?但现实又一次打了我们的脸——能力才是硬道理,方便与否真的没那么关键。看看 Claude Code、AMP、Gemini Code,还有 Qwen Code,这些工具用实力告诉我们:只要能解决问题,用户是愿意接受新方式的。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