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夫妇二人,扶柩还乡。
艄公张稍晓得韦德倾银多年,囊中必然充实,又见单氏生得美丽,自己却没老婆,两件都动了火。
一日,因风大难行,泊舟于江郎山下。
张稍只推没柴,要上山砍些乱柴来烧。
这山中有大虫,时时出来伤人,定要韦德作伴同去。
韦德只顾捡柴,不防张稍从后用斧劈来,正中左肩,扑地便倒。重复一斧,向脑袋劈下,血如涌泉。
张稍连声道:“干净,干净!来年今日,叫老婆与你做周年。”忙忙的空身飞奔下船。
单氏见张稍独自回来,就问丈夫何在。
张稍道:“没造化!遇了大虫,可怜你丈夫被他衔了去。亏我跑得快,脱了虎口,连砍下的柴,也不敢收拾。”
张稍解劝道:“这是生成八字内注定虎伤,哭也没用。”
单氏一头哭,一头想。
“我丈夫虽然衔去,只怕还挣得脱不死。”
“猫儿口中,尚且挖不出食,何况于虎!”
“然虽如此,奴家不曾亲见。就是真个被虎吃了,少不得存几块骨头,烦你引奴家去,捡得回来,也表我夫妻之情。”
张稍道:“我怕虎不敢去。”
单氏又哀哀的哭将起来。
“不引他去走一遍,他心不死。”
便道:“娘子,我引你去看,不要哭。”
单氏随即上岸,同张稍进山路来。
张稍恐怕妇人看见死尸,却引他从西路走。
单氏走一步,哭一步,走了多时,不见虎迹。
张稍指东话西,只望单氏倦而思返。
谁知他定要见丈夫的骨血,方才指实。
张稍见单氏不肯回步,扯个谎,望前一指道:“小娘子,你只管要行,兀的不是大虫来了?”
单氏抬头而看,才问一声:“大虫在那里?”声犹未绝,只听得林中咶喇的一阵怪风,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不歪不斜,正望着张稍当头扑来。张稍躲闪不及,只叫得一声“阿呀”,被虎一口衔着背皮,跑入深林受用去了。
单氏惊倒在地,半日方醒,眼前不见张稍,已知被大虫衔去,始信山中真个有虎,丈夫被虎吃了,此言不谬。心中害怕,不敢前行,认着旧路,一步步哭将转来。
未及出山,只见一个似人非人的东西,从东路直冲出来。
单氏只道又是只虎,叫道:“我死也!”望后便倒,耳根边忽听得说:“娘子,你如何却在这里?”双手来扶。
单氏睁眼看时,却是丈夫韦德,血污满面,所以不像人形。
原来韦德命不该死,虽然被斧劈伤,一时闷绝。
张稍去后,却又醒将转来,挣扎起身,扯下脚带,将头裹缚停当,挪步出山,来寻张稍,却好遇着单氏。
单氏还认着丈夫被虎咬伤,以致如此。
听韦德诉出其情,方悟张稍欺心使计,谋害他丈夫,假说有虎。
还接上回,弟代姐嫁,妹替兄娶:姑嫂拜堂成亲
孙寡妇与儿子玉郎商议:“这事怎生计结?”
玉郎道:“想起来还是病重,故不要养娘相见。如今必要回他另择日子,他家也没奈何,只得罢休。但是空费他这番东西,见得我家没有情义。倘后来病好相见之间,觉道没趣。若依了他们时,又恐果然有变,那时进退两难,懊悔却便迟了。依着孩儿,有个两全之策在此,不知母亲可听?”
孙寡妇道;“你且说是甚两全之策?”
玉朗道;“明早教张六嫂去说,日子便依着他家.妆奁一毫不带。见喜过了,到第三朝就要接回,等待病好,连妆奁送去。是恁样,纵有变故,也不受他们笼络,这却不是两全其美。”
孙寡妇道;“你真是个孩子家见识!他们一时假意应承娶去,过了三朝,不肯放回,却怎么处?”
玉郎道:“如此怎好?”
孙寡妇又想了一想道:“除非明日教张六嫂依此去说,临期教姐姐闪过一边,把你假扮了送去。皮箱内原带一副道袍鞋袜,预防到三朝,容你回来,不消说起。倘若不容,且住在那里,看个下落。倘有二长两短,你取出道袍穿了,竟自走回,那个扯得你住!”
玉郎道,“别事便可,这件却使不得!后来被人晓得,教孩儿怎生做人?”
孙寡妇见儿子推却,心中大怒道:“纵别人晓得,不过是耍笑之事,有甚大害!”
玉郎平昔孝顺,见母亲发怒,连忙道:“待孩儿去便了。只不会梳头,却怎么好?”
孙寡妇道:“我教养娘伏侍你去便了!”
计较巳定,次早张六嫂来讨回音,孙寡妇与他说如此如此,恁般恁般。
“若依得,便娶过去。依不得,便另择日罢!”
张六嫂覆了刘家,一一如命。
你道他为何就肯了?
只因刘璞病势愈重,恐防不妥,单要哄媳妇到了家里,便是买卖了。
那知孙寡妇已先参透机关,将个假货送来,刘妈妈反做了:周郎妙计高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到了吉期,孙寡妇把玉郎妆扮起来,果然与女儿无二。
到了黄昏时候,只听得鼓乐喧天,迎亲轿子已到门首。
张六嫂先入来,看见新人打扮得如天神一般.好不欢喜。
孙寡妇将酒饭犒赏了来人,宾相念起诗赋,请新人上轿。
孙寡妇一路假哭,送出门来。
一路笙箫聒耳,灯烛辉煌,到了刘家门首。
宾相进来说道:“新人将已出轿,没新郎迎接,难道教他独自拜堂不成?”
刘公道;“这却怎好?不要拜罢!”
刘妈妈道:“我有道理.教女儿赔拜便了。”
宾相念了阑门诗赋,请新人出了轿子。
慧娘相迎,进了中堂,先拜了天地。
双双却是两个女人同拜,随从人没一个不掩口而笑。
孙寡妇与儿子玉郎商议:“这事怎生计结?”
玉郎道:“想起来还是病重,故不要养娘相见。如今必要回他另择日子,他家也没奈何,只得罢休。但是空费他这番东西,见得我家没有情义。倘后来病好相见之间,觉道没趣。若依了他们时,又恐果然有变,那时进退两难,懊悔却便迟了。依着孩儿,有个两全之策在此,不知母亲可听?”
孙寡妇道;“你且说是甚两全之策?”
玉朗道;“明早教张六嫂去说,日子便依着他家.妆奁一毫不带。见喜过了,到第三朝就要接回,等待病好,连妆奁送去。是恁样,纵有变故,也不受他们笼络,这却不是两全其美。”
孙寡妇道;“你真是个孩子家见识!他们一时假意应承娶去,过了三朝,不肯放回,却怎么处?”
玉郎道:“如此怎好?”
孙寡妇又想了一想道:“除非明日教张六嫂依此去说,临期教姐姐闪过一边,把你假扮了送去。皮箱内原带一副道袍鞋袜,预防到三朝,容你回来,不消说起。倘若不容,且住在那里,看个下落。倘有二长两短,你取出道袍穿了,竟自走回,那个扯得你住!”
玉郎道,“别事便可,这件却使不得!后来被人晓得,教孩儿怎生做人?”
孙寡妇见儿子推却,心中大怒道:“纵别人晓得,不过是耍笑之事,有甚大害!”
玉郎平昔孝顺,见母亲发怒,连忙道:“待孩儿去便了。只不会梳头,却怎么好?”
孙寡妇道:“我教养娘伏侍你去便了!”
计较巳定,次早张六嫂来讨回音,孙寡妇与他说如此如此,恁般恁般。
“若依得,便娶过去。依不得,便另择日罢!”
张六嫂覆了刘家,一一如命。
你道他为何就肯了?
只因刘璞病势愈重,恐防不妥,单要哄媳妇到了家里,便是买卖了。
那知孙寡妇已先参透机关,将个假货送来,刘妈妈反做了:周郎妙计高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到了吉期,孙寡妇把玉郎妆扮起来,果然与女儿无二。
到了黄昏时候,只听得鼓乐喧天,迎亲轿子已到门首。
张六嫂先入来,看见新人打扮得如天神一般.好不欢喜。
孙寡妇将酒饭犒赏了来人,宾相念起诗赋,请新人上轿。
孙寡妇一路假哭,送出门来。
一路笙箫聒耳,灯烛辉煌,到了刘家门首。
宾相进来说道:“新人将已出轿,没新郎迎接,难道教他独自拜堂不成?”
刘公道;“这却怎好?不要拜罢!”
刘妈妈道:“我有道理.教女儿赔拜便了。”
宾相念了阑门诗赋,请新人出了轿子。
慧娘相迎,进了中堂,先拜了天地。
双双却是两个女人同拜,随从人没一个不掩口而笑。
展开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