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了写前端低代码工具的想法写了初版代码,后来因为下班回去要带小孩没什么时间开发搁置了,这段时间重新准备拿起来用,随着基底大模型的不断进化,我发现已经完全被类似Cursor、Trae这类AI IDE替代了。
然后就思考前端低代码是否是一个伪需求。我的答案是:是的。我的思考是:代码本身就是一种程序员的低代码,我每次在使用我的低代码工具的时候总是先冒出来的是前端的代码逻辑,然后才上手通过拖拉拽的方式去操作,并且最终生成的还是半成品(我使用的是JSON保存我的低代码配置),还需要我非常麻烦的去一个个配置。
但是AI可以直接产出最终产物而且只需要用户提一个需求即可,完完全全是碾压低代码工具的存在。如果我面向的是程序员群体,那程序员更偏向于代码逻辑,本身对这类东西就有一定的排斥,很难成为目标用户。
如果我面向的是没有任何编程经验的小白或者画原型的产品经理,他们更偏向于提需求让AI给参考后使用自己熟悉的原型工具去设计,或者可能直接拿着AI生成的原型就出去吹牛逼了(现在很多toB的软件公司的售前甚至中层领导都是这么干的)。
感慨一下:每次AI的进化都让一大堆原本看起来像创新的东西一下子拍死在沙滩上了。
然后就思考前端低代码是否是一个伪需求。我的答案是:是的。我的思考是:代码本身就是一种程序员的低代码,我每次在使用我的低代码工具的时候总是先冒出来的是前端的代码逻辑,然后才上手通过拖拉拽的方式去操作,并且最终生成的还是半成品(我使用的是JSON保存我的低代码配置),还需要我非常麻烦的去一个个配置。
但是AI可以直接产出最终产物而且只需要用户提一个需求即可,完完全全是碾压低代码工具的存在。如果我面向的是程序员群体,那程序员更偏向于代码逻辑,本身对这类东西就有一定的排斥,很难成为目标用户。
如果我面向的是没有任何编程经验的小白或者画原型的产品经理,他们更偏向于提需求让AI给参考后使用自己熟悉的原型工具去设计,或者可能直接拿着AI生成的原型就出去吹牛逼了(现在很多toB的软件公司的售前甚至中层领导都是这么干的)。
感慨一下:每次AI的进化都让一大堆原本看起来像创新的东西一下子拍死在沙滩上了。
展开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