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访谈:对话玉伯》11月day16

玉伯:行业也没什么标准,只能说我的经验。去看一些中后台的操作页面,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好用并不取决于长得是否好看,好用更多取决于产品的操作交互是否贴合业务场景。
分享个 Ant Design 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坑。我们内部有一个客户服务系统,Ant Design 在早期追求排版布局的美观好看。为了好看、有呼吸感,排版会比较大气,错落有致。但这种设计,对整个客服系统来说,就很痛苦了。后来我们才理解,一个好的客服操作页面,需要页面信息密度足够高,方便客服人员在一个页面里就能找到各种信息并做快速操作。这种情况下,别看页面上密密麻麻的,密密麻麻才好用,宽松排版虽然好看,但并不好用。
业界去讲体验不好的案例时,经常用的一个比喻是说飞机操作仪表盘是不好的体验,因为上面有非常多的按键,很不好用。但我要对这个说法打个问号,这很可能只是业界的一个谬误。如果真把飞机的操作盘简化成 iPhone 一样,那飞机可能就要失事了。要回到专业领域去思考,比如去调研真正在飞机控制室里的飞行员是怎么想的。我找过很多文章,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看见真正从事飞机行业的人出来说话,都是一帮搞互联网行业的用户体验设计师在那里拿它举反例。
所以从好看到好用,我目前更多在做的事情是,让特定领域的设计师深入业务。目前语雀的 UED 在语雀团队,设计师必须懂业务,得去研究用户的场景是什么、用户的高频操作是什么,然后再回到设计上,考虑怎样做到体验最好。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在保证操作效率和好用的基础上,同样要保证好看,这个好看是指多数人默认的好看,不是设计师一人觉得的好看。通常好看是更容易做到的,好用是更难做到的。
在前端这块我们提过产品工程师的概念,在设计这块,我们也提过一个概念,叫产品设计师。我不大想提体验设计师的概念,我们更多倡导产品设计师。最终前端和设计,都要落回到产品上。做设计也好,做前端实现也好,有时候体验好了,产品也不一定好用,这是两回事。
展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