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余华的一些作品,个人感觉描写时代还是挺真实, 但是人物故事有些不切实际,天马行空, 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不如路遥这类作家真实.

<活着>,福贵,可以称为一个富3代,也许更长,他的前半生的浪荡,所做所为,对父母妻子岳父母等的做法,在那个时代人们的道德评价里,算人吗? 败光家产落魄,被抓壮丁,苟且活了下来, 到最后孤独一人,终其一生的悲剧, 其实并未对父母,妻子,孩子有负过多大的责任,悲剧是他人的,他就一苟且之人?
<文城>,简单来说,一个教养很好的大地主,被一个女人骗,后来去找这个女人,又利用资产创业成大富豪, 悲剧只是因为时代悲剧,土匪横行, 作品反映的时代还是很真实的, 但从人物讲, 那个时代,穷苦百姓占绝大多数吧?
<在细雨中呼喊>, 从这部作品看, 这家人不富, 穷, 所以才存在被送人, 他被送人后来又回到南门, 他父母不怎么喜欢他,他还能一直有学上,高中,大学, 他哥哥也一直上到高中, 那个年代,可能年龄大些的有感触, 家里孩子都能上学的,还能上到高中, 且不受待见的孩子还能继续上学?哪里来的钱?作品逻辑不通
<兄弟>, 两个孤儿, 一个稳重, 一个流氓, 一个死了, 一个成了亿万富豪, 真是敢写,文革那个时代描写的很真实, 但是这故事走线真的不切合实际, 且把玩弄女人写的这么猖狂
<许三观卖血记>, 说实话, 没看之前还以为靠卖血贴补家用, 最后悲剧, 结果呢, 作品里那个穷苦的年代, 个个身强体壮, 靠卖血一直过着比大多数人富裕的生活, 到最后血抽干了, 输回去继续活着, 福贵儿子还没抽干呢就死了, 故事线也有点不切合实际, 这部作品不知道想表达啥, 那个年代,都穷到卖血了, 想想...这是最想吐槽的一部作品,严重不切合实际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