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问题描述
小F被神秘力量带入了一个魔幻世界,这里危机四伏。为了在异世界中生存,小F需要找到安全区。异世界可以被表示为一个大小为n x m的二维数组,每个格子的值代表该位置的危险程度。
小F的能力值为X,当某个格子的危险程度小于等于X时,这个格子是安全的。如果多个安全的格子相邻(上下左右连通),它们可以构成一个安全区。你需要帮助小F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安全区。
测试样例
样例1:
输入:n = 3, m = 3, X = 4, a = [[2, 3, 3], [3, 3, 3], [3, 3, 3]]
输出:1
样例2:
输入:n = 2, m = 2, X = 5, a = [[6, 6], [6, 4]]
输出:1
样例3:
输入:n = 3, m = 3, X = 3, a = [[1, 2, 2], [2, 3, 3], [3, 4, 5]]
输出:1
题解:
一个原二维数组,新建一个visited数组记录是否经过,直接全部遍历,遇到安全值小于能力值且没经过的点就进入while循环。while循环通过队列实现安全区域的搜寻,通过maxnum记录安全区域的个数。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24日 打卡day20
今天学习了sql优化
把SQL的写法进行优化,对于无法应用索引,或导致出现大数据量检索的语句,改为精准匹配的语句。
对于合适的字段上建立索引,确保经常作为查询条件的字段,可以命中索引去检索数据。
总归说来说去,也就是要让SQL走索引执行,但要记住:并非走了索引就代表你的执行速度就快,因为如果扫描的索引数据过多,依旧可能会导致SQL执行比较耗时,所以也要参考type、rows、filtered三个字段的值,来看看一条语句执行时会扫描的数据量,判断SQL执行时是否扫描了额外的行记录,综合分析后需要进一步优化到更细粒度的检索。
2月24日 打卡day20
今天学习了sql优化
把SQL的写法进行优化,对于无法应用索引,或导致出现大数据量检索的语句,改为精准匹配的语句。
对于合适的字段上建立索引,确保经常作为查询条件的字段,可以命中索引去检索数据。
总归说来说去,也就是要让SQL走索引执行,但要记住:并非走了索引就代表你的执行速度就快,因为如果扫描的索引数据过多,依旧可能会导致SQL执行比较耗时,所以也要参考type、rows、filtered三个字段的值,来看看一条语句执行时会扫描的数据量,判断SQL执行时是否扫描了额外的行记录,综合分析后需要进一步优化到更细粒度的检索。
展开
评论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