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世界# 武汉,印象最深的不是长江大桥🌉,不是户部巷过早,不是好吃的三鲜豆皮、蟹脚热干面和油焖大虾,不是登上了闻名已久的黄鹤楼,而是武汉大学的那场半山腰的雨和湖北省博物馆里的曾侯乙编钟。
我们是6月底去的武汉,正值武汉多雨水的时节。但是带着对武汉的喜爱,来到了这座城市,户部巷过早,登顶黄鹤楼,然后就去到了武汉大学。
在武汉大学的一个半山腰处,突如其来一场大雨,我们在一处看上去早就不再使用的二层小楼下避雨。
时而踩踩水坑,时而聊聊天。偶尔有来往的车辆,进进出出。不远处都是花草树木,像一个小型的热带雨林(虽然我没有去过真正的雨林)。尽管天公不作美,但是我们一点都不急,我们是来感受武大自然与人文的气息的,不是简单的打卡到此一游。
第二天去了湖北省博物馆,看到了镇馆之宝的曾侯乙编钟,摆在正中间,真的很壮观,看着这套气势恢宏的编钟,听着专业解说员介绍着它2000多年前的历史,它的主人,它的用途。感受着祖国的历史文化,古人对礼乐的重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是6月底去的武汉,正值武汉多雨水的时节。但是带着对武汉的喜爱,来到了这座城市,户部巷过早,登顶黄鹤楼,然后就去到了武汉大学。
在武汉大学的一个半山腰处,突如其来一场大雨,我们在一处看上去早就不再使用的二层小楼下避雨。
时而踩踩水坑,时而聊聊天。偶尔有来往的车辆,进进出出。不远处都是花草树木,像一个小型的热带雨林(虽然我没有去过真正的雨林)。尽管天公不作美,但是我们一点都不急,我们是来感受武大自然与人文的气息的,不是简单的打卡到此一游。
第二天去了湖北省博物馆,看到了镇馆之宝的曾侯乙编钟,摆在正中间,真的很壮观,看着这套气势恢宏的编钟,听着专业解说员介绍着它2000多年前的历史,它的主人,它的用途。感受着祖国的历史文化,古人对礼乐的重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展开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