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
@硅谷王川的微博文章,抄录如下:
1、所有的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大多数本质是数量问题,因为数据不够,差几个数量级而已。(个人注解:在哲学即为量变发生质变。)
2、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大部分质量问题,在微观上看,就是某个地方数量不够。
3、我们最大的误区是,明明是数量不够的问题,因为错误地以为瓶颈在于质量,幻想在不增加数量的前提下,用某种奇技淫巧,偷工减料达到目的。这时候玄学,迷信和各种无病呻吟就出现了。数量不够,底子不够厚时,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即使有时看似有捷径,欠的帐迟早是要还的。
《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最近get到的一个方法论,关于积累,精进,进阶》一文就来自上述博文的感悟。我们常常追求速成,干啥事都想走捷径,21天学会JAVA,10天学会英语。到时来失落迷茫放弃。万事一理,实际不如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
引发一个疑问,只闷着头学,会不会就跟驴拉磨,一直在积累量,质没有突破。我说不会,你又不是猪,我没法告诉你会怎么突破,但我可以告诉你肯定会突破。如果你没有别的好的套路,不如把积累一定的量作为目标。
就以写公众号为例,我的目标如果是粉丝量,那就偏离了初心,我的“程序员生存指南”已经半个月没更新了。其实我就在找定位,想写长文。但,松懈下来就没再更新了。
我要是把我知道的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进步,也为自己扩展一条中。这才是一切的初衷。我要想提高自己的水平,顺便提高用户群,就不该忽略量的积累,迷失于各种“套路”,“攻略”,坚持提供内容才是唯一正确的套路。
我们看现在所有的一切,意义都不大,但要再过五年回过头来,才能发现五年后的自己正是现在你的每个行为的塑造。

二、记
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用,3点起床,把《三字经》核对完毕,并发布。其它没做什么,一直在焦虑之中。未来如何行动?出精品?发庸文?方向、目标,都要清晰出来。也可以是一个手艺人。可以拿出手行走天下。
可以一门技能的手艺人。有了这个,饿不着。可以是一个研究副业的人,混得更好。


--王不留的三言两语20201029
展开
评论